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往上看,先窥足后相面,能够全面的观察美好的景色。
不要想歪了。
刘襄的意思,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从下往上看”。
底层的劳动人民才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基本力量,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历史创造者。
这是智慧!
想歪的人,自己去面壁思过!
郭嘉显然是不知道马先生的,所以他笑得跟个老色批一样,眼里全是对同道中人的欣赏。
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性子,他是极为认同的,那些循规蹈矩,愚昧短智之辈,不配成为他的主公。
“下策便是放弃三辅,大军分两路南下,先占南阳郡和荆州江北两郡,再与敌决战于汝南郡,将其逼迫到江淮以南,全据江北,以中原、河北为基业,争霸天下。”
董卓现在还没死,与其留着大军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的战机,不如先占河南的地盘。
这个计策刘襄不想用,关中平原可不好打,不趁着董胖子被刺杀,凉州集团内乱的机会出兵,以后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无论是因为地势还是想拓展商路,他更想拿下三辅。
“中策为何?”
郭嘉笑了笑,河南的几郡之地,果然满足不了主公的胃口。
“中军借道沛国,快速南下,抄袁本初的后路。敌方联军进攻汝南和庐江两郡,不外乎四路并进罢了,只需攻灭袁绍,联军无头,自然瓦解,我军便可继续执行西进三辅之策。”
利用骑兵的速度和中军士卒的精锐,摧敌首脑。
想要一战攻灭袁绍,还不能让他跑了,不确定因素太多,难度太大,过于冒险。
刘襄还是不满意。
“说说上策。”
“调徐州兵马西进,占南阳,夺襄樊,待敌消耗一番之后,联合诸王联盟,兵进汝南。至于三辅,可使偏师攻伐。”
郭嘉顿了一下之后,解释道:“董贼心腹在外,其必死无疑,他一死,驻扎在弘农和左冯翊的大军必乱,我军可招降这些兵马,利用他们进攻长安。”
这是要两线作战。
所以说,郭奉孝好行险,四平八稳的,被他拿去当下策了。
刘襄仔细思索这个计策的可行性,占南阳和襄樊,是保证了以后应对南方的战略主动性。
联合刘宠进攻疲惫的敌军,是想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三家联军,难以一战攻灭,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主动去汝南打他们,是为了以后的战略优势。
所以,郭嘉的上策,其实是保持去南方的压迫,占领西面的地盘。
可招降凉州人这一步,他的算计怕是要落空了,凉州那边有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贾诩,这是郭嘉漏算的一点。
贾文和恐怕还对凉州集团抱有希望,还想挣扎一下,他不会把这股力量交给别人所用的。
刘襄原本的打算,是趁着李傕、郭汜等人跟吕布大战的时候,突然出兵左冯翊,把两方一起打败,然后驱赶败兵进入长安,趁乱弄死皇帝和朝臣。
现在看来,不能这么干了。
“奉孝,凉州军中有一人,其智不下于你,想招降他们,难。”他斟酌了一下言辞,继续说道:
“依我之意,中军南下,调徐州兵马西进,占领南阳和襄樊,攻灭曹操所部,然后再看战况,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我军主力南下,若董卓身亡,凉州在外的七万大军必然反攻长安,可令阎柔兵进左冯翊,于后偷袭凉州兵马,削减敌军力量,与此同时,孙坚和谭免免出兵右扶风,与凉州军对峙,等待中军西进。
三辅之地是一定要拿下的,夺三辅,平凉州,通商路,是下一步的重点。我军正卒,是靠商业的利润养着的,不能等到商业彻底萎靡,那会让治下百姓的负担大增,容易失去民心,这可比占地盘更加紧要。”
他提出来的战略,是在郭嘉上策的基础上,稍加改动。
“凉州有智谋之士可比奉孝?”荀或有些好奇。
关东士人的思维习惯,看不起关西士人,更加鄙视凉州,认为所有凉州人都是粗鄙不堪的。
就那破地方还有人能比肩郭奉孝?太不可思议了!
这事就像有人跟你说,大猩猩的智商能超过一百二一样,天方夜谭啊,外星人给他们改造了吗?
荀或的心理大概就是这样的,不只荀或这样,戏志才、袁涣也差不多。
“嘿,那就有意思了。”郭嘉想去见识一下。
军议已定,但大军出征还是很麻烦的,大量的哨探被派去南方,打探敌军具体部署,粮草向陈留、颍川运送,用以支撑后续的大军征战。
徐州那边,郭典、乐进率领三万兵马借道七国联盟的地盘,向颍川行进。
驻扎在黎阳的一万云帆营主力舰队,沿着黄河河道西行,他们要用纤夫拉船过三门峡。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噼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那里是陕县的地界,南岸是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便矗立在那,北岸是中条山山脉。
险滩激流很多,单凭风帆、划桨无法西行。
过三门峡是准备参与三辅战事,要打败长安的楼船、斗舰,掌控渭水,帮助阎柔所部,抵挡凉州人的反攻。
云帆营的主力舰队已经有斗舰级别的旗鱼战舰四十八艘,比艨艟大得多的刀鱼战舰九十四艘,还有四百多游哨小船,三百艘补给货船。
战力已然成型,水军战将太史慈、凌操、周泰,都是勇武善战之人,憋了两年多,就等着拿长安的楼船开刀了。
新式战舰和老式战船的第一次大规模碰撞,刘襄真的很想去看看,可惜他要带着中军南下,估计赶不上三辅战事了。
唉!
老董啊,你先坚持坚持,暂时先别死,等我打完曹操袁绍他们再说。
安平军的调动,自然瞒不过早就注意刘襄动静的袁绍。
他叹了口气,对逢纪说道:“刘宜程没病倒,这仗不好打了。”
“主公,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刘襄大军调动,不能等了,迟则生变,下令吧!”
袁绍犹豫了,计策的第一步没成,没能弄死刘襄,安平军的威胁太大了,能不能达到目的,他心里发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