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朝廷的目标就是,要将天下所有的藩王,全部都养成废物。
最好什么事情都不会做,政事一概不懂,军事一概不知,一辈子,就只知道娶媳妇儿,生儿育女,为皇家开枝散叶。
这就是他们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上头希望他们做到的事情……
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他们应该管的。
尤其是朝政方面的问题,更是被朝廷一再的防备,绝对不允许藩王参与政事。
毕竟,那位皇帝曾经是藩王造反成功的。
造反成功之后,这位造反上位的皇帝,就立马将都城前往了别处,重新设立的藩王制度,已经完全与太祖皇帝一开始设想的完全偏离。
毕竟,太祖皇帝当初开倒车,把历史早就已经放弃的落后的分封藩王制度重新弄了出来,目的就是为了让藩王们掌握一定的军事权利,带兵在国家的边界之中,完成守疆拓土的任务。
当然,太祖皇帝的想法很美好,现实却是很残酷的……
分封制度,已经被摒弃了一千年有余,可不是因为以前的天下之主,单纯的不喜欢这个制度。
不喜欢分封制度,肯定是真的,但是,另有其他原因,也是事实之一。
事实就是,分封制度,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的潮流了……
从周朝开始失去控制,导致了春秋战国,各个诸侯国互相吞并攻伐的时代开始,秦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之后,短暂的废除过了分封制,在天下重点推行郡县制。
当然~~~
这也并不能说明,郡县制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帝发明出来的。
毕竟,在春秋战国的周朝时代,郡县制就已经是各个诸侯国划分区域的其中一种制度了。
只不过,历经春秋战国的混乱军阀时代,外加周朝八百年可怕又长久,还影响甚是广泛的分封制度,秦始皇帝也心有余季了。
于是乎,一经整合了整个天下,就立马果断废除了他认为弊端极大的分封诸侯王制度。
并且,依照以往那些诸侯国的传统,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制。
用郡县制,代替以前的分封诸侯国,用地方官,替代那些分封的诸侯王。
这就是秦始皇帝当初的想法。
当然~~~
事实也可以证明,郡县制,无愧于是智者的发明,与智者的推行……
毕竟,历经两千多年后的后世社会,依旧在使用着这种优越的地方划分制度。
不过,由于秦国的暴政,外加以前六国的残余势力,待秦始皇帝突然暴毙之后,新一任的皇帝已经无法再压制下面的百姓了。
于是乎,天下烽烟四起。
历经楚汉相争的好几年过后,天下大定,取代秦国的,是刘公建立的汉朝。
高祖皇帝重新启用了分封制度,先是分封了一大批异姓的有功之臣,将他们划分到天下的各个区域,当诸侯王。
但是,很快,高祖皇帝就发现了,分封的诸侯王,果然有着极大的弊端。
因为,那些异姓诸侯王蠢蠢欲动,明显要造反了。
于是乎,秉着先下手为强的观念,高祖皇帝再度征讨四方,将那些个异姓王铲除掉。
进而,高祖皇帝一再认为,造反的和不安分的,都是那些异姓王侯。
由此可见,自己刘家的子弟,肯定忠心无二,不用担心。
于是乎,高祖皇帝开始大批量的分封自家刘家的子孙,将他们分派到天下各个地方,为大汉镇守各方。
只不过,一个小家庭,尚且有争夺家产的事件发生。
偌大的汉朝皇室,那么多的皇室子孙,怎么可能每一个人都安分守己,对君上忠心不二呢……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绝对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罢了,现实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
毕竟,人,总归是一种复杂的生物。
有很多时候,自己心里头的想法和心思,连自个儿都无法琢磨,更别说别人了。
有时候,异心一旦升起了,就算自己无数次警告自己,都会自然而然的激发出来,越来越浓郁。
压都压不下去的那种……
所以,指望所有人都一心一意的忠于主上,那是处于真善美的世界之中才可以发生的事情。
于是乎,就算是刘家自己人,分封到了天下各个地方之后,远离朝堂,远离天子脚下,那么,很多事情,就难以管束得那么严格了。
更何况,刚开始的这个时间段,大汉的分封制度还没有那么的完善,更多的措施,还在各种摸索当中,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全靠实践。
途中发现什么问题,只能尽力去补救……
毕竟,以往分封制度,在周朝实施了八百多年。
刘公或许是想着,周朝都能存在那么多年,就算分封制度有着各种弊端,但是,由此可见,它也有着天然的优势。
否则,周朝又何以能那么的长寿呢……
可见,分封制度,还是有着它极其先进的一面的。
或许,刘公在秦国的遭遇当中,也想到了许多。
说不定,高祖皇帝认为,秦国以前奋六世之余烈,还能那么勇勐的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结果,竟然短短十五年之后,就直接王朝寿命告终了。
以前那么威勐的强大之师,竟然过不了十五年,就失败至此。
恐怕,高祖皇帝会觉得,秦国之所以那么快就失败,就是因为废除了分封制度,重点推广郡县制造成的。
只不过,郡县制是基础,不能废除。
于是乎,高祖皇帝这才决意重开分封制度,企图用以维稳整个国家。
也许,他就是在秦国当中,吸取了自己所认为的教育。
觉得,秦国的灭亡,或许也有着分封制度被舍弃的原因,方才为了国家的长远考虑,重新让分封制度再现人间。
但是,高祖皇帝万万没有想到,他以为,分封制度的不稳定因素,仅仅在于那些异姓王。
毕竟,他认为,异姓王,和自家不是一个家族,自然不会是一条心。
当初,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无非是各种利益的结合罢了。
如今,天下既定,这些本就关系不牢靠的异姓王,肯定觊觎起了自己的天下之主之位。
于是乎,高祖皇帝这才铲除了那些分封的异姓王。
本以为,自家人会是一条心。
但是,高祖皇帝万万不会想到,在他离世之后,就算是剩下自己刘家的诸侯王,也给整个国家和朝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差点儿酿成大祸,造成天下大乱,统治告危……
景帝耗费心思,总算是平定了藩王之乱。
但是,藩王权势之大,始终都是朝廷和统治者的一大心病。
毕竟,大汉时期的诸侯王,可是有着极大的权利的。
一定的兵权,那是掌握在手中的,况且,各个诸侯国之内,甚至还有着自己的律法,外加私制的钱币等等,俨然就是一个小国家了。
第一二代诸侯王还好,毕竟跟着先祖闯过险,立过功,深知荣华富贵,天下来之不易。
也因为高祖皇帝和各大功臣的影响力依旧强大,这些诸侯王不敢嚣张。
但是,到了后面的子弟,若是皇帝镇不住场子,后代的诸侯王又没有了当初吃苦打仗的经历,都是荣华富贵中娇生惯养长大的,自然目空一切。
远离京师之外,又没有朝廷的督促,外加诸侯国极大的自由,这些诸侯王,可不是没法管制了么……
所谓的一家人,一条心,那都是真善美才会发生的事情。
现实当中,肯定有刺头发生的,哪有那么多人始终都能忠心耿耿的呢!
更何况,手中还握着庞大的权利,想不动异心都难……
于是乎,高祖皇帝重新启用的分封制度,果然在大汉立国没多少年之后,就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险些颠覆了整个国家的统治,使得天下大乱,兵戎相接。
当然,在平定藩王之乱的时候,景帝时期,是动了刀戈的。
由此可见,所谓一家人可以十分稳定的想法,是错误的。
高祖皇帝,错算了,他的想法,太美好化了……
导致后面,武帝继位之后,为了解决这些诸侯王问题,方才推行了推恩令,将诸侯王的权利一点一点的削弱,一代一代的削减,直到他们自己没有造反的能力,只能乖乖听命于朝廷。
但是,这也得靠时间和朝廷的恩威并施,慢慢的解决,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
分封制度,导致成为了整个大汉朝前中期最大的问题,没有之一。
到了后面,推恩令颁布之后,情况才有了极大的好转。
于是乎,最大的敌人,便变成了频频侵犯内地的匈奴大军,讨伐匈奴的军事行动,方才变得极为活跃起来了……
由于大汉朝的这些动荡,还有后面的教训,让后世之人看到了,分封制度的不稳定和缺陷。
毕竟,远在京师之外,那些手握权势的藩王,太难掌控了。
天子也顾不了那么多藩王,他们在自己的分封地做了什么,如果消息不透露出去,天子也无法知晓。
若是真的造反了,天子岂不是成了全天下最大的傻瓜了?
于是乎,很多人就开始觉得,分封制度,完全是在给统治者挖坑。
很快就会出现藩王的各种问题,重则甚至能颠覆天子的统治……
随后,这个制度,就被后来的天下之主给舍弃了,完全不考虑在内。
毕竟,所有人都珍惜自己的统治,绝对不乐意让某些人造反,抢了自己的权利。
万人之上的感觉,人人都想要体会,但是,统治者,是绝对不会愿意让旁人尝试这种滋味儿的。
于是乎,这种最是容易滋生庞大势力造反的分封制度,肯定是被舍弃的第一线。
果不其然,后面的上千年,早已经没有了分封制度的踪影。
历朝历代的君主,都不约而同的略过了这个制度,启用其他的制度,来通知天下脚下之外的地区。
但是,到了大明朝,这个被舍弃了上千年的制度,重现人间。
不得不说,开倒车,属实是大明朝的经典手段了。
毕竟,人殉也是大明朝风行的一种万恶的制度……
连大明朝着名的,且争议极大的卫所军户制度,也是好几百年前,府兵制的延伸,和府兵制也差不了多少……
历史足可证明,被舍弃的制度,绝对是有着其极大的弊端,不适应社会的特性。
府兵制和卫所制度,历史告诉大家的教训,绝对不是偶然。
它们的落后,也是显而易见的……
只不过,大明朝太祖皇帝,也许想法也是真善美世界当中的一个成员。
居然处处开倒车,把这些先前那些朝代,都一一摒弃的制度,又一一挖掘了出来,重新启用。
什么人殉,什么分封制度,什么卫所军户制度等等,无一不是在开倒车。
果不其然,大明朝气数已定,其中最不稳定因素,就是这些落后的,早就被舍弃的制度造成的。
想当初,当年,大明朝那位藩王之所以能够造反成功,还不是因为藩王权势太大了,严重威胁到了天子的统治,天子这才下令削藩的。
只不过,明显削藩的手段并不高明,事实告诉大家,天下的统治果然被藩王给推翻了,让藩王给上位成功了……
然后,上位的藩王皇帝,又生怕别人按照自己的例子,也给造自己的反。
于是乎,就立马把各大藩王,弄成一个个只知道玩乐,不事生产的废物。
一辈子就只想着生儿育女,为皇室开枝散叶就行,其余的,不指望他们,更不敢指望。
生怕重蹈覆辙……
如果当初不重新启用分封制度,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藩王问题了……
也导致了,百万之众不事生产的藩王,吃掉了全天下庞大的税收,却没有半点儿贡献。
相反,占据良田,这倒是藩王的惯用手段。
大明朝,土地兼并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这些藩王了。
受宠的藩王,更是一人手握万顷良田。
如果分给平民百姓,不知道能够养活多少人……
这也是分封制度下,又是藩王造反,再度阉割之后的另一种“藩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