费舍尔也抽空参与了这场讨论。
会议刚开始,利国海军造船局怀特,著名造舰专家邓恩就纷纷对路远发难,说他们难以在合理的吨位下实现多炮塔神教。
路远对此嗤之以鼻,他找来纸笔寥寥几笔勾勒出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舰体构型,说道:“咱们来个背负式炮塔设计不就行了。”
所谓的背负式炮塔设计就是将同一甲板上第二次序主炮位置提高,安装在垫高的炮台上,第一次序的主炮仍安装在甲板上,离远了看就好像第一次序主炮背着第二次序主炮,所以叫背负式炮塔设计。
“类似于北美建造的奇尔沙治级铁甲舰?”费舍尔第一时间想到了北美国奇尔沙治级类似于生日蛋糕一般的炮座设计——每个炮座均有两层火炮,底层是一级火炮,顶层是稍小一圈的二级火炮。
路远给出的炮塔布置方案让他们眼前一亮,而且比北美奇尔沙治级那种双层布置要更科学。
怀特简单计算后认为如果只安装五座双联装主炮塔,或者在舰体中部两舷以并列或者斜角的方式各安装一座炮塔,合计安装六座主炮塔,安装完全可以将战列舰的吨位压缩在两万吨左右,具体情况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
这时候,利国海军部第一海务大臣费舍尔提出他的疑问:如何确保背负式炮塔设计,一高一低两座主炮开火时不会相互干扰。
路远给的解释很简单,既然北美奇尔沙治级铁甲舰服役期间并未传出一级主炮和二级主炮开火相互干扰的传闻,应该不会有问题。如果利国海军实在不放心,等大英两艘多炮塔神教战列舰造好以后,完全可以赞助几发炮弹测试一番。
利国人这才想到他们设计的这款多炮塔神教战列舰是利国练手之作,彻底放心。
多炮塔神教战列舰第一个方案很快出炉——七炮塔战列舰。
利国设计师们丧心病狂的在长艏楼船型上塞上了七座炮塔,舰艏背负式两座,舯部两舷纵列布置两座,第二根烟囱和后主桅之间布置一座炮塔,利用长艏楼与尾甲板的高度差各安装一座炮塔。动力方面采用最新式的蒸汽轮机、水管锅炉,最大航速21节,排水量达到两万一千吨,造价1200万金镑一艘。
路远欣然接受……是不可能的。
作为多炮塔神教教主,路远没有打自己的脸,给的理由很充分——经费不足。
等路远回绝利国造船厂第一版方案,躲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大英购舰考察团同僚们眼神终于和善起来。
原来在这里等着利国人呢。
利国不可能贴钱给大英海军造舰,设计师们只能熬夜修改图纸。
要省钱的话,先砍掉两座主炮,削弱副炮配置,再减少舰体长度压缩总吨位减少水线装甲带面积。
一番操作后,多炮塔神教战列舰缩水为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六座主炮塔前甲板一座,后甲板背负式两座,舰体中部两舷各一座,采用斜角布置,这样能够保证战列舰能在正向使用六门主炮,侧向在十分有限的角度内也能集齐十门主炮。
这次利国设计师们将战舰的排水量控制在一万九千吨左右,最大航速20节,造价大概在950万金镑一艘。
路远摇摇头,因为舯部甲板上桅杆、通风管等杂物的阻挡,两座炮塔即使斜角布置实也很难向同一方向射击,而且经费还是不够。
利国设计师倒吸冷气,只能苦笑着继续熬夜爆肝画图纸。
还要省钱的话,火力方面干脆将舯部两座炮塔全部砍掉,副炮方面统一采用相对比较便宜的76毫米速射炮,另外搭配一些机关炮。动力方面将最先进的蒸汽轮机降档为往复式蒸汽机,另外减少两座水管锅炉,使得航速再次降到19节,防护力方面将水线主装甲带、上部装甲带、炮座装甲厚度再次缩减,又压缩煤仓空间,减少载煤量,削弱续航能力。
在路远的要求下,设计师又砍掉无用的水下撞角设计,取消包括水下鱼雷发射管在内的所有鱼雷装置,稍微降低干舷高度,并使用抗浪性能更好的飞剪艏。
这一番操作下来,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又缩水为前世的袖珍无畏舰。炮塔布局前后甲板各两座,排水量降到了一万六千吨,单舰造价终于降到650万金镑。
想想东岸海军订购的三笠号战列舰单舰造价550万金镑,利国人开出的价格真的已经很“良心”,而且性能也不算太差。一万六千吨的标准排水量差不多已经压缩到极致,虽然超过闽河造船厂新船坞的设计指标,但是让军舰保持轻载状态也勉强够用。
就这样,大英帝国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终于定型。
船型设计上,这款新式战列舰采用飞剪艏和长艏楼船型,具备相对较好的适航性和相对不错的船员居住环境,舰长达到了139.9米,舰宽24.5米,吃水7.5米,标准排水量16000吨。
动力方面,安装了两座往复式蒸汽轮机和二十座水管锅炉,最大航速19节,续航力很差,仅有5500海里/10节。
火力方面,装备四座双联装305毫米45倍径主炮,该炮塔可以左右转动150度,炮管能在仰角15度、俯角5度之间上下移动并正常供弹,386公斤重的炮弹在极限状态下能达到每40秒1发,实战状态下大约每分钟1发。
这四座炮塔沿着舰体中轴线布局,在前甲板采用背负式炮塔设计安装两座炮塔,后甲板利用长艏楼尾部和后甲板大概三米的高度差各安装一座主炮。这样能在左右两舷方向使用八门主炮,是旧式战列舰的两倍,舰艏艉方向也有四门,仍然是旧式战列舰的两倍。
副炮方面则统一装备二十二门76毫米速射炮和一些机关炮,主要是用于轻型军舰和速度较快的驱逐舰、鱼雷艇。
防护方面,均采用克式硬化装甲和重点防护理念,水线带装甲、延伸至上甲板炮垒的上部装甲带配合舰体内部的穹甲以及多层水平甲板,将前后甲板的炮塔下部、舰体中部动力舱区域集中保护起来,形成防护性能和抗沉性能较强的类似于装甲盒的核心防护区域,而舰首和舰尾这样非核心区域则直接取消厚重的装甲。
按照这种设计理念,这款新式战列舰水线主带装甲带厚度为254毫米、上部装甲带厚度为203毫米,炮塔正面和炮座的装甲厚度均为280毫米,司令塔装甲厚度为305毫米。水平甲板采用多层布置,厚度在90毫米左右,舰体内部没入水线以下的穹甲与舷侧装甲形成的空间被当做煤仓,作为防护体系的一部分。
在舱室设计上,重视对水下鱼雷的防御,设置了鱼雷防护纵向隔壁,由于取消水下鱼雷发射装置,在节约吨位和空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整体强度。内部隔舱尽量小型化、水密化,提高水密结构增加浮力储备,数量达到了300多间。
此外路远吸收借鉴了许景澄在《全重炮型铁甲舰考察小记》中提出的建议以及他通过前世正确答案倒推出来需要注意的地方,将初代炮术仪器尽数安装了一遍:性能马马虎虎的测距仪,新历902年发明的变距率盘,并由此延伸出来适合全舰齐射思路的射击指挥所。
路远认为随着炮战距离的延伸,为了提高命中率最好在舰体高处设置观测和指挥设施,因此否决了利国设计师在司令塔上方增加观测飞桥的建议,要求在这款新式战列舰上使用比较新颖的三脚式舰桅,用于稳定支撑高处的射击指挥所。
这些初代炮术仪器向射击指挥所内的枪炮二副提供每个时刻测定的距离,结合变距率、发炮所用的时间以及盖斯勒式机械弹道解算器,将解算出来的诸元传递给每座炮塔内的标针指示器上,由此实现比较原始的全舰齐射。
考虑到利国的测距仪性能较差,另外路远还让利国设计师针对主炮塔和射击指挥所预留了改装余地,后期有更好的设备出现后及时更换加装。
另外这款新式战列舰安装了最新的无线电报机,增强情报接受能力和指挥能力。
经路远电报请示,威敏宫同意订购这两艘缩水版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小皇帝不顾朝臣们的极力反对,将这两艘象征着帝国海军重新崛起的战列舰再次命名为无畏号和君权号。
因为这是全世界第一款全重型火炮战列舰,首舰又叫无畏号,再次之后建造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或者说多炮塔神教战列舰又被统称为无畏舰。
小皇帝无意中的举动,让前世大名鼎鼎的无畏舰名号再次响彻这一位面。
在签订购舰合同后,新历904年6月,无畏号战列舰在白石造船厂铺设龙骨,次月中旬,君权号战列舰开始动工建造。
由于两艘无畏级战列舰施工期间利国政府严格保密,再加上大英海军的配合,外界普遍认为白石造船厂两座船坞内相继开工的只是东岸三笠号缩水版的战列舰,直到两艘战列舰完成舾装工程,由大英海军在泰恩河口进行航海测试时,全世界才知道利国和大英帝国联手憋出了一个王炸。
那时候,完成技术经验积累的利国人重新捡起大英海军无畏级战列舰第一版方案,在借鉴无畏级重点防护理念、背负式炮塔设计后开工建造了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的七炮塔神教圣物——阿金库尔号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