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瑁略显突兀的话一出口,第一排的李隆基脸上明显不高兴了。不过后面李林甫他们却是嘴角上扬,若不是在场中都是朝中老臣,几人估计就要大笑起来了。
吕岳没看众人的反应,而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了起来。寥寥几笔就能看出,这是洛阳城周边的态势图。
随着吕岳的绘画,洛阳城、军校、十里亭、老君庙等等全都在图上呈现出来。不仅如此,上面连距离都标注了。
李祎本来阴沉的脸,看到吕岳的图之后,脸上呃笑意越来越浓。不知什么时候,李祎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军校中的一份子。手下如此给自己长脸,李祎现在已经笑逐颜开,抚着胡须观察着台上两位威风凛凛的军官。想着自己若是再年轻几十岁该多好,后生可畏啊!
李隆基也笑了。
他今天很开心,之前不管谁给他说,他总是替军校挡着,其实他心里也在忐忑着,不过一切在见到军校的时候烟消云散。李隆基知道刚才李瑁问出来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想到的,结果李瑁这个二货问了出来。假如吕岳碰巧不会制图,无疑打的就是他这个皇帝的脸。但是吕岳没让他失望,很是给军校争了脸。
刘昊心中长长的出了口气,他觉得军校能有今天,与高适和吕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高适就不说了,身负振兴家族的使命,巨大的压力让他不敢有半点懈怠。但是以前喜欢寻花问柳的吕岳,那个一有空闲就在城外找相好的吕岳,如今已经快两个月没进过洛阳城了。那群相好更是一个没再见过。
虽然刘昊不推崇这种玩儿了命的拼劲儿,但是这也是军校众人责任的体现。当他们得知以后有可能是天子门生的时候,在心里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争口气,证明一下刘昊的决定是对的,证明陛下是有眼光的,同时也要证明,自己不是孬种,不是泥腿子。就是这种不服气的劲头,才使得整个军校的风气出奇的良好,全校学员也出奇的团结。
李隆基激动得站了起来:“吕卿,以前读过书么?”
吕岳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说道:“以前在庄上的时候,读过两年私塾。后来因为调皮捣蛋,先生不教了,也就没学过。”
教室中的众臣全都笑了起来,估计像吕岳这么诚实的人,怕是不多了。
李隆基也笑了:“那你现在写的字是在哪学的?”
吕岳拱手答道:“军校的课程有教人识字的。而且作为军官,一定要会读会写。将军曾经说过,不会读书写字的人,就算再会打仗也只是个莽夫。只有会读书写字,才是我大唐合格的一方镇将!军校自组建时候开始,就规定晚上必须要跟着读书写字,军中不少识字之人,但是学问尚浅。本想找几个读书人来,不想他们不屑一顾……”
李隆基听到这里一拍桌子怒喝一声:“将士们学文写字本就理当歌颂,这些自诩救国救民的文人,近几年是否过得太过安逸了?国子监和太学该管管了。张说,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无论如何,军校中一定要有品德高尚之人在此教他们读书写字。志才曾经给朕说过这个参谋科,这两日朕一直在考虑,若是军校众人连字都不会写,那还参谋个屁!”
吕岳半真半假的话,彻底激怒了李隆基。他对军校现在格外看重。这些兵一心向学,却没人教授,这事情传出去他的脸往哪搁?天子门生是个目不识丁的莽汉,这话说出去丢的是谁的脸?所以李隆基难得的爆了粗口,心中对文人那一套也越发的反感了。
李瑁本来想出言讥讽吕岳几句,但是一看到李隆基暴怒的样子,立马不敢言语了。天知道暴怒状态下的李隆基会做出什么决定,就算是在重臣面前找存在感也不是这么来的。
张说也是心里发苦。那些文人虽然为了名气啥都干的,但是李隆基这么一说,肯定会有有心人在私底下串联,抵制自己招人。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给自己使绊子也好,抵制军校崛起也好,最先倒霉的还是自己。
这时候第三排一个瘦瘦的重臣站起来对李隆基说道:“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先不说那些文人士子愿不愿意,就算有人来军校怎么安排?跟着训练他们肯定不行,但是身在军校,光一个教习的身份显然又压不住军校中的学员。所以臣劝陛下三思,此事可从长再议。”
刘昊扭脸看着这人,这是谁?居然这么大的胆子顶撞李隆基。不怕革职么?
李隆基看着这人冷冷说道:“张九龄,那你说朕该怎么办?”
张九龄?
刘昊有点懵了,他上下打量着张九龄,眼神中多了几分崇拜。
张九龄号称大唐最后一位贤相,敢于直言纳谏,与魏征是同一类人。认死理,不懂变通。就拿刚才来说,你等陛下气消了再说效果不是更好么?偏偏他赶在李隆基火气更大的时候说话。这不是打脸么?相对于张九龄,张说和萧嵩就聪明了许多,两人都是静静的坐着,根本不理其他人说话。
刘昊站起身来打圆场:“陛下,臣有个办法,能让军校迅速有一批读书人组成的军队。或者可以说是招一批参谋。但是这个办法,若是传出去,怕是很多人会对我军方进行攻伐,而且若是投军的文人过多,还会影响战斗力,所以这个方法一直没说。”
李隆基一听愣了,整个教室的朝臣全都抬起了头。刚才张九龄还说此事难办,张说虽然没说话,但是一脸的苦相也说明了此事不易。这转眼功夫,刘昊居然说怕投军的文人太多,这不是开玩笑么?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看着刘昊,等着他出丑。高适和吕岳也是一脸担心的看着他,生怕刘昊说什么大话。特别是高适,他也是混在文人圈子的,知道那些人的尿性。门口的李松已经站进了教室,他等着刘昊再次给自己个惊喜。
李隆基一脸不信的看着刘昊:“说吧,正好朝臣都在,行不行都能得到验证。”
刘昊拱了拱手:“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但是臣不会唱,我还是写出来吧。诸位都看看。”
说完刘昊上了讲台,开始擦黑板。
台下的李瑁已经开始笑了,他知道刘昊的歌词,全都是情啊爱啊之类的。假如靠一首歌吸引书生投军的话,也太看不起那些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了。其他了解刘昊的人也是一脸的失望。但是不一会儿,他们双眼都瞪大了。
刘昊拿起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起来。当年上学的时候学校推广过三笔字,刘昊的粉笔字完全拿得出手。只见他写的是: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战友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胡虏不顾身!
等刘昊写完,下面坐的人已经全都站了起来,每个人眼中都闪着泪花,显然被刘昊这首歌词给感染了。不管是看不起刘昊的李林甫还是李瑁,这一刻都双手紧握拳头,怒目圆睁,恨不得现在就奔赴战场,杀掉那些侵犯大唐边疆的异族!
李祎哭了,这首词完全将他当年的心境给写了出来。本是宗室子弟,他也曾向往过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也曾在花前月下吟诗作对。但是身为宗室子弟,他又不得不奔赴战场,为了大唐的安危,在军中操劳了一辈子。看到刘昊这首词,他突然有种和刘昊是知己的感觉。尽管老泪纵横,但是李祎心里却是在笑。大*事,后继有人了!同时李祎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刘昊不管做什么打算,只要他不造反,就一力支持他!
李隆基擦掉眼中的泪水,心里不由得想到,若是刘昊早来二十年,大唐怎会如现在这边,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步步危机。不过这首词也激发了李隆基心中的豪气,自己还不老,依然还能再为下一代拼二十年!
他看着讲台上的刘昊出声问道:“志才,这首词叫什么名字?”
刘昊没想到众人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当即沉声答道:“知识青年从军歌!”
“知识青年从军歌?好!好!这首词一旦推出,但凡有点儿血性的读书人都不会坐视。志才,你有心了!军校就交给你和朕的大兄来打理,不管做什么,朕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外族人一旦看到我大唐的铁骑,就伏在地上瑟瑟发抖!”李隆基一拍桌子,给军校重新下了定义,不过,这正是刘昊愿意看到的心目中的帝王!
在座的众人,出了李祎等几个老将,全都是文人出身。但是不管是谁,他们心中那些文人情怀和这首词想比,都逊色了太多。众人小声的读着这首词,仿佛看到了千万的书生奔赴边疆的场景。
连已过古稀之年的张说这时候也是长叹一声:“恨天夺我四十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