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玛带着自己的人吹着笛子,身后成群结队的跟着各种生态位的男女老少,这些都是隆玛及其爪牙用笛声蛊惑、诱拐而来的。
有附近不服管教的农奴、有附近的飞禽走兽、有附近的地精、有附近稀有的林地精灵。
它、他、她们的眼神中不要说没有高光了,眼珠子就连转动的机能似乎都失去了,笛声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绳,操弄着这些失了魂的“木偶”们。
这些无神的生命浩浩荡荡跟在少数的贵族爪牙身后,在月夜之下,显得有些像魑魅魍魉。
西亚与东欧的外貌特征均在隆玛的身上留下了痕迹,较为深厚的肤色让隆玛身旁的手下联想起“自草原而来的血色东风”。
隆玛的任务,就是带人为努克瓦伊老爷搜刮召唤外神所需要的祭品。
隆玛一边吹笛,一边心想:我还真是和掠奴之类的事有不解之缘啊……
他的母亲来自于乌克兰,被克里木汗国的掠奴部队掠回克里木半岛,因为母亲颇有姿色便没有作为商品出售,而是被一个克里米亚的“贝伊”收为女奴。
(贝伊,又称“巴依”,词源是突厥语的首领、头目,在奥斯曼语境中,次于汗或帕夏。)
克里木汗国无疑是十八世纪前东欧骇人的势力之一,这个以克里米亚鞑靼人为核心的“匪帮”在对抗信奉十字教的俄罗斯人与波兰人时出力颇多。
他们定期出兵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的路径,频繁去波兰与南俄罗斯烧杀抢掠。
经年累月之下,他们掳掠了上百万的白奴人口,投入黑海与巴尔干的贸易市场,为克里木汗国带来了巨量的财富,因此,东欧掠奴被克里木汗国称为“草原民族的收成”,并夸张地称为“白金”。
在整个十五到十八世纪,东欧的波兰-立陶宛、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先后因克里木汗国的劫掠损失了二百到三百万人口。
他们战斗力强大,奥斯曼人和波斯人有事也找他们帮忙。也曾经与立陶宛波兰结盟反俄国。
他们兵锋最远曾抵达波斯与匈牙利,恶名从东欧到西亚无人不知。
八年前,隆玛作为杂役随克里木掠奴队出击时,不慎被波兰人伏击然后被俘获,是努克瓦伊出钱买下了他收作了奴仆,几经辗转,都是伺候人的命。
反正,不论跟谁都是伺候人。
隆玛放下了用鹿骨制成的笛子,对左右还在吹奏的手下们说道:“搜刮出了这么多生命,足够进行下一次召唤了。”
说话间,隆玛瞧了一眼月色下的郊野的一根根战矛石雕,然后粗略点了一下掳掠来的生命的数量——大、小生物合记起来大约有五百之众。
“从现在开始返回波滋南,每走一段,就献祭一部分,就像之前熟悉的那样做就好,这个召唤的准备工序已经很熟练,不要紧张!”
千人规模的血祭,对于波滋南的人口来说,确实来个一两下就能让明眼人看出来有古怪,但“千人规模的血祭”并不代表真的要献祭上千的人命。
人总是下意识自视为世界中的高贵生物,就算是作为献祭,人命也是极为昂贵的一种“货币”,但至少对“外神召唤”来说,人命虽然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价值并不算金贵。
召唤仪式,并不是将祭品准备好,粗暴杀之就能了事的,需要在合适的仪式场,在特定的时段、用规定的手段依次处理祭品,这一道道工序完成,天地力量顺利调配,才有可能启动召唤法则的链条。
在召唤的某些工序上,一头牛的效力可以抵上十条人命。
“唰~~”
空气中闪烁出了脖颈被划开的声音,血液倾飒而出,就像风儿一样好听。
一位手下持刀将一个精灵和一头牛的血放干净了,然后特意将祭品摆出“蜷曲之姿”,放入其他手下挖出的土坑。
然后,他一边填土,一边朝隆玛搭话:“尊敬的管家,这回献上的祭品,拿人命来衡量的话,大概有万人规模了吧?”
隆玛点了点头,顺势画大饼:“一旦召唤成功,努克瓦伊老爷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击败……甚至是吞并俄罗斯和瑞典都不在话下了!更有甚者,将来还说不定能成为欧罗巴的霸主,你我也将飞黄腾达,身价不可限量!我们的权势将堪比克里木的帕夏!”
“所以,还不搞快些!在黎明到来前完成先期准备工序,明天努克瓦伊老爷可就要主导正式工序了!”
此言一出,一众爪牙干活更为卖力了。
指着五百之众的祭品,说是万人,那个手下不是在说笑。
现在开始,召唤步骤正循序渐进的展开,召唤分为不同的步骤与时段,而仪式场也不一定只有一处。
同样的,祭品的能量也不一定只有“现在准备”的才算数。
一根根战矛石雕如树林般矗立在波滋南的郊野,它们至少已历经了两百年的风雨。
将人钉在利矛或尖桩上,这样的刑罚在十字教国家以及西亚都并不少见,这既是处罚,又是以败者为祭品,向胜利进行的献祭方式。
希望献上祭品,通过仪式制作纪念之物,让胜利延续、储存下去。
波滋南周边的这一根根战矛石雕,就是一个个储存着过去的献祭之力的“仓库”。
储蓄(Oszo?ci),是将节余或暂时不用的财货存起来以备将来的行为,而献祭术式之中也是有储蓄的措施。
在仪式中献祭过后产生的“能量”就是“陈粮”,这些“陈粮”都可以通过特定仪式与事物储蓄下来一部分,只要掺上“新粮”,都可以作为“粮食”吃进召唤仪式这个胃袋中进行消化。
所以,不过只是投入五百“新粮”,协同起过去储存在战矛石雕的“陈粮”,一次性为接下来的召唤仪式提供了千万人规模的祭品之力。
随着夜晚的深入,隆玛所指挥的召唤准备工序也愈发深入,而随着夜色越来越浓重,隆玛的肤色也变得越来越厚黑。
他的瞳孔深处,也隐隐涌现出了如同微缩银河一般的光点漩涡。
--
--
-
波兰在【15世纪中期】实行了“波兰酒”的垄断酿制,让波兰成了整个欧洲的“酿酒中心”,可以说当时欧洲的酒贸易波兰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Wodka”这一词出现在【18世纪】的波兰,但是伏特加的起源却可以追溯到【15世纪】左右。
波兰人认为他们才是伏特加的祖廷。
伏特加(Wódka)是斯拉夫人的灵魂,春天要喝、冬天要喝、作战要喝、赴死要喝、幸福时要喝、痛苦时也要喝,去见姘头前也要喝!
而努克瓦伊·拉齐伟在去见他养的金丝雀之前,惯例先去狂饮了一通伏特加。
努克瓦伊在波滋南的死人酒窖里举起名为“里什克(Rishke)”的酒杯,朝着空无一人的空间高喊:“纳兹多罗维!多德纳!”(祝大家健康!干杯!)
说罢他像喝白水般将蒸馏酒一饮而尽,努克瓦伊就这样连番痛饮了无数杯。
感觉到自我意识与本我意识在酒精的调动下来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状态下,他嚎了一嗓子道:“伏特加凉,伏特加热,但伏特加毫无坏处,尽是欢愉!东边的那些蛮子懂些什么?北边的海盗懂些什么?我们迟早再振雄风!”
平独镇露大波波!
一股灼烈的柴火味回荡在胃部,伏特加的能量带着滂湃的暖流冲过努克瓦伊的五脏六腑,浑身上下都浸泡在虚虚实实的力量之中,每一寸肌肉都好像干些什么。
“清醒的人不配做事,只、只配~~去陪狗!”
“生命之水入我体,就该慷慨造生命!良药治百病!”
“那是种浓烈的辛辣,是烙印在我脑海你灼热的红唇,引燃我的情,融化无边的孤寂,让我甘愿沉沦,我喜欢伏特加,那是种优雅的酽香,俘虏我的梦,半醉半醒中迷离。”
努克瓦伊哼着各式各样的小调,雄赳赳、气昂昂地一路冲向了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