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外城,鸟巢体育场。
今天这一场蹴鞠大赛可以说是高潮迭起,在皇帝赵祯到达的时候,是第一波的高潮。毕竟这汴梁城中,单说内城,都不是所有百姓都能见到这位皇帝的真容的,就更不用说外城区的百姓们了,赵祯对于这外城区的了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的一个局面,他也是在来的路上,从轿子当中也算是看到了这人生百态,于是,便有了那下了轿子之后的一番豪言壮语,不过,总体来说,大宋从建国以来发展到现在还是不错的,所以,百姓们也愿意去相信赵祯想要改变现在外城区情况的决心,于是,在这比赛还没有正式开始之前,其实这热度就已经被炒起来了。连皇上都屈尊从皇宫当中来到这鸟巢体育场观看的比赛,那一定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赛事,就算不了解,但是这些百姓心中也是这么认为的。
北宋跟其他朝代君王的威严略有不同,纵向比较的话,北宋的皇帝是比较亲民的。这也是为何赵祯会更受到百姓们爱戴的原因。北宋时期,皇帝在元宵节这一天并不会选择亲自出宫门,跑去民间的酒楼甚至是路边摊上吃美食,因为作为一个皇帝,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的。但是并不是说在灯展结束之后,他不可以通过乔装打扮的方式混入民间,享受一下普通老百姓度过元宵节的生活。
不过,就算皇帝不能出宫门和老百姓们一起吃美食,他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距离,那就是通过一起看灯展的方式,与民同乐。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亲民方式。
在元宵节来临之前,宋朝的臣民都会在京中做足准备,装扮城市和道路,为的就是在元宵节这一天,皇帝与百姓能够体会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关于宋朝皇帝与民同乐,共同观赏元宵节的灯会,在北宋宝典《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十六日车驾不出,自进早讫,登门乐作,卷帘,御座临轩,宣万姓。先到门下者,犹得瞻见天表,小帽红袍,独卓子。左右近侍,帘外伞扇执事之人。须臾下帘,则乐作,纵万姓游赏。两朵楼相对:左楼相对,郓王以次彩棚幕次;右楼相对,蔡太师以次执政戚里幕次。”
在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从“御座临轩,宣万姓。先到门下者,犹得瞻见天表”和左楼的“郓王”以及右楼的“蔡太师”看出,宋朝的皇帝每一年元宵节的时候,都会选择在固定的一个时间段里,与朝中的各位重臣以及宫中各个女眷,一起在宣德门前观看“元宵晚会”。
只要老百姓去得早,抢占了先机,占到了前面的位置,就可以一睹皇帝的风采。
宋朝的元宵灯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热闹。不过宣德门前的灯会开放是有时间限制的,毕竟皇帝每天都要忙于正事,身体要紧,可熬不得夜,所以在宣德门前的灯盏结束之后,就会回到宫里歇息了。而属于百姓的元宵节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不过,皇帝哪怕在宣德门前只站上了一刻钟,也算是与民同乐了。
如果按照礼制要求的话,宋朝皇帝出行时的仪仗是非常隆重的,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驾卤簿”这个物件。驾卤簿分为分为大驾卤簿、法架卤簿、小架卤簿三种,在最初的时候,驾卤簿是一种保护皇帝安全的配置,不过随着宋朝统治的逐渐稳定,车驾卤簿开始逐渐由保护皇帝的安全向展示皇家威仪过渡。
皇家如果动用了这种规模庞大的仪仗队,一般就代表着皇帝要出门主持祭天活动了。《宋史志》记载:“凡大驾,用二万六十一人。”
按照礼记要求,这样看起来的话,宋朝皇帝的出行确实是能够显示出天子以及皇家的威严来,一万多人的仪仗队,想想就是一个十分恢弘的场面。人数一多,也就意味着平民老百姓几乎没有机会远远瞧见皇上的机会。然而礼制是礼制,现实中,宋朝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却并没有这样大的阵仗。
在《文献通考》中,关于宋朝仁宗出行的仪仗,有这样的记载:“车驾行幸,非郊庙大礼具陈卤簿外,其常日导从,惟前有驾头、后拥伞扇而已,殊无前典所载公卿奉引之盛。”
当然,除此以外,百姓们在遇到皇帝的仪仗队时,需不需要下跪迎接呢?并不需要。
“其侍从及百官属,下至厮役,皆杂行其道中......诸班劲骑,颇与乘舆相远,而士庶观者,率随扈从之人,夹道驰走,喧呼不禁。所过有旗亭市楼,垂帘外蔽,士民凭高下瞰,莫为严惮。逻司街使,恬不呵止,威令弛阙,玩习为常。”
皇帝经过之处,扈从们“夹道驰走,喧呼不禁”,士民们“凭高下瞰,莫为严惮”,沿街的小吏“恬不呵止,威令弛阙,玩习为常”,画面真看起来一点都不严肃,百姓们甚至会“登高望远”,窥伺天颜,而原本应该驱赶这些围观平民的小吏们,却都跟见惯了大场面一样,对这种场景习以为常。
在这里别说百姓给皇帝下跪了,就连作揖也是不用的,只需要带上一双眼睛看看热闹就行了。
不过皇帝出行,上至皇帝下至随行的官员却被百姓们当成猴子一样观看,未免还是显得不太美观,皇帝如果这样太过于亲民,则皇家的威严就一点都不能显现出来了。加上谁也不知道这些混进来看热闹的百姓中有没有人持有不轨之心,万一惊了圣驾,那也会造成很多人都承担不起的后果呀!
所以,有的官员就百姓们“凭高下瞰,莫为严惮”的行为提出需要修改这方面的条例,达到“上以示尊极,下以防未然”的目的。于是当时的百姓们就失去了“夹道驰走,喧呼不禁”“凭高下瞰,莫为
严惮”的资格了。
宋朝的皇帝亲民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大街上免去百姓们的跪拜礼吗?实际上不止老百姓,就连朝廷的官员在迎接皇帝的时候,也是不需要行跪拜礼的。
据《梦梁录》记载:“驾将至,左右首各一员六官属,乘马执丝鞭,天武官前道引,至官寮起居亭高声喝曰:“躬身不要拜,唱喏直身立,奏圣躬万福。”嵩呼而行。”
躬身不要拜,唱喏直立身,这行的其实是古代标准的作揖礼啊!
也就是说,身处宋朝的人,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他们都并没有无论什么场合下遇见皇帝都下跪迎接的意识,就连皇帝本人,也并不靠别人动不动给他下跪来彰显自己天子的尊贵,彰显对方对自己的臣服。
经过这样的一次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的皇帝们一个个可以说是非常亲民了。也正是因为在这样亲民的皇帝统治下,宋朝才能成为一个经济文化都高度繁荣的朝代。不管是早期的唐朝还是后期的元明清三朝,对于经济的掌控都是比较严格的,对于人们的意识形态管控也是愈来愈强化。
所以,一个封建王朝最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和当时的执政者采取的各种政策相关性是非常大的。一群亲民的皇帝,所以他治下的民众也是比较乐于享受生活的。宋朝就是这样的宋朝,矛盾而又迷人。
如果说第一波高潮是赵祯,也就是皇帝和百姓见面时候引发的轰动,那第二波高潮,便是百姓们购票进场之后受到的强大震撼。这些北宋的百姓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建筑,房顶是没有房盖的,这大大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力。当然,除了这之外,用于一会儿比赛的场地,还有这五六百个观赛席位,也已经让他们感觉到目瞪口呆。不仅如此,皇帝赵祯也在这体育场之内,这就代表,他们是可以跟着皇上一同观看这场比赛的,这在这些百姓眼中,是完全不敢相信的一个场面。他们的身心都受到这鸟巢体育场的冲击而感到十分的震惊,同时,也让他们对今天的这场比赛更感兴趣。
于是,这第三波,也就是开赛前的最后一波声势,便随着苏轼和苏辙的解说声音而来了。当听到苏轼苏辙声音的时候,在场的,从皇帝赵祯,到真正的举办者陆垚,还有参赛者陈晨和王达的两个队伍、再加上到场观战的所有观众们,内心都是有着不同程度的波动的。
忙活了这么久,这比赛总算是顺利开赛了,而且看今天这样子,应该会是一场热闹的比赛,也会给所有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是陆垚心中所想。
苏轼和苏辙用最干练的语言跟百姓们介绍了一下这次蹴鞠大赛的相关信息。自然,他们将皇上举办这次比赛的初心放在了最后才来说。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关于这次新蹴鞠大赛的情况,不过,我接下来要说的是,皇上之所以要举办这次比赛,目的就是为了要提高大宋所有百姓的体质,让我们大宋所有人的体质和耐力都更上一个台阶。”
“我相信,等到大家看了今天的这场比赛后,应该都会被新蹴鞠大赛所吸引,在这次比赛结束后,大家也可以自己进行新蹴鞠方面的训练,我相信的,大家的体力和耐力都会得到提升的,这就是皇上举办这次比赛的两个初心,而第二个初心,自然就是与民同乐了。”
苏轼苏辙说完这句,目光看向了远处的赵祯。
赵祯自然也是听到了这二位的发言,随后就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朝着在场的观众挥了挥手。他知道,现在所有人的关注点就在自己这里。
一旁的陆盱和晏殊也在小声讨论着。
“小陆大人果然厉害,竟然能够请苏轼、苏辙两兄弟来做解说,这二人既是大才子,这口才方面一定也差不了,这开场白说的实在是太好了。”
晏殊虽然是宰相,但是之前关于新蹴鞠大赛的事情,他也只是在朝堂上听赵祯说起来过。因为他当时对这个蹴鞠真的是不怎么感兴趣。所以,到了后来,那两场热身赛,晏殊也是一场没看,所以自然也就不知道包拯三人组做裁判的事情还有苏轼苏辙做解说的事情。
今天听这二位一说,已经瞬间将现场观众的情绪给调动了起来,晏殊相信,这次蹴鞠大赛结束之后,这蹴鞠应该是会成为一个普及到每个百姓家中的一个运动,到时候,真的是可以能够提升整体的军事实力和国力的。
陆盱对于其他大臣对于自己儿子的赞美,向来是全盘接收的,他听晏殊说完,自己说道:“在选择人员这方面,陆垚做的确实不错,让包拯他们三个刚正不阿的人做裁判,而口才好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做解说。”
晏殊一边附和着,一边心中倒是想着其他的事情。这陆垚知人善用,那王安石也是陆垚给自己推荐的,再加上之前王安石说过的以战促和的方式也十分绝妙,看来,陆垚在推荐人才和用人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像这样的人,如果只是去做个小官,那当真是没什么意思。
赵祯挥了挥手,坐下之后,现场观众才渐渐安静下来。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本来只不过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进到这现场当中,现在,一个一个都成了这新蹴鞠大赛的铁杆粉丝了。不得不说,苏轼苏辙在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人说了一会儿, 折克行那边也是安排好了现场的所有工作,来到了解说台前。
苏轼苏辙见状,自己应该也能休息一会儿了,于是便给大家介绍起了折克行。三人都介绍完毕之后,比赛也就进入到了正式的流程当中。“今天,是咱们新蹴鞠大赛的第一个正式
比赛日,要进行的比赛虽说只有一场,但是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场比赛。”苏辙率先开口,他说这话一点都不假,他确实是最关注这场比赛。
苏轼在一旁附和说道:“不错,毕竟今天是有皇家蹴鞠队伍,皇天队到场的,大家肯定是十分期待。”
一听到皇家蹴鞠队几个字,现场再一次出现了一些骚动。可以看出,皇家蹴鞠队在百姓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毕竟在新蹴鞠大赛没有出现之前,蹴鞠对于百姓们来说是一个只有贵族和豪门大户才能玩的项目。皇宫中的皇家蹴鞠队,基本上每到逢年过节,才会进行表演赛,当然也是一票难求。所以,想要看到皇家蹴鞠队的表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特别珍惜机会,看到了王达他们表演的百姓,自然是会对自己的所见所感做出略带个人色彩的吹捧。这么一来二去,王达和王一的皇家蹴鞠队,自然名声大震。
“不过,说到底这新蹴鞠跟之前表演的蹴鞠还不是一回事,至于这其中具体的区别,就请折克行大人告诉我们。”
和热身赛的解说一样,苏轼和苏辙负责氛围方面的事情,一到了专业性方面,还是要由折克行出面来解释,这新蹴鞠和之前的表演有什么区别。
在折克行解释的最后,他也不忘了说出,虽说这性质和踢法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皇天队的队员在经验和体能以及专业性方面,肯定是要优于陈晨的草根队的,毕竟有基础在那里。
折克行的这一番话,其实已经可以看作是他自己做出的赛前预测了。
“折大人是觉得,这场比赛,果不其然还是皇天队的实力要更强一些吧。”
“不错,”折克行说道“单从队伍的实力上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是我相信,陈晨跟他的草根队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场下,王达和陈晨都是听着他们几个的解说,王达微微一笑,心说就算折克行是陈晨的好友,但是他现在都十分隐晦的说出其实他更看好的是皇天队了,那陈晨真的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而陈晨这边呢,依旧是在跟队员们交流着战术方面的事情,丝毫没有对这个赛前预测做出任何的反应,不单单是陈晨,草根队的所有队员面色都是这样。
“我们两个跟折克行大人的想法也是一样的,确实皇天队获胜的概率要大一些,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有没有去下注皇天队胜利的足彩呢?”
三位解说随后又是聊了一会儿,关于场地、时长,换人等的介绍由折克行来表述。经过两次热身赛之后,正式比赛的规则也相比起那时候有所调整。换人名额增加到了6人,上下半场时间延长了一刻钟,也就是代表,现在新蹴鞠大赛的正规比赛时间,跟足球是没有区别的。而且换人名额也增加了,代表有更多的人员更换,会带来更多的战术变化。最后就是,每个队伍现在都由十五个人组成,而不是之前有的队伍只有十三人,现在大家队伍的人员数量都是一致的。
“人员数量上的增加,加上换人名额的改变,会不会为这次正式比赛带来变数呢?”苏轼这样说道。
折克行这边和下方的工作人员用手势确定了一下,王达和陈晨这边双方队伍都已经准备好了。
折克行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身旁的两个解说员,苏轼和苏辙见状,于是说道:“好,那我们话不多说,先来介绍一下今天对战的两支队伍,还有首发的队员。”
“首先要介绍的,自然就是皇天队,大家都知道,这个队伍的前身,就是皇家蹴鞠队,虽说不是所有皇家蹴鞠队的队员都保留了下来,但是队伍的队长王达还有副队长王一,都是实力强劲的队员,再加上超过半数的皇家蹴鞠队原队员,我相信他们的实力一定非同小可。”
苏轼这样介绍着,在做过总体介绍之后,就是首发队员的介绍了。观众席上现在已经能听到欢呼声了,看来这皇家蹴鞠队的人气果然是比较高的。
陆垚,此时正和潘文还有其他几支队伍的带头人在专属的休息区域观看这场比赛。潘文听到皇天队的首发队员时愣了一下,随后说道:“王一竟然没有首发登场?这倒是挺奇怪。”
一旁的曹诱也是说道:“有两种可能,第一,就是皇天队根本没有把草根队放在眼里,所以王一根本不用上场,他们就能拿下草根队。但是……”
陆垚在一旁说道:“但是这次的比赛是淘汰赛制,只要输了一场就没有机会重来了,所以,他们就算是看不起草根队,王一还是会上场的,这皇上都来了,谁都不想出意外。”
曹诱点头说道:“不错,那就是第二种可能,因为他们知道,陈晨是草根队的队员兼教练员,所以王一想要跟陈晨在热身赛当中一样,先在替补席上观察一阵,然后再上场,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曹诱这边话音刚落,赛场上皇天队的队员介绍也结束了。接着,就是要介绍草根队的队员,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陈晨竟然直接出现在了首发名单当中。
“看来,陈晨是真的想要赢下这场比赛。”潘文说道“他直接首发上场,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旦王一在替补席上找到了草根队的弱点,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陈晨了,好好看比赛吧。”
苏轼、苏辙、折克行三人,对于双方的首发阵容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可能王一不上场,他们还能想得到,但是陈晨作为教练员,今天首发登场,这可能会让草根队在之后的比赛中陷入被动的局面。
接着,双方队员握手致意,显然王达也没有想到陈晨会作为首发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