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很天真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朱四见杨廷和、李昆和彭泽接连出来反对质疑,还要把屎盆子强行往他身上扣,心里顿时很不爽。

对杨廷和,朱四不能怎样。

但面对彭泽和李昆两个杨廷和的“狗腿子”,他底气十足。

朱四道:“朕认为,出征在外的督抚,本就有审时度势用兵的权限,若是因为其出兵,先不问结果,就要问罪,那以后谁敢出去带兵?是不是以后督抚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要经过朝堂议定后再执行?”

问题很尖锐,却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在场差点就有人出来跟皇帝争论,这事不能一概而论,唐寅的职责是戍卫内三关,他就没有出兵的权限,比如宣大总督和三边总督也没有贸然出兵草原的权限,差不多是同一个道理。

但现在皇帝正在气头上,加上之前首辅大学士和兵部尚书、侍郎都相继出来发言,别的人想掺和进这次辩论,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朱四继续道:“现在兵都出了,难道让朕把人追回来?再说了,本就是派出几千骑兵,守城时可用不上骑兵,于大局无碍。若是你们实在放心不下,大可从京营再调拨几千人马驻守居庸关!”

杨廷和闭上眼,他对小皇帝彻底失望了,简直是乱来。

内阁大学士毛纪出列道:“陛下,唐寅不过是领兵驻守居庸关,快马传驿京城,消息尚且不用一日,何以如此大的事,居然连上命都不请?”

很多人用古怪的目光望向毛纪。

你毛阁老是真蠢,还是装湖涂?陛下那边不都说了,这事他知情,很可能就是上命让唐寅这么干的。

朱四愤而起身:“今天朝议先到这里,出了事,再来跟朕谈!”

说完不顾在场大臣异样的目光,拂袖而去。

……

……

“杨中堂,您看这叫什么事?陛下这是置西北危难于不顾啊!京师是否要戒严?”

朝会散去,出了奉天殿,一群人把杨廷和给团团围住。

好像现在能为他们做主的只有杨廷和。

孙交和刘春等极少数不掺和这件事的大臣,默默走开。

杨廷和一脸的焦躁。

蒋冕道:“从局面上来看,陛下不过是绕过内阁和兵部,让唐寅节调宣府兵马。”

蒋冕的意思是,虽然事情看起来很大,但也不需要以悲观或者过激的心态去解读,可以理解为:

先前皇帝想让唐寅节调宣府兵马而不得,借助鞑靼骑兵长驱直入骚扰内三关,以军帅在外不用受皇命节制的传统,直接让唐寅派兵去宣府,借机达到控制宣府军政的目的。

“都散了吧。”

费宏过来劝导,但他的话,在这里明显不管用。

恰在此时,一名太监一路小跑过来,乃司礼监秉笔、东厂提督太监黄锦。

之前朱浩想让黄锦专心做御用监的差事,但因为朱浩眼下不在京城,黄锦的职位一直没有变动。

“杨中堂,陛下传旨,让您前往乾清宫议事。”

黄锦过来气喘吁吁说道。

杨廷和吸了口气。

这时候,君臣间刚产生矛盾,皇帝就单独叫他去乾清宫,他差点用一种不配合的语气说“不去”,但认真想了想,若是跟小皇帝的隔阂继续加深,可就真便宜唐寅等新皇派系的人。

“阁老……”

刑部尚书林俊拉了杨廷和一把,大概意思是,你跟陛下在朝会上吵得很凶,最好还是别单独去见驾,毕竟人身安全也很重要。

或许皇帝一发狠,直接把你给拿下问罪,或是杀了呢?

杨廷和倒不担心这个。

为人臣子,他就算再擅权,也没到把军政大权揽在自己一人之手的地步,从本质上来说还没有威胁到朱四的皇位,朱四实在犯不着铤而走险杀人。

再说了,朱四杀了他杨廷和,难道就能压得住群情激奋的文官?

“劳烦引路。”

杨廷和对黄锦道。

……

……

乾清宫内。

朱四只留下张左一人,跟杨廷和谈及西北之事,此时朱四的口气依然很平和。

“……杨阁老,是这样的,唐制台的意思,是以几千人马为诱饵,将鞑靼骑兵引诱到居庸关下,以计谋将其一并歼灭。若此事可成,鞑靼人遭受巨大损失,必定不敢再威胁宣府镇周边关城……”

朱四把先前朝堂上,因为气愤而没说的话,跟杨廷和单独说明。

杨廷和才不管唐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唐寅违背了戍卫内三关的职责,擅自出兵,这一条他就不能容忍。

张左将一份唐寅的单独奏报,递给了朱四。

朱四接过瞥了一眼,扬扬下巴:“杨阁老,你也看看吧。”

说完,朱四把奏报交还张左,再由张左转交杨廷和手上。

杨廷和没有去打开奏报,因为不用看,他就知道里面说了什么。

杨廷和道:“所以说,陛下认为,如今宣大地方军务混乱,需要陛下亲自派出人接管,而不是让总制宣大的陈九畴来统揽大局,是吗?”

“阁老怎会如此想?朕不都说得很清楚吗?唐寅所部人马,并不会直接杀到宣府镇,其实现在鞑靼人已收到风声,估计这两日,前方就会有交兵的情报传来,阁老为何不能听朕的解释呢?”朱四道。

杨廷和冷冷问道:“那陛下可知,如今西北为何会沦落到这般风声鹤唳的田地?”

朱四道:“不是因为先皇时,在西北用兵过频的缘故?此乃奸佞乱国所致……”

“那陛下现在作为,除了没有亲自往西北外,与先皇时有何区别?”

杨廷和以严肃的口吻教训朱四。

朱四一听就不乐意了。

君臣间瞬间又变成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

张左急忙劝和:“杨阁老,其实陛下也是为西北安定着想。”

杨廷和好整以暇道:“西北军务,在于一个守字。自大明开国,擅启刀兵者皆未有好下场,陛下若是了解历史,应该很清楚臣并非口出诳语,若仅因唐寅乃兴府潜邸中人,陛下便要如此偏袒和包庇,那以后九边督抚皆擅自下令出兵,只怕西北军政会比现在更加混乱。”

“哼哼。”

朱四既像是在冷笑,又像是在嘲讽。

最初朱四还好声好气跟杨廷和解释,现在看来,完全就是做无用功。

君臣间矛盾已种下。

朱四道:“杨阁老,朕很清楚西北危局是如何形成的,朕最近一直都在研究前方军情奏报,并做了详细的整理……这儿朕准备了一份给杨阁老,若是杨阁老不想看的话……朕就命令你看看!

“若说鞑靼人真的去进攻宣府……朕说的是假如……哪怕这种假设在杨阁老和诸位臣工看来,只有一两成机会,就问杨阁老,宣府镇失去的话,居庸关守得住吗?”

这次朱四直接把一份总结出来的书折,丢给杨廷和。

杨廷和没有伸手去接。

所以书折直接落在杨廷和面前的地上。

张左急忙过去捡起来,点头哈腰递给杨廷和。

杨廷和心中愤怒至极,但终归还是接了过去。

“杨阁老,希望不要因为你对唐寅的偏见,或是觉得他只是个举人或者怎样,而失去理性的判断,朕希望你们能通力合作……杨阁老担心唐寅会趁机窃取宣府镇军权,现在朕明确无误告诉你,唐寅所部兵马不会进宣府镇,出去绕一圈就回居庸关,但这些话朕不想在朝堂上说,因为朕怕消息外泄,鞑靼人不肯再上当!朝堂上不议出兵细节,这规矩还是杨阁老跟朕一再强调的!”

虽然在杨廷和看来,朱四刚愎自用,但有一点却无可否认,那就是到目前为止,朱四还在跟他讲理。

或者说皇帝一直都在努力说服臣子。

杨廷和心中很气愤,但其实这件事他也不是不可接受。

若如皇帝所言,唐寅只是派兵去当诱饵,把鞑靼分散在宣大各处的散兵集结起来,汇聚到居庸关城下,的确没有违背以居庸关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既定战略,只不过玩了点花招而已。

可如何能保证出击的人马能平安撤回?

又如何保证能把鞑靼人吸引过来?

就算鞑靼人真陈兵于居庸关下,怎么才能做到克敌制胜呢?

小皇帝跟唐寅此举跟纸上谈兵有何区别?

朱四道:“朕这里还有一些有关新式军械的奏报,那是唐先生在几年前,于安陆破贼营……就是对付自江赣进入湖广境内劫掠的成群盗贼的先例,不过是简单之物,便可炸得敌军人仰马翻……此番制胜,也必须要制造一个便于使用新式军械的先决条件。具体内容,也在朕给杨阁老所列报告中。”

杨廷和根本听不进去这些话。

他现在已认准小皇帝和唐寅是在乱来,那无论朱四如何解释,在他听来都很天真。

安陆剿灭一群贼寇,就敢自称带过兵上过阵?

怕是没见过鞑靼人的骁勇善战吧?

马背上的鞑靼人,几乎是无敌的,三千可当一万用,怕是唐寅派出的兵马,出城塞不久就全军覆没了。

“杨阁老,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朱四一直都是自话自说,最后不得不以请示的口吻问道。

杨廷和道:“老臣告退。”

懒得说。

也就不说。

皇帝已武断决定出兵之事,那他杨廷和还能说什么?

难道去跟张太后商量废立君王之事?

不管怎么说,先保证西北别出大的乱子就好,唐寅再无能,总归居庸关地势还是很险要,留守个几千人马,在鞑靼人缺少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大概不会出问题吧?

杨廷和甚至在想,幸好唐寅守的不是宣府镇,只是内关,在外关不失守的情况下,内关能遭遇到的压力有限。

若是从宣府镇贸然出兵……怕是鞑靼人真要杀奔京师城下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修罗武神
作者天子其他书: 大唐杨国舅 寒门状元 再生传奇之病毒奇缘 勇闯天涯 热血燃烧大时代 越境鬼医
相关推荐:最神秘的旅人海贼之无上主宰破碎的音乐盒夫子一笑很倾城美女总裁缠上我至尊小厮重生之大梦七年金乌从公鸡开始进化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向天真的女生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