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魔兽2》热映,北美地区的最新票房也终于出炉。
7200万!
着实惊掉了不少人的眼球,须知《魔兽1》上映的时候,首周末票房也才5000多万,这在当时来说已经不是小数字了,如今《魔兽2》更进一步,不仅让各路媒体激动地几近飙血,业内人士也是纷纷侧目。当然了,好电影不止《魔兽2》一部,大家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但电影圈子里,一直对漫改、游戏改等电影类别不看好,之前推出的几部超英电影还只是试探和观望,现在《魔兽2》的疯狂一出,立刻给好莱坞不少电影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虽说大家都知道,电影票房并不代表最终收入,但事实上电影票房和最终收入之间,还是有个比例的,通过这个计算方式,大家也大概能判断出《魔兽2》最终能赚多少钱。而最后的结果显示,远方集团,这一次又要大赚一笔了。不仅仅是好莱坞,国内影视圈也是一片惊愕,实在是,这一次《魔兽2》的风潮真的太夸张了。
尽管东西方电影市场的盈利模式有所差别,但电影票房在标示市场活跃程度的同时,更是业界实现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关系到产业链上每一个主体的荷包。
票房收益的话题,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似乎很简单:票房收益怎么分?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议:一些电影制作人称影院扣留了大部分票房收益,而一些影院则表示几乎所有票房收益都给了电影制作人。制作商、放映商都在抱怨分配的不公平。
随之产生的则是第二个问题:电影制作人及其余各方能获得多少?面临的挑战有所不同:每部电影的票房收益分配情况千差万别。不过,大多数电影都要经历相同的资金回流基本步骤,这意味着可以探寻票房收益与电影制作人和投资人利润之间的共同路径。为了弄清电影票房收益的分配真相,在此之前先全面了解资金如何流回到电影制作人手中是个明智的选择。
国外电影业,将电影收益的获取和分配被称为回流瀑布(Reent Waterfall)。从各种来源获取的收益通过一些第三方流回电影制作人手中。在此过程中,第三方可以收回自己之前的电影推广投入,并收取事先约定的服务费。一方支付相应费用并保留自己应得的报酬后,再将剩下的资金传给下一方。
每部电影的回流瀑布都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遵循以下模式(以一部剧情片为例):
收益框大小并非按比例设计。也就是说,与院线收益相比,非院线收益仅仅是一小部分,“其他”收益则包括电影衍生品、电影搭售、电影改编小说、电影原声带等。
P&A代表拷贝和广告,即发行商向影院提供电影和向公众推广电影的费用。
以独立电影为例,制片公司通常自己在全球发行其制作的电影。从理论上讲,这样做能够节省付给销售代理和发行商的第三方费用,但实际上,制片公司也要向自己的发行部门支付类似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制片公司自己的发行公司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实体(必须遵守反垄断法),而且如果不这样做,官方利润就会减少,从而减少其他人的利润分成。在较小的市场,如果认为成立自己的发行部门长期运作成本太高,制片公司可能使用第三方。
回流瀑布的最后一部分为“制作人净利润”,是流入制作公司(或其指定收款代理人)银行账户的剩余资金。通常需要再分配,会先全额付给投资人,然后分别进入投资人资金池(即投资人的利润)和制作人资金池(由应得的相关剧组成员分享)五五分账。而在英国,许多情况下,现实中的投资交易可能比上述过程还要稍微复杂一些,例如:每名投资人可以通过协商签订不同条款,要求先于他人得到偿付,或者获取固定收益而不是全部利润的一个不变比例。
大明星可以要求按比例分享总收益而不是制作人资金池中的净收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便从技术层面讲电影并未盈利,明星却可以通过“利润分成”赚取数百万。
某些电影的预算可用退税支付,这意味着一部“3000万美元的电影”可能用远远低于该数字的资金就能全额偿还所有投资人。
假设有一部剧情片,制作预算30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7500万美元。投资人扣除初始投入资金3000万美元后盈利180万美元,回报率为106%。从电影业的角度看,可谓成绩喜人(赚取了利润),但从传统投资人的角度看可能相当差,尤其是考虑到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前花费的时间。此外,制作人资金池也获得相同数额的资金,这意味着如果承诺演员分享5%的制作人利润,那么扣除预付费后,演员所得将略低于9万美元。
相对于3000万美元的预算,7500万美元的全球总票房属于中等水平,实际情况则存在较大差别。
现实中,由于各国电影市场的产业政策、具体情况的不同,电影最终的回流瀑布很少能计算得清晰明了,毕竟各国可能对电影发行内容有不同的税率和规定。而却每名发行商可以通过协商签订特殊条款,包括不同的P&A要求和收费安排。一些发行商可以支付一个固定金额,而不是收益的一定比例(这在国内很常见)。销售代理通常会针对不同地区收取不同费用,例如本土电影因较易营销收费较低。有时会将预付费的利息计算在内。最后还要计算币值波动影响收益等等。
虽然影片的全球总票房为7500万美元,制片商只从中分得3400万美元,这是因为票房收益到手之前还要扣除两大项。首先是税费。不同国家的营业税差别很大,举例中使用的是10%的税率,而英国目前是20%。一些国家还征收其他税种,比如印度根据电影的类型和规模征收2%-50%的娱乐税。众所周知,在我国则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
另一项是影院(放映商或剧院)扣留的收益。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数字,因为电影业不同行当对扣留比例的看法极不统一。Stephen在2014年采访了1000多位电影人,发行商给出的平均数字是49%,而放映商则为43%。在2015年采访英国影院人员时,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声称,票价高的原因是影院要交出大部分收益。还有一个常见的说法:甜品之所以贵是因为影院“只分得票价的10%,所以不得不想办法从别处赚钱”。
为了弄清真相,英国学者又与该国发行界和放映界的一些知情人进行了解,其中有些资历很深。相信以下数字和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反映英国市场的当前状况。
在英国发行的绝大多数主流电影,先扣除增值税(VAT)(英国的销售税),然后再在放映商和发行商之间进行收益分配。有时也使用其他模式,比如“House Nut”(放映商扣留X英镑的收益之后再分成)或者“F”(发行商支付固定的放映费后获得扣除手续费的全部票房收益)。
没有统一的数字。每部电影的放映商—发行商分成模式都有可能不同,这也是交易的谈判重点。
随着时间推移收益分配逐渐有利于放映商。通常在电影上映一、两周内发行商可以通过谈判获得较好的收益分成,但电影播放的时间越长,放映商扣留的票房收益就越多。比如,发行商可能在第一周和第二周收获55%的票房收益,第三周降为50%,第四周45%,最后几周是最基本的30%。
只有那些最大电影的发行商通常可获得50%以上的票房收益,而且几乎总是只有一个主要发行商,而且还得是在电影上映的第一或第两周内。正如一位专家所说:“55%的分成对发行商来说一般就算很好了,最近发行的一些大电影拿到了这个份额。”最近某家大制片公司凭借一部巨额科幻电影在上映首周分得了65%的票房收益,但大家认为这只是一个例外。
独立电影发行商的分成通常为28%-35%。这意味着,对于一些“专业”电影(艺术电影、小型外语片、纪录片等),放映商要扣留高达72%的票房收益。大多数“专业”电影都有最低保障,以防发行商所得过少。典型的模式是“35%对100英镑的最低保障”,即放映商必须付给发行商35%的票房收益或100英镑,以多者为准。
英国是放映商票房收益分成最高的国家之一,一方面由于英国媒体广告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出于英国影院和发行商之间的交易历史。
放映商和发行商的实力都在发生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进入英国市场,放映商更有资本要求除宏伟巨制之外的所有电影给出优惠条件。然而,在最顶端,大制片公司的电影预算和营销支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就意味着受欢迎大电影的发行商在上映前几周获得的票房收益要远高于平均水平。放映商挤压小电影,大电影挤压放映商。
纵观全球电影业,票房收益在产业链中的分配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额话题。但在谈及实质内容时大多数人却都犹豫不决,直到了解情况的人答应不透露姓名一般才肯开口。对外公开交易条款这类涉及行业内幕的事情,显然是一个禁忌。在英国,其中一些可能涉及保密协议和竞争法(限制了公司可与竞争对手分享的商业信息等),但大多数似乎源于一种更普遍的保密意识。
而且在英国,尽管业内人士几乎都对保密和不透明的现象怨声载道,却很少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同样的情况,在我国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我们很难通过公开渠道获得国内电影产业链中票房收益分配的有关数据。在围绕收益分配的较量中,以影片为核心的综合实力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虽然各种抱怨不绝于耳,但就整体而言仍不失公平性。
至于说国内,一般来说电影人头上有三位大爷。
首先是广垫总局,是监管境内所有广播、电影与电视内容的执行性部委。****是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其设有一个电影管理局,专门针对电影管理。
然后是中影,这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其拥有将外国电影进口至国内的独家权利。中影也是最大的本土与合制电影制片方,并且是国内本土与外国电影的最大发行商。
最后是华夏,成立于2003年,是第二大、也是除中影外唯一的其他发行外国电影的发行公司。华夏电影公司不能进口电影,且其发行能力也没有中国电影集团那么大。
进入国内的电影,一般分为几个类别。
比如说分账电影,是由中影引进,由中影或者华夏或者两者共同发行的,通过签订协议许可外国供应商从该影片中获得中影总收入的规定份额而从国外引进的影片。通常,仅有好莱坞大片可以作为分账电影被引进。第一部分账电影,哈里森-福特的《亡命天涯》于1994年11月12日公映。其后,每年允许10部分账电影进入中影。2002年,年度配额升至20部。而2012年,其配额升至34部,其中有14部必须是3D或IMAX电影。
然后是买断电影,是由国内本地发行商以固定价格所购买的在国内放映的外国电影。买断价格通常从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
第一次买断交易发生在80年代中期,当时,中影从华纳兄弟手中以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超人》(1978年)的影院放映权。大部分买断影片由国内电影发行商发行。中影和华夏每年也进行少量买断交易。通常,本土发行商通过像戛纳及米国电影市场(AFM)这样的电影节或电影市场寻找外国电影,或者外国制片商主动将其电影提供给本土发行商,以寻求合作,而本土发行商将电影提交至中影申请进口许可。
在获得进口许可后,本土发行商将电影提交至中影或华夏总发行。也就是说,实际发行工作是由本土发行商进行的。中影或华夏实际上仅仅是提供发行授权,并就此收取电影总收入的差不多1/4。
买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次性买断,如上面所介绍的,多数买断属于这一类;第二种是分账式买断,操作方式同上,但当电影在中影的总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外国制片方除买断价格外还可收取该电影收入的一定份额。比如前世大家耳熟能详的《敢死队2》、《惊天战神》与《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均是分账式买断电影。
05年以后,分账电影才普及起来,当年买断配额已扩大到30部。仅有4到5部买断配额电影可以是好莱坞/米国电影;其他则必须来自欧洲、香江和宝岛地区、韩国、扶桑、澳大利亚、印度、拉美等,或者来自跨国联合制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