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4章 大王英明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孙策将杨修的信看了两遍,重新收好,曲指弹了弹,有些遗憾。

理想虽好,实现起来太难。时机不成熟悉,勉强为之,于人于己都有害无益。

王莽就是例子。我不想做王莽。

孙策走回书案前,探头看刘和画画。袁权正和黄月英聊天,见孙策面色平胸,颇有些惊讶,却没说什么。孙策看了一会儿,说道:“阿和,你画人物如何?”

“我画人物不行,不如蔡大家。”

“有没有现成的作品,我看看。”

见孙策坚持要看,刘和放下笔,亲自从一旁的画囊里挑了两副,铺在案上。孙策看了一眼,觉得还行,虽然没有蔡琰画得那么传神,却也不算太差。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做新衣,你画一些寄给天子,让他感受一下荆州百姓的生活。”

刘和眨眨眼睛,点头答应。她明白孙策的意思,也愿意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孙策说了几句闲话,便走到一旁。袁权跟了上去。孙策将杨修的家书还给她。袁权看看孙策。“夫君有没什么话要我带给他吗?”

“不急,我再考虑考虑。”孙策不紧不慢地说道:“能决定胜负的是战场,不是长安的朝堂。他们愿意争,就让他们争吧,我又不着急的。”他顿了顿,又道:“借这个机会整理一下王莽的故事,引以为鉴,也不错。”

“夫君说得有理。欲速则不达,儒门就是太理想化,又偏执成性,自以为无坚不摧,其实脆弱得很,不堪一击。”

孙策转头看看袁权,哈哈一笑。“你这话可有点……招人恨,小心成为儒门之敌。”

“夫君是儒门之敌,我又岂能置身事外?”

“别瞎说,我可不是儒门之敌。”孙策忍俊不禁,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还要再造儒门,引导儒门走上康庄大道呢。”

袁权掩着嘴,轻笑两声。“原本夫君不仅能治国,还能治学,我倒是看走眼了。可惜政务缠身,要不然你也可以做一个大学者的。以夫君的境界,博综百家,想必董仲舒也要退避三舍的。”

“是啊。”孙策笑笑,幽幽地说道:“其实,我也是一个书生。”

——

时值年末,首相张纮很忙。他不仅要处理荆州的事,还要处理其他诸州的事务,虽然有一部分事务由虞翻分担了,可他的责任还是很重。黄忠正在征战,周瑜又出征在即,各郡县又在征发百姓修缮城池、道路、桥梁,需要调发的物资数量惊人,他必须仔细核对,防止有人从中浑水摸鱼,中饱私囊。

孙策等了两天,才有机会将杨修所说的事通告张纮,向张纮请计。

张纮考虑了很长时间,提出一个与孙策很接近的意见:王莽的事很有借鉴价值,有必要深入研究一番。他由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儒生成为权臣,又鼎立新朝,不遗余力的推行包括井田制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一心想实现儒家理想,最后却搞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甚至间接的打击了儒门的自信,这里面有太多的教训可以吸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策也与王莽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他不是纯粹的儒生,更务实一些罢了。但务实务虚是分不开的,任何人做任何事背后都有一定的务虚,新政最后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务虚的范围。

新莽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王莽的改革却没有化为云烟,就和汉承秦制一样,本朝也深受新莽的影响。认真研究一下王莽的成败,对孙策有借鉴作用。正好蔡邕的史书初稿也完成得差不多了,离修订有一段空闲时间,可以让他领衔主持这件事。

听了张纮的意见,孙策心领神会。张纮其实也担心他和王莽一样急于求成,正好借这个机会进谏,以王莽的覆败为鉴,不要太激进。

“祢衡挑战,德祖当如何应对?”

“祢衡一狂生尔,不足为虑,德祖足以应付。”张纮不以为然,抚着胡须,从容说道:“德祖担心的是将来,正如辕固生与黄生当年所议。大王怎么看这个问题?”

孙策会意,不由得莞尔一笑,手指轻叩大腿,沉吟片刻。“张相,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件事,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张纮眉梢微挑,有些莫名的紧张。“愿闻大王高见。”

“人有寿命,朝有气数,其实都是很自然的情况。人老了,就应该怡养天年,不能恋栈。朝的气数终了,也该坦然退出,不是坚持就能坚持得住的。我孙氏若有幸为天下之主,传国数百年,足矣。当然了,数百年之后,我们都看不到了,但是我们可以留下一个制度,一步步的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样的制度?”

“君臣制衡。”

“君臣制衡?”

“是的。”孙策打量着张纮,从容说道:“天下越来越大,事务越来越繁,人力却有时而穷,君也是人,精力有限,难免犯错,权力过于集中,惰政者固然大权旁落,为近臣左右,勤政者亦难长久,不免倦怠。这君臣之间还是应该有所区别,分清主次。我打算建立一个制度,让君臣各得其所,保持平衡,既不能出现为所欲为的暴君,也不能出现肆意妄为的权臣。”

张纮品味了一番,眉宇间露出喜色。“老子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大王能这么想,孙氏传国数百年应该不难。”

孙策也笑了。让他放弃权力,现在就做个虚君,那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可是留下一个制度,缓缓的退,以百年为跨度,逐步让出大部分君权,直到最后形成虚君的制度,那还是有可能的。况且以他所知,如果实行君主集权,一个朝代也就两三百年,真正辉煌不过百年,剩下的都是垃圾时间,与其最后被人用武力推翻,还不如做个虚君呢。

当然,这些现在都是想象,真正要实行至少要等到天下太平以后。他大可以慢慢来,等自己想做的、该做的都做完了,七老八十了再立下遗嘱,定个大方向,甚至迈出第一步,带着一世英名含笑离世。

“知易行难,我现在也只是有个方向,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张相与诸位贤士斟酌。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君为元首,臣为肱股,君臣并力,方能天下大治。此千秋功业,当与诸君共成之。”

张纮喜不自胜。“大王所言,臣所愿也,敢不从命。”

“比如说,眼下就有一个想法,正好与张相商量。”

“大王请说。”

“不论贤愚,人都有老的时候,年齿增多,体力难免盛极而衰。张相正当壮年,还可以从容应付,再过二十年恐怕就没这样的精力了。我想着,当有一个年限,过了这个年限就当致仕养老,比如六十,或者六十五,到了这个年龄,不论是否康健都必须致仕。弱者可以休养,康健者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在仕途外寻一些乐趣。”

张纮躬身说道:“大王所谋深远,臣望尘莫及。臣以为此计可行。到时就致仕,免生贪念,也免得同僚心急,两全其美。臣以为六十五太晚了,还是六十比较好。花甲之年,还有些体力,或是读书治学,或是四处游历,都是可以的。大王,臣斗胆,敢请自臣始。”

孙策大笑。他就知道张纮会这么说。张纮今年四十七,已经是首相,六十岁退休,他还可以做十三年。一个人做十三年宰相,这已经是难得的际遇,多五年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虞翻比他小十一岁,他退休之后,虞翻还可以做十年首相。虞翻的接任者就没这样的运气了,除了像他们这样的从龙之臣,普通官员要想步步升迁到首相这个位置,至少要五十以后。

从朝政的角度来说,能在五十五岁以前升到首相的绝对是才华过人的精英,这样的人足以担得起首相的重任。

“六十还是六十五,可以以后再定,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孙策抚着张纮的手臂。“臣如此,君亦如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不仅体力不济,头脑怕是也糊涂了,不堪为元首,我想着六十五岁退位,让太子登基,应该不算晚。张相觉得呢?”

张纮愣住了,眼睛瞪得溜圆,盯着孙策看了半晌。“大王,你刚才说什么?”

“张相,你没听错。”孙策拍拍张纮的手,微微一笑。“天子六十五,太子当在四十上下,年富力强,再不让他登基,岂不是逼他弑君父?与其父子相忌,倒不如立个规矩,大家心安,你说对吧?”

张纮听得清楚,惊讶不已。如果说孙策刚才说大臣要有致仕年限还有旧例可循的话,那他定下天子六十五退位的规矩,那就是前所未有的创见了。自有天子以来,从来没有天子到了年龄就退位的事,即使是传说中的舜帝都没有这么做,只有尧做到了,而且尧是做了九十年天子后才让位于舜的,如果属实,那时候已经一百多岁了。

孙策有这样的气度,岂不是比尧更圣明?张纮又惊又喜,向后退了一步,敛容肃立,大礼参拜。

“大王英明,虽尧舜不能过也。”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人族镇守使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有一剑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陆地键仙
作者庄不周其他书: 汉道天下 刺杀男主角 大魏影帝 三国大航海 卫氏风云 曹冲 霸蜀
相关推荐:最强末世三国系统Hi,我的萌系小甜妻异能之花田锦绣死游戏宅的升级人生混沌八皇神秘老公,晚上见!九皇子传一路凡尘末世之深渊召唤师梨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