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先生看着愚明认真问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何解?
愚明想都没想就回答道: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孔先生没想到愚明会这么快就答了上来,而且解释的十分清楚。心里顿时就来了兴致,想着再出个难点的考考他,“你给背诵一遍诗经中的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愚明十分流畅的就将整首诗一字不差的给背了出来。
孔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你可知道此诗的意思?”
愚明自信的点了点头答道:“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养育儿子七个人,母亲养子多辛劳。清脆婉转黄鸟叫,黄鸟叫来似歌唱。养育儿子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
孔先生惊讶的看着愚明,他本来只是想让愚明简单的解释一下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没想到他却是以诗的形式将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
“这是你自己想的?”孔先生实在无法相信,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就能有如此的才学。
愚明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低声回道:“这是叔叔讲解给我听的!”
孔先生这才松了口气,如果说是愚明自己想出来的,他是怎么也没办法相信的,如果是李子勋想出来的,他倒是能够欣然接受
“那愚明平时还有学习什么?”看他对于诗经的熟练程度,想必是十分熟悉的,所以孔先生干脆直接问愚明平时都有学习一些什么知识。
愚明骄傲道:“一开始跟着叔叔学习《拼音注解》,之后开始学习《三字经》。”
“《拼音注解》?《三字经》?”孔先生疑惑的看着愚明,他虽然不能说将这天下所有的书籍都看完,但是比较有名的书籍,他绝对是看了大多数的。但却对这两个书名感到陌生,如果是不出名的书籍,那李子勋会教愚明吗?
愚明点了点头答道:“《拼音注解》是叔叔为了方便我识字而编出来的教材,不同的字母有不同的读音,通过不同的字母读音的组合,拼出字的读音来,我可以根据它十分容易的就能学会很多的汉字。”
随即顿了顿后接着回道:“而《三字经》是叔叔给我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
“你说着两本书都是子勋编写的?”孔先生现在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惊讶之情,先不说这两本书的好与坏,但就看愚明的意思,那说明这两本书对他的帮助确实是很大的,但以李子勋如此年轻的年纪是怎么编写出来的?就算是他,也没把握自己编写出适合孩童启蒙的书籍,难道真的如子勋所言,他得到了仙人的指点?
李子勋看着一脸惊讶的孔先生,急忙从怀里将这两本书拿了出来,上次浩然就提醒过他,要是拜师的时候能够带上这两本书,那愚明拜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升,所以李子勋特意记在了心上。
孔先生看着李子勋递过来的书籍,好奇的接啦过来。
然后先翻开啦那本《拼音注解》,只见里面写着很多自己不认识的符号,但以他的学识,可以看得出来这确实是一本学字的启蒙书,快速的翻到最后一页后,孔先生疑惑的看着李子勋问道:“这些东西,可是跟那《切韵》一般,注解读音之法?”
李子勋点了点头道:“不错,现在的读书人学习读音,多以《说文解说》与《切韵》为主,可这种注音方式很难让人理解,也不利于广泛的传播。愚明当时学字的时候就显得十分费劲,所以我以这些拼音代替。只要学会这些拼音的读音,然后将这些拼音组合到一起,就能够很简单的拼出字的读音来。这样更加容易学习。”
李子勋看着有些不解的孔先生,指着他手上的书道:“你看这个我读作‘k’,而这个读作‘ong’,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kong’,取第三声,就是您名字的第一个字‘孔’的读音啦。”
孔先生确实不愧是才学深厚之人,李子勋只要稍微一解释,他马上就能够举一反三,然后自己按照李子勋教的方法,又简单的将他的名字准确的拼了出来。
就是因为他很快的就能将自己的名字给拼写出来,才让孔先生更加惊讶,虽然他现在已经认得这些字,但他却是知道这个拼音学字法比之以前自己学习的方法要简单很多。
孔先生不无感慨道:“子勋此法甚妙,要是我当时学习的时候有这拼音注解,那学字也不用那么辛苦啦!”
放下《拼音注解》,孔先生随后又拿起《三字经》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开头便是通俗易懂的四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单单从字面上,孔先生就知道这四句的意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前六个字,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后六个字是说,由于成长过程的不同、学习的环境不同,性情也就有了好坏的差别。”
“苟不教……”孔先生慢慢翻阅着《三字经》,一边看,一边仔细回味文中表达的意思,随着阅读的深入,对于它的惊讶之情却是越深。
孔先生摇头晃脑的,品读一句,分析一句,越往下看,两只眼睛就瞪的越大了起来,眼中精光大现,仿佛看到了无上的宝贝了一般。孔先生脸上的神情变了又变,只要看他捻断的胡须和张大的嘴巴,就知道他此刻心中的惊奇了。篇幅不算很长的《三字经》已经品读完毕,孔先生却仍旧面容呆滞的愣愣坐在那里,手中死死的捏着那那本并不厚的书籍,生怕一不小心手一松,它就会跑了一样,嘴里喃喃的叨念着,突然,孔先生猛地一下站了起来,抬手用力往书桌上一拍:“好!好文!千古好文!”
“这些话简洁成韵,有文化的人能够容易看懂,对于蒙学的孩童,讲解一遍也能听懂,的确适合启蒙。”孔先生看怪物般的看着李子勋。
这《三字经》三字一句,对韵简易,偏偏却道尽最简单的道理,历史人物天文地理无一不包,但却不深奥,真恰恰最适合启蒙。
孔先生十分惊讶的问李子勋:“难道这《三字经》和《拼音注解》也是你在白云山梦中所得?”
李子勋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果然如此,孔先生喃喃自语几句,又看看李子勋,不再谈这写书籍的来历,只是说道:“老夫观这篇《三字经》,浅显易懂,短小精悍,且其典故宽范,文史皆通,天文地理与人伦义礼、忠孝节义俱全,三字一句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极易背诵,想来如果是初有进学的孩童,熟读这本《三字经》,便可知晓千古事了。而那《拼音注解》也是十分适合初学的孩童,所以老夫欲将此书作为我书院启蒙必学之典籍,你可同意?”
李子勋恭敬的回道:“当然没问题,这些书籍本来就是我偶然得知,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到里面的知识,自是最好不过!”
得到李子勋肯定的答复后,孔先生十分高兴,“今天老夫不仅收了两个聪明的学生,还得到了两本如此珍贵的书籍,实乃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