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惊喜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十月飘雪,寒风凛冽,降温的时间又提前了,小冰河期的影响还在加剧。

刘襄非常想要棉花,不知道太史慈到达印度没有?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带回棉花的种子。

印度河流域是棉花的发源地,公元前四千到五千年就开始种植棉花,无论是作为保暖的填充物,还是作为纺织原料,都比汉朝种植的苎麻要优秀得多。

苎麻虽然一年可收三次,却只有皮可以取纤维,用以绩麻、纺织,产量很低,保暖性也不好,百姓更需要棉花。

由芦絮填充的夹袄,御寒的效果并不好,填充丝絮的绵衣不是底层百姓能够用得起的,填充动物绒毛的夹袄倒是挺暖和,可粗麻布兜不住,掉毛掉得厉害。

不但用不住,一走一地毛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有钱人当然不用担心如何御寒,他们的选择很多,裘皮、绵衣、毛织品,还有绸缎夹层填充家禽绒毛的袄子。这种“羽绒服”当然是刘襄的“发明”,可解决不了底层百姓的御寒问题,作用不大。

他想引进棉花可不是为了那些富人。

如今大汉的畜牧业规模很大,每年初冬之时,都会屠宰上万头肉牛和几十万只羊,自从停止制造革甲,毛皮大量涌入民间,羊皮袄成了百姓最为追捧的御寒佳品。

就这么说吧,头戴狗皮帽子,身穿羊皮袄子,脚下再蹬着一双皮靴子,你就是十里八乡最俊的后生!

可大汉三千多万百姓,绝大多数是穿不上皮袄的。

棉花才是最优解。

太史子义,就看你的手段了。

大汉知道禁绝蚕种外流,印度诸国应该也不愿意让棉花的种子出境吧?

刘襄不是很确定。

缩着脖子紧了紧白狐皮的领子,这几天赶上了寒流,降温降得厉害。才十月啊,刺骨的寒风顺着领口、袖口死命的往里钻,冻得他直打哆嗦,河套地区冷得太快了。

顶着风雪视察关城,真的不是一个好主意,可来都来了,不能扭头就走吧?

不要面子的吗?

丢不起那人!

阴山南麓的各个关塞,前几年重新用水泥修筑过,都是依山而立,固若金汤,就是直面风口,小风一吹,甚是“舒爽”。

“山脉以北的草原,纳入了大汉的控制范围,以后通关的牧民和商人会越来越多,要加强管控。”刘襄吩咐阎柔和朔方太守。

“唯。”两人躬身应命。

北伐大军打完拓跋鲜卑,自云中郡返回并州,随军的归化胡人遣返回乡,军中二十多万马匹,大部分驮马由度辽营送往河套地区的各处马场饲育,羌骑、色目两营先一步启程回返长安,屯骑驻扎五原郡修整。

刘襄带着羽林军自东向西,视察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各处关塞。

今天已是最后一处。

走下关墙,又在城中与轮戍将士共进餐食,吃的是烤全羊。

这一顿烤了三百只羊,算是劳军,可轮戍于此的士卒更在意的,是能跟皇上一起吃饭,这让他们兴奋异常。

区区风雪,完全压不住他们心中的火热。

刘襄的羊肉里放了孜然,汉朝的时候叫做安息茴香,味道不错。

往来西域的商队络绎不绝,香料是运回大汉的主要商品,价钱比以往便宜了好几倍,其他的商品大多是葡萄酒、金银器、玉器、玛瑙,以及马匹和骆驼,也有贩琉璃的。

琉璃就是彩色的玻璃。

这种傻子赔得不轻。

因为大汉也会烧玻璃,将作监早已攻克了烧制玻璃的技术难关,比西域本地还便宜,只是没有大规模的向民间倾销,烧制成本不低,价格不亲民。

主要是认可度不高,汉人还是喜欢玉石,特别青睐白玉。

对琉璃的追捧要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大盛之后才开始,因为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

烧制玻璃的温度大概在一千两百度以上,跟烧制瓷器的温度差不多,高炉炼钢的炉温能达到一千六百度以上,怎么可能烧不出玻璃来?

可惜无法完全去除原料里的杂质,烧不出无色透明的玻璃镜片,这一点让刘襄很无奈,他还想着大批量的制造望远镜呢,只能耐心的等待技术再次突破。

巡视关塞之后,又等了两天,寒流方才过去,气温开始回暖,羽林军沿着结冰的黄河河道南下,过北地郡,走萧关,顺着泾水回到长安之时,已是十一月份。

刚回来就接到了几个好消息:新式农具三铧犁制作成功,六行耧改进成功,水锤技术突破,钻孔技术突破,新式织绫机制作成功。

每一项都代表着生产效率的提升。

几项新技术,强军富民,能把大汉带到更高的高度。

现在大汉翻地的主流耕犁,是由范贤发明的短犁,改进而来的曲辕犁,这种只用一头牛拉动的农具,节省力气,适合小地块耕作。

但大规模开荒,用的还是二牛抬杠犁,只有一组犁铧,效率不高。复式犁铧早就在将作监的研发序列之中,过去几年一直不成功,主要是太费力气,两头牛拉不动。

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还有六行耧,那是西汉之时就制作出来的播种工具,但没有大规模推广,因为下种不均匀,太浪费种粮。

一人一天播种六百亩,那又怎么样呢?种地也是要成本的,光播种快可不行。

百姓的认可度不高。

改进六行耧势在必行。

还有老式织绫机,是五十根经线五十蹑,六十根经线六十蹑,蹑是脚踩的踏具,控制着经线的分组、上下开合,以便梭子来回穿织,这种织绫机非常笨拙。

工人累得满身流汗,生产效率却很低,织一匹绫要一到两个月。

新式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成十二蹑。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效率也比原来提高了四、五倍。

水锤技术和钻孔技术都是加入了齿轮和杠杆传动,让锤头和钻头更加有力,军械制造效率大增,锻造的质量也有所提升。

这几项新技术都避不开一个人的名字:扶风人马钧马德衡。

马钧是三国时期的大发明家,刘襄早就派人寻找,如今,终于收到了将作监。

这是个国家支柱级别的大才,必须得见一见。

“即刻招马钧觐见!”

刘襄有些迫不及待。

“陛下,大宴快开始了,何不等到明日再招人来见?”内侍小心翼翼的提醒,宫中赐宴,百官应邀,不好耽误时辰的。

“吃饭着什么急,让他们等着。”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相关推荐:妖魔当道高塔之子人在大唐,浪到飞起穿越之山野田间尽悠然我的轮回模拟器一朵花的奇幻之旅独断万古我玩游戏打造了救世组织八卦红楼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