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村,东宫在与谁说话?”侍从室附殿中的会客室里,身穿云燕补服的正四品官员低声问吴伟业。
吴伟业名为招待,实为引荐,故而品秩虽低人一等,却做了主座。听到自己往ri上司如此客气与自己说话,吴伟业突然觉得在侍从室任职也不是太不能接受。
“听说是个投名求见的贡生。”吴伟业也故作熟稔说道,并不与他客气。
“贡生啊……”那四品官意味深长。他来得比那个贡生要早,本来已经轮到他入见了,只是那人的名帖刚传进去,太子便命他入见,本以为是个名满天下的大儒,谁知道才是个贡生。
何谓贡生?
府、州、县生员中成绩品行优异者,可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说白了,满打满算只是个举人而已。
一个小小举人在地方上或许属于了不得的人物,但在这京师内城,满大街的官儿,哪个不是两榜出身?
“不知是何方名儒啊?”那官员担心自己无意中冒犯某位在野的隐逸之士,打探问道。
“我去看看。”吴伟业拱手而起,回职房中查了一下名刺,却是个十分陌生的名字。他回到会客厅中,犹疑道:“水心,你可听说过喻昌此人?”
“俞昌?”
“喻,”吴伟业加重了口音,“譬喻的喻。”
水心摇了摇头:“这姓不多见,若是听说过不会不记得。”
“喻昌,字嘉言。”吴伟业道:“江西南昌人,已经五十八了。”
科场有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但那已经是老黄历了。大明开国以来的名臣大多都是三十岁之前中的进士,而且名次极高。想想科举这种重体力强脑力的竞技运动,年纪大了还真的未必吃得消。
别人不说,吴伟业自己便是二十二岁中的进士,而且是头甲第二名榜眼。跟他相比,五十八岁的贡生的确算是个没出息的。
然而正是这个没出息的人,却受到了太子殿下的热情接见。
每个皇di du有表达自己热情的方式,比如嘉靖帝肯赐座就说明他喜欢这个官员,万历皇帝肯出来见一面,也说明他的宠幸。到了崇祯帝,喜欢在平台接见臣下,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自己偏爱的大臣。
太子的习惯更加突出。他会谦逊地称呼这些人的别号,再不济也是表字。然后留他们一起吃些点心、甜食,乃至毫无隔阂地共进正餐。
田存善见太子对喻昌降阶而迎,张口便是“西昌公”,当即明白过来:这衣着老旧的穷措大,肯定是个有本事的人。
太子对于“本事”的定义与常人不一样。他要的“本事”,多半不是能说能写能读书,而是要那些真正能办事的“本事”。否则以吴庶子那样饱学多知的大才子,太子非但没称过他的号,就连字都不叫,直呼其名,从不见有什么好脸se。
那还是太子的老师呢!
喻昌游走权宦之门,受过冷眼,得过褒誉,但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大明国的皇太子殿下,竟然降阶相迎,这是什么样的礼遇!
“学生喻昌,拜见太子殿下。”喻昌见来人没有胡子,又因为蟒袍与龙袍的确有些相像,生怕叫错,犯下大罪。直到确定那大红便服上的确是ri月金龙,连忙拜倒。
“先生免礼。”朱慈烺已经上前托住了喻昌的手臂,用力将这个干瘦的老人抬了起来,不让他跪倒。
“天下只有一类人,我不敢受他们的叩拜。”朱慈烺笑道:“便是西昌先生这样活人无算,功德无量之人。从天下计,该是我拜你才对。”
喻昌的确小有医名,但是平心而论,他的名声并没大到上达天听的地步。甚至在京师之中,他也不算是名医妙手。他之所以投帖来见太子,是因为他亲眼见到了“青衫医”这一群人。
这些青衫医师的医术水准并不高明,有些甚至对于基本医理都一问三不知,但是他们敢于冲在疫病最前沿,果断麻利。虽然没听说他们治愈了什么人,但这场鼠疫在京师得到遏制,显然是因为他们的功劳。
将目光投向这些青衫医师身后,无处不显露出太子的身影。
《防疫论》太子亲笔著述;控制疫区的兵士是东宫卫士;对疫区、检疫区、隔离区进行消毒工作的是东宫侍卫营的军医……所有种种都将人们的目光引到了太子身上。
“殿下医术jing湛,发人深省,又以仁心妙术救黎民于水火。学生不才,愿附骥尾。”喻昌躬身道。
朱慈烺笑着领喻昌进了书房,命人上茶。他并不愿意提前介入历史人物的生活轨迹,以皇太子的威势,很可能改变历史人物的生活轨迹。比如这位喻昌喻嘉言,被奉为清初三大国医,在医术上成就极高,是个开宗立派的大宗师。
然而此人脾气爆烈,不给人留颜面,所以人际关系十分糟糕。一直到清兵入关,喻嘉言剃发出家,在寺庙中磨练心xing,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开创了真正的学堂式医学教育。
从中可以看出,喻昌的成就明显分为两部分。前者是医术,已经大成,并不会因为朱慈烺的出现而有所更改。后者是人格,那是亡国的压抑以及青灯古佛的感化,最终磨砺出的瑰宝。
如今喻昌亲自来投效朱慈烺,在这位太子伯乐的扶持之下,肯定能取得更大的功绩,救助更多的人。然而他本人在历史上的功绩和贡献,或许将不复重现。
朱慈烺面对喻昌,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对历史的拨动。
“先生的医术是我十分景仰的。”朱慈烺开口道:“不过我更钦佩的是先生的医德医品。”
“学生愧不敢当。”喻昌听了心中鼓荡,只是嘴上谦虚。
“先生切莫自谦。”朱慈烺道:“我读过先生的书,尤其赞同先生对医案的书写规范。”
喻昌的医案规范,最强调仔细全面地收集病症,不仅包括望闻问切的有关情况,同时也包括天时、地理等自然情况。不仅包括各种病症表现,也包括致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用药的记录,乃至预判药效作用的时间。
所有认为中医只是安慰剂、巫术、不可预测的人,只要读过了喻昌的医案,都会觉得这是一份努力用心的医学报告。至于技术内容,更多是因为时代的局限xing,而不能过于苛责。
朱慈烺道:“我有心拯救黎民,然而可倚仗者实在寥寥。先生既然与我有志同道合之心,我必以商待伊尹,周遇姜公之礼奉先生。”
“敢不效命!”喻昌连忙起身,一躬到底。
朱慈烺追身而起,还了全礼。
对于不可能有任何弄权嫌疑的人,朱慈烺绝不会吝啬自己的礼数。真正的天家龙子,还需要“礼”来彰显自己的尊贵么?无论他做出了多么谦卑的举动,都没人敢真的将他视作一介小儒,只会说是礼贤下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