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哦不,现在应该叫燕王陛下了,王爷在燕城的事迹,我们都听说了,年纪轻轻的就能把一个边防重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实在是能力过人,有王爷这样的人,实在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啊!”说话的是一个不是孙家一派的官员,属于那种见风使舵的人,心里原本也是不想跟孙氏同流合污,黎王在世的时候,也算是一个中立派,没有固定的立场,摇摆不定。
在他们的心中,太子自然是偏袒于孙家人,以后跟着太子就无异于跟孙家人同流合污了,在现在这个还有选择的时候,自然是不愿意的。
所以见到元汶,就打从心里的想要讨好,以示自己是正义一派。
元汶还没从刚才的悲痛中完全走出来,对于这样的阿谀奉承,心里说不上有好感,但是他知道,必须要在朝中大臣的面前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形象,这样的工程对自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元汶勉强地给了个稍微好看点的表情:“夸奖了,本王只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黎国的社稷和百姓都是托了先帝的福!”
这一番颇具官方特色的发言,给他积攒了不少的人气,他不知道,在场好多没有立场或者一直与孙家外姓敌对立场的大臣们,听到元汶的这番话,心里都有了打算,让他们在没有光明的茫茫大海中消沉的爱国之心,终于又有了新的前进的方向。
但是他们也知道保全自己,过早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对自己是完全没有好处了,除了被敌人牢牢锁定,没有其他的下场。
林立爽第一次到黎城,也是第一次离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心如此之近。
虽然对于他们并不了解,但是这样类似的场合经历多了,看人的功夫也有了,从一个人的话中,亦或是不经意的一个表情中,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立场,甚至是心里某些想法。
在场的官员不少,也有与之前那位有相同打算的,不过大家的方式不尽相同。
有人喜欢直接的,有人则是委婉的,还有人牢牢地掩藏着自己的立场,让人捉摸不透。
见到这样,高兴的还有别人。
太子这时候也还没从悲伤中恢复过来。
但是,孙太尉却是冷静理性。
表态的那些人,都被他一一地记在心里。
那些人需要怎么处理,此时在他的心里都已经有了打算。
而他的身边,更是有一张犀利的双眼注视着这位王爷。
花了几天的时间,先帝终于入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能来送他最后一程,他应该也欣慰了。
按照黎王省钱的遗愿,元汶的母妃丽妃娘娘和黎王葬到了一起,对于一个后宫的女人而言,这无异是最高的荣誉,即使是死后迟来的。
元汶也颇感欣慰,自己的母妃已经去世那么多年,几乎是已经被人遗忘殆尽。
这个时候,又重新躺在了黎王的身边,享受着女人最为值得骄傲的资本。
好不容易进京一趟,太子俨然已经是作为主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