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夏朝初年,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为都。
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
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宅兹中国”,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汉置,治王城)、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
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同年,改洛州(东魏改司州置)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
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
显庆二年(657年),置东都。
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东都为神都,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
唐天祐四年(907年),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
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N县入洛阳县。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
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Z县等10县,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
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民国九年(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
民国十二年(1923年),HEN高官公署适于洛阳,洛阳成为HEN省会。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适洛办公。“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
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秋,HEN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HEN省会。
1944年,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
1948年,洛阳解放,LY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LY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LY市人民政府。
1950年5月,成立了LY市郊区区公所,管辖塔湾、马坡、北窑、岳家村、西小屯、下池等6个乡和西工镇。
1951年11月,改4个区公所为4个区人民政府。
1954年,接管洛阳县第四区(谷水区)。
1954年,LY市升格为HEN省直辖市,市政府机关驻地设在老城民主街。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LY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宜阳等县。
1955年7月,成立JX区。
1956年,相继建成LY市LC区、XG区和郊区。
1957年11月,cHHZ区成立。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JL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LY市。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Z县、栾川、汝阳、伊川亦改属LY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ZS市。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LL区。
2021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ZS市,设立LY市偃师区,以原ZS市的行政区域为偃师区的行政区域,偃师区人民政府驻槐新街道民主路27号;撤销MJ县、LY市JL区,设立LY市孟津区,以原MJ县、JL区的行政区域为孟津区的行政区域,孟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桂花大道328号。
东汉末年,洛阳遭到严重破坏。《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董卓自屯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于遗”。又使吕布领兵发掘诸帝王陵墓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至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杨奉、韩暹等奉帝还洛阳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整个洛阳城一片惨象!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篡汉自立,即位于许昌。废献帝为山阳公,改元黄初。至此,东汉亡,曹魏建立。这年十二月,魏文帝曹丕大营洛阳宫,并迁都洛阳。魏文帝下传五帝,共四十六年。刘备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吴王,公元229年称帝,史称孙吴或东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
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自立,在洛阳即位,废魏帝曹奂为陈留王,改元泰始,史称西晋。晋武帝司马炎下传三帝,共计五十二年,皆定都洛阳。至晋元帝司马睿避五胡之乱,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因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