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棋道
御书房里,张浪狗冲好茶水后便自行离去。
吉王李保坐在棋桌旁,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在棋盘四个角的四个星位(和后面的小目、目外等一样,都是围棋术语,表示棋盘上的位置)上分别摆下两黑两白四颗棋子。这种对弈之前先摆放棋子的着法乃是古代围棋的规则,先期的四颗棋子名叫座子,因此,古代围棋又称为座子围棋。
当围棋传到日本后,日本棋界逐步废除了座子制,而我国则是到了清末民初之际才废除了这种规则。
按照史书记载,唐朝时的不少皇帝都喜爱围棋,唐僖宗也是其中的一位,只不过,唐僖宗的水平不高,但特别喜欢,属于那种“重在参与”之人。明代奇书《天中记》里有道,唐僖宗下棋时,就命棋待诏在一旁观棋,这些棋待诏名义上是观棋,其实是担任唐僖宗的参谋,他自己则只管按吩咐落子。
海无影面露微笑,伸手将棋盘上的座子放回到棋盒内。
“怎么?皇兄不下了吗?”李保愣道,同时又看了看在一旁观战的陈抟和岐墨,却见这二人同样也是一脸疑惑。
“非也,非也。”海无影喝了一口茶,慢慢言道,“御弟,近千年以来,我华夏大地一直流行座子制,这种制度有利有弊,但朕认为,世上本无物,何须画蛇添足地在棋局开始前摆上四颗座子呢?况且,座子制限制了棋手在布局时的创造性,制约了棋局的复杂性,从而禁锢了人类的思维,降低了下棋的趣味。在对弈时,开局就只能从星位着手吗?难道不能先下到小目、目外、三三,又或是天元之处?”
海无影边说边将棋子放在了小目、三三等位置上。
李保等人都不明白海无影之意:“皇兄,历年来的规则都是这样的。”
“没错,但这种流传千年的旧习是否会成为围棋发展的阻碍呢?如果是,那朕认为就当革新。座子棋使得棋手在对弈时只能采用星位布局的开局方式,长年以来,人们就会认为,下棋就当这么下。”说到这里,海无影摆出了星、错小目对小目、三三的布局道,“只要稍稍移动下,就会出现不同的棋局,这样的棋局是不是更为丰富?更令人有想象力?”
棋力最低但反应最快的陈抟道:“陛下之意莫非是说,给棋手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不能抱残守缺,而应当以推陈出新为主调?”
“希夷先生之言甚合朕意。”海无影赞了一句,将棋盘上的棋子收回道,“御弟,今日就来试试这种新布局。”
尽管只和海无影深谈过一次,但李保对唐僖宗的认识却早已不同,此时,李保若有所思道:“好,皇兄请。”
海无影点点头,将第一步棋放在了棋盘右上角的小目位置上,而李保在略作思考后,还是将第一步棋放在了自己熟悉的星位上。
若论真实水平,李保要强得多。有业余三段水平的海无影估计,李儇的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还略逊一筹,而李保的棋力至少在业余五段以上。
在新布局面前,棋高一着的李保却是落子极慢,显然花费了不少脑筋,但还是处在了下风。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棋盘上的棋子仍然是稀稀疏疏。对于开局时的角部定式,海无影心中所记远远超过了李保。在星位的攻防中,海无影并没有下出古代流行的镇神头棋路,而是于一招尖顶后拆了一个三。
李保赞道:“皇兄,好一个立二拆三。”
“御弟,立二拆三三拆四,这样的棋形最为适中,不疏不密。棋经有言,棋不可过密,否则形状促狭,不显效力,棋不可过疏,否则难以支援,易被分断。这些棋道其实就是两军交战之道,也是治国之道也。”海无影借题发挥道,“我朝棋待诏王积薪曾经提出过围棋十要诀,从第一条不得贪胜到第十条势孤取和,这十条要诀虽然说的是围棋的技巧,但完全可以运用到军事、政治中来。”
陈抟和岐墨的围棋水平虽然不高,但听海无影边下边评述,却能大致明白皇帝陛下之用心。
棋到中盘,李保凭借高出一筹的计算能力,渐渐扳回了局面的不利,并以较大的优势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而先手在握的海无影并没有放弃抵抗,充分发挥了细腻的官子功夫,尽管最终以少一子的劣势落败,但也是李儇和李保真枪真刀实战的最小差别,同时,海无影所耗费的时间要远远少于李保。(古代围棋没有贴目一说,李保后手胜出一子,按后世的规则计算,则是要赢得更多。但如果按照后世的规则,时间也是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处即墨,却还需细心收拾。”海无影接着评论道,“这局棋虽然朕输了,但棋局的过程却是值得深思。在开局时,朕利用了御弟对新布局的陌生抢得先机,到了中盘战斗时,御弟的绝对实力得到发挥,占据了优势,收官阶段,朕四处出击,在细微处占得不少便宜,使双方的差距越缩越小,最终以一子之差落败。三位,这是不是像一场战争?”
见到三人陷入沉思,海无影自问自答道:“无论是朝中之宦官,还是各地之藩镇,都没有把朕放在眼里,这就适宜朕在暗中进行布局,这样就能出其不意地获得先机,中盘时,朕的战斗力比不上六弟,这就是朕目前的弱点,也是朕急需加强的地方,到了收官阶段,朕之所以获利颇丰,原因就在于朕并没有拘于一地之得失,而是牢牢地把握住先手之利。”
陈抟佩服道:“陛下圣明,这的确暗合眼下的局势。”
李保、岐墨也心诚悦服道:“陛下圣明,属下(臣弟)佩服。”
收完棋子,李保迫不及待地问道:“皇兄,开局时的那些招数新颖独特,是皇兄您自己琢磨出来的吗?”
海无影笑而不答,却言道:“六弟,朕闻那东瀛遣唐使近日便会抵达长安,此事是否属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