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施行吧。
直接去联系航空公司那是最傻的,倒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直接去联系,无论是以个人,还是公司的名义,都要从头开始排队。越是大型的航空公司,一般来说订单越多,飞机这种庞然大物,其本身生产时间就非常夸张,私人飞机还要考虑到内饰的问题,从头开始排队的话,每个两三年、三四年,根本别想看见飞机的影子。
所以在决定买飞机的时候,周方远就一个电话打给了自己的运通私人助理。
没错,就是那个百夫长黑金卡。
这东西在05-06年这个阶段,国人知道它的还不多,但再过十年,基本上十个人就知道所谓的百夫长卡。
人们都说,想要得到百夫长黑金卡是如何如何的不容易,而且就算你得到卡片了,在运通内部你的等级提升也不容易,只有等级提升起来了,服务才会越来越好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钱,只要有钱,运通就会给你服务。越有钱,服务就越好,当然了,服务的价格也就越高。像是周方远在米国的产业,随便估算一下,就是超过百亿级别的。运通除非是傻了,才会将这样的富豪拒之门外。
至于说运通,这个真的,是太有名气了。周方远上一辈子就听过太多太多关于这个公司的消息,所以这一世当他在无意间发现自己得到了运通的邀请后,也没有多想,就加入了进去。反正,运通能提供很多自己需要的服务,那点服务费相比节省下来的时间来说,显然不算什么。
运通公司本身,确实是相当的厉害,它是国际上最大的旅游服务及综合性财务、金融投资及信息处理的环球公司。在信用卡、旅行支票、旅游、财务计划及国际银行业占领先地位,是在反映米国经济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三十家公司中唯一的服务性公司。
在进入付款卡行业之前的100多年,运通最初起家是由三家快递邮件公司合并而成的。它的邮件与货物快递运输服务,因快速与可靠而获得信誉。特别是米国内战期间,运通以可靠方便地传送快递包裹和信件而大为出名。美国内战之后,铁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地区市场的全国化,跨区域的全国性货币流动变得更为重要了。但是,现金很容易被盗。在米国没有全国性银行的情况下,资金的传运只能依赖于邮寄系统。
美国的邮局应需发明了一种简单的支票——汇票。邮寄汇票很快就成为一个普遍受欢迎的资金传运方式。运通也立即引入了富有竞争性的汇票产品。但很明显,汇票缺乏现金的灵活性,还同样面临被盗与伪造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91年运通的一个雇员发明了旅行支票,两次性的签名对证,减少了由偷盗带来的损失。旅行支票很快就成为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运通花了很大力气说服国内和欧洲的银行及商家接收它的支票,保证不收取商家的任何费用,并为防止伪冒对商家进行担保。
内战结束后,随着米国大众到国外旅行的人数日益增加,运通在欧洲的网络发展非常迅速。1955年,运通为客户提供了约125亿美元的旅行支票,占据了全世界旅行支票行业市场份额的75%。到了1977年,运通发放了全世界所有旅行支票的50%。直到今天,运通的旅行支票依然可以开出任何数额的金额以替代现金,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使用。
1950年,在运通步入100年之际,大莱俱乐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iners Club成立了。以开始,大莱俱乐部引入了以餐馆客户为目标对象的大莱付账卡。付账卡不提供循环信贷,持卡人必须每月偿还全额欠款,而且没有预先设定的固定的信贷限额。
即便如此,很快大莱俱乐部就把它的付账卡生意扩大到其它旅游娱乐方面,如旅店、餐馆和鲜花业。1960年前后,大莱卡持卡人数已达125万人。运通曾有几次考虑收购大莱卡,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运通也考虑过从头建立自己的卡,但因担心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旅行支票受影响而犹豫了好几年。等到了1958年10月,运通听说大莱正在酝酿发展旅行支票,这才终于坐不住了,决定自己进入付账卡行业。
运通为它的付账卡设计出具有特征色调的形象。由于运通具有旅行支票业务的商家网络与客户群基础,运通卡刚开始运行,就有了17500个商家和25万持卡人,这是运通卡最初的由来。运通卡的市场目标是收入较高的阶层,特别是经常旅行的商务人员或其他人。但运通的商家折扣收费略低于大莱卡。为了与大莱卡区分,显示运通卡是更“时髦和高级的”卡,运通有意从开始就为运通卡定下了瞄准高端客户的基调——其年费为6美元,比大莱卡的5美元高20%。
运通卡一开始也是用硬纸卡片制作。第二年,运通推出第一张塑料制作的卡。塑料卡上的卡号、持卡人姓名等主要信息,都制成凸纹,可以在刷卡机上把这些信息通过复印纸印到收卡单上。这一创新,不仅明显降低了伪冒风险,而且收款员也不必再用手抄写信用卡信息,大大简化了刷卡程序。
最初,由于没有发卡和运作经验,一些客户到期不付款,运通没有盈利。到1961年,运通几乎想将运通卡生意卖给大莱俱乐部,或与其合并,但考虑可能通不过司法部的检验而停了下来。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运通雇到了后来被称为“付款卡之父”的乔治·瓦特来管理运通卡的运作。瓦特将年费增加到10美元,并对不按期付款的客户施加压力,严格管理。局势很快向好的方向发展。
1962年底,接收运通卡的商家增加到82000个,持卡人也翻了近4倍,达到90万人。运通的付账卡首次盈利。到1969年,运通卡持卡人发展到300万,近70亿美元的交易量使运通的付账卡业务获利5000万美元。运通卡在这一年采用新设计,把卡的主调变成美元一样的绿色,从此,也被称为绿卡。
绿卡的业务算是运通最夺目的单一产品。
到了1977年,运通已具有一定规模——在米国有了630万的持卡人,200亿美元的交易量。绿卡的持卡人为大莱卡的5倍以上,并多为经济方面的精英。近50%的年收入在55000美元以上的美国家庭,都持有运通的绿卡。绿卡广泛地被与旅游业有关的商家接收,如高档餐馆和高级商店,绿卡成为在旅游娱乐消费方面占统治地位的优越的付账卡。
有趣的是,运通的“出门不能没有它”和“你知道我吗?”的经典电视广告,强调了绿卡在世界范围内被热捧以及绿卡持卡人的优越性——他们总在某一方面很出名。持有运通的绿卡,几乎成为了一种优越身份的象征。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早期,可称作是绿卡的黄金时代。1980年代初,运通的商家折扣几乎比Visa及MasterCard的高出50%。持卡人的年费,也升到了标准绿卡60美元,金卡85美元的水平。
由于运通相信消费者及商家会愿意继续为“优越的”运通卡多付额外费用,1980年代中期,运通又推出“运通会员有优越性”的广告,以强调运通卡的优越性质。但在“价值”观念引入消费者的时代,当发现卡开始推出消费百分比现金回扣奖励办法的时候,运通的广告带给客户更多的是迷茫。
因此,到了1980年代末,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得运通那曾30年持续有效的战略逐渐失灵了。
首先,90%的运通卡持卡人同时也持有银行发的Visa或MasterCard的普适信用卡。渐渐地,接收信用卡的商家已多于接收运通的付账卡,因为运通卡的持卡人可以不用付账卡,而且信用卡似乎还更好用。另外,信用卡的即时信贷和循环信贷也是付账卡所不具有的。再有,普适银行卡的两大协会,由于要促使银行多发它们的卡,给了银行更多的利益,也在商户中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因此,在两个价格方面运通面临着与Visa或MasterCard的严峻竞争——持卡人的年费和商家折扣。当然与此同时,运通的付账卡也还有一些优势:比如持卡人花费上限灵活;另外由于运通的闭环交易中心系统,它可以有很多的数据,发展出更多的企业卡。
1993年,哈维·科拉贝成为运通新的执行总裁,他一上任,就在商业运作模式上了展开了几个大的变革。
首先,推出了基于运通最优标志下的各种系列产品,以同银行卡日益普及的认同卡竞争。比如他们推出一项奖励方法:当卡户加入了会员奖励计划后,用运通卡付款的每一美元可以赢得一个奖励点,而奖励点可以用来换取与运通公司有合同的航空公司的常飞里数、旅馆的常客优惠计划、租车优惠或购物回扣等等。其次,运通的广告也从强调卡的精英性质转移到运通系统比其它系统相对优越的方面。第三,降低商家折扣,加大投资,以扩大商家对卡的接收点。第四,努力与属于银卡协会的银行建立联盟,以增大卡的发行。
1990年代中期,作为一项联合战略,运通准备通过属于Visa或MasterCard的成员银行发展它的付账卡和其它的卡。但是1998年下半年,由于Visa和MasterCard协会在米国采用了禁止它们的成员银行发放运通和发现卡等其它“注定成为竞争的系统”的卡,运通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Visa和MasterCard协会因为忌讳欧盟的反垄断行为,没有在欧洲采用这个法则。
于是运通在美国之外的30多个国家的40多个银行形成了联盟,发放运通卡。
这也就是1999年在英国推出的“百夫长系列签帐卡”的黑金(最高)级别版本,由于其卡面主体色调为黑色所以又被称为“黑卡”。
百夫长黑金卡是世界公认的“卡片之王”,该卡定位于顶级群体,无额度上限,持卡人多为各国政要、亿万富豪及社会名流并由美国运通邀请办理,不接受办卡申请。持卡人可以享受全球最顶级的会员专属礼遇、权益和服务。当然了,这个要求硕士这么说,实际上的门槛是在逐渐降低的。像是周方远,早在他初入米国的时候,就已经接到了运通的邀请。那时候他还在跟着卡梅隆一起拍电影呢,在米国,他当时还只有暴雪这么一个分公司。
只是因为当时的一些采访,让周方远在米国有了些名气。
但是关注他的人并不多。
不过这里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情况,那就是普通人对他关注度完全不够的同时,一些特殊行业,对他的关注度却特别的高。
像是投资领域,几大投资商都已经开始讲目光放在了他和远方集团的身上;还有福布斯,也开始悄悄调查远方集团的资产总值以及周方远的个人资产总值。
不过这两者,基本上都还处于观察阶段,唯有运通,动作是最快的。在当时的报道结束后没多久,就像他发来了邀请。周方远对这个倒是无所谓,他不在乎那个“无额度上限”,日常的生活里,似乎也没有需要运通帮忙的服务。不过毕竟是百夫长黑金卡,这么有名气的卡片,留一张也是好的。
于是他就留了一张,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怎么想起来,直到这次准备买飞机,才突然响起了运通。
想起运通,也是因为前世看过的一本小说,小说的主角得到了高级文明的科技遗产,然后到米国发展,最后不仅娶了一个英国的贵族之女,最后甚至还立国了。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而是这部小说里的主角,就经常使用运通的服务帮他买各种不好买的东西。比如说飞机,比如说限量版的汽车,尤其是后者,前者还好说,一般人最多就是排个队,运通能帮忙的,也不是插队,而是寻找飞机制造途中因为各种原因买家撒手,飞机没人接受的情况,算是另一种插队吧。
买汽车那个就厉害了,一些价值比较高的限量版汽车,你都不知道是谁买走了。但运通人脉太广了,各种犄角旮旯的事情都能调查出来,确实是方便了很多。
想到了这一点,他就联系运通帮忙,看看能不能接手一个半成品。
别说,还真有,空客手里最靠前的一架飞机,已经制造完成了,就等内部装饰了。结果原本的买家因为生意上的问题,后续资金不足,只能放弃即将完成的飞机。于是这架飞机就便宜了周方远,一共8000万的价格,完全私人订制的内饰,从下单开始,最多三个月就能飞到国内。算算时间的话,大概就是在这几天了。
他之所以赶在春节前这么短的时间还来京城,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接收飞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