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开始改革,收获民心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在这段时间,刘北虽然没有对外用兵,但他也没有闲着。

他正在谋划着军政改革。

以前,地盘太小,事情也少,所以,也没有改革的必要。

但现在不一样。

掌控了三郡之地后,他管控的人口,便已经超过百万了。

而他的军队,也正式突破了十万大关。

按照原来的草台班子,肯定是管不过来了。

改革,势在必行。

……

刘北首先要改的是军队。

要知道,他发家的时间太短,这些军队,大部份都是招纳黄巾而来的。

良莠不齐。

而且,这些军队,都是几名将领在攻打黄巾时,谁招降的人,就归谁管……

在招降时,一次可能就是一股黄巾几百上千人一起投降。

所以,军队之中,也是各种小山头林立。

让这些人混到一起,只要有心人一煽动,恐怕就是一场大祸。

就比如历史上的张飞,鞭打了部下一顿,就被部下直接杀了……

恐怕就是这个原因。

这种军队,打打顺风仗还行,真要对上那些精锐,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于是,他最先对军队动刀。

而这一点,他手下几名将领,倒没太大的意见。

毕竟,大家也才刚带兵不久……

很快,在几人的商量下,一支全新的军队出现了。

刘北将军队,完全打散。

然后,对里边的人员进行甄别。

那些平时劣迹斑斑的,全部被剔了出去。

最后,十多万人,混编成了五个军团,共计十万人左右。

分别是青龙兵团两万人,由关羽统领。

黑龙兵团两万人,由张飞统领。

银龙兵团两万人,由赵云统领。

近卫军团一万人,由许褚统领。

这七万人,全是精兵。

而剩下三万余人,则是被挑剩下的,全部被他编入地方守卫部队,由臧霸等人统领。

至于剩下的几万人,基本上都是有各种前科的。

对这些人,刘北一个也信不过。

不过,这些人,都是当劫匪当习惯了的。

放他们离开,他们肯定也不会回去老老实实的种田。

最大的可能,要么就是再次落草为寇,要么就是投靠其他诸侯。

这种资敌的事儿,刘北肯定不会干。

看想了想,干脆把屯田的思路拿了出来,让这些人先试验一下……

……

对屯田,刘北其实只是了解它威力很大。

在三国前期,这些诸侯每次打仗,了不起也就动用几万军队。

而到后期,却是动撤调动数十万大军。

关键的原因就在屯田。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经历黄巾之乱,以及三国的诸侯混战后,整个天朝的人口,都只有不到千万人了。

虽然,这个数据肯定不靠谱。

毕竟,东汉时有五千万人口,而到了三家归晋后,官方记载的居然只剩下八百万了。

估计有很多人为了逃税,托身于世家,把户口隐瞒了下来。

但正因为如此,才更可怕。

世家可是不用缴税的。

也就是说,那个时侯,魏蜀吴三国,能征税的人口,就只有这八百万。

而这个时期三个国家的军队加起来有多少呢?

加起来不下百万。

按理说,这么点人口,是养不起这么多军队的。

然而这个时侯,大家都做到了。

关键就在于屯田。

军队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自给自足,极大的减轻了对民众的负担。

可想而知,屯田的威力有多大了。

虽然,他并不了解具体怎么操作。

不过,他也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方向就够了。

陈群不愧是当世最顶级的内政谋臣。

刘北只是提出了一个构思,他很快就拿出一个详细的方略。

当然,刘北也没有全盘照搬。

这种屯田制,必然会影响到军队的训练。

虽然能养活更多军队,但却会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于是,他干脆把这些有前科的黄巾,统统编入屯田营。

然后,再由地方守卫部队进行弹压。

而剩下的精兵,依然照常训练。

很快,这一制度就执行了下去。

这一点,在别的地方也许还很难施行,毕竟,屯田需要土地,而土地又都是有主的。

特别是那些大地主,一般都是地方的实力派,即是使地方诸侯,也不可能去革他们的命。

因为那些诸侯,搞不好自身就是最大的地主。

但在刘北这里,却没有这样的问题。

无论是东海,还是琅琊,或者泰山,都被黄巾祸害得够呛。

黄巾祸害人,当然是先去抢地主了。

那些平民都是苦哈哈,有什么好抢的?

这就造成,在他的治下,到处都是空地。

要多少有多少。

当他把屯田的军团安排下去后,发现还有很多土地无人耕种。

然后陈群建议,干脆发了一个招募流民的告示。

任何人,都可以来他们这里领一分土地。

只需要上交五成的收益,种几年之后,土地就归个人所有。

一开始,刘北还觉得,收五成太高了。

结果当告示一出,前来领地的流民,却是络绎不绝……

原来,这个时侯的农民,一般都是在给地主种地。

一年的收成,先就要给地主上交一半,然后,还有各种苛捐杂税。

以及各种徭役。

平民辛苦种地一年的收成,最终到自己手上的,可能连两成都不到。

而他们只收五成,而且种五年后,土地归个人所有。

可以想象,这对平民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当了解到这一点后,刘北不由感慨一句,这个汉朝不亡,简直都没天理了。

这个时侯粮食产量本来就低,即使是风调雨顺的丰年,两成收益,也肯定是不够吃钣的。

难怪老百姓都要造反。

而且那个徭役更坑。

老百姓每一年都要给国家义务劳动,也许是去修城墙,也许是去挖护城何,或者就是运送粮草啥的……

干这些朝庭不但不给钱,甚至连饭都不管,还得老百姓自带干粮。

而且,要是因此耽误了务农,朝庭也是不管的。

当知道这一点后,刘北大手一挥,直接免除了徭役的政策。

需要用到民夫的时侯,全部改成政府工程,按劳给酬……

果然,这一道政令一出,来他这里的人更多了。

不光是流民,许多州郡的平民,居然都直接往他这里跑了。

当他收到董卓死掉的消息时,他的这三郡之地的人口,居然增加了十多万。

只不过,就在他这里刚走上正轨的时侯,一件事情,打断了他的进程。

公孙瓒的来信了。

邀请他出兵讨伐袁绍!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魔剑之旅兵哥哥你别跑筑梦维艰位面典狱长九叔世界:开局一张卡牌德鲁伊的漫威游记凤霸天下之嚣张小邪妃凤祸帝业凤在帝心凤凰谋:伊人泪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