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受周公点化,感慨良久。孔子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孔子问,既然我们的学说都是来自周易,为什么又会出现分歧呢?
周公笑笑说,这很简单,有两点可以考虑。一是动机不同。你们儒家是要急于做事的,但你们的做事和别人的做事是不一样的。比如墨家做事是纯义务的,是分文不取的。道家也做事,但道家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而且和墨家一样不要报酬。墨家的不要报酬是原则性的,是断然不能接受的,没商量的余地,而道家的不要报酬是害怕“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而且也不想受其约束。自由随性是他的主张,宁肯象一头混身是泥巴的猪在泥里打滚也不愿意被打扮得光鲜耀眼,摆在供桌上让人看。这就是本质的区别。而你们儒家急着要去做事的目的,说白了,是急着要去入股,以便能分得一些红利。虽然你孔丘不是这个心思,是为了天下苍生少受罪,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你的后人却实实在在的是这么个德行。这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叫动机不纯。刚才你说小多多说你们儒家是偷儿,道家是骗子,是很形象的。
二是境界不同。首先周易里没有太极这个词,是你孔子第一次用在著作里,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按照你的理解:太极生两翼,两翼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世界无穷无尽,千变万化。而老聃却不这样说,他是这样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聃是知其生但不知其何以生。所以老聃只说对了一半,从这一点上来说你要高于老聘。
孔子听了,有点沾沾自喜的小情绪了,毕竟老祖宗是在表扬自己呀。周公接着说,但是如果再分析,你就不如老聃了。孔子闻听此言心里又是一沉。周公不管他,继续说道,老聃是知其生,更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妙处,所以人就更要顺其自然了。这才是老聃理论的出处。但是你孔丘却不这样,你孔丘自认为太极在我手中,我要如何如何,这很容易膨胀呀小丘,所以就象你自己前面说的,你是深陷于“有”中而不能自拔,但老聃却能以“无”为大,随遇而安,不偏执,不执狂,所以境界稍高你一点。
孔子听到这儿,才知道老祖宗是先扬后抑呀,不把我孔丘摔服贴了不算完。我们不管孔子的情绪怎样变,继续听周公批讲。
至于墨翟在这方面就没有可说的了,一句话:太耿直,不讲策略直通通,是个可爱的小朋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也是值得你儒家学习的,那就是没有私心杂念,他是以他的实际行动在践行他的兼爱主张。还有一个就是阴阳学家,也就是邹衍,虽然太极这个词最早是你孔丘写进书里的,但你也是知道的,有关“太极”、“阴阳”的概念早就口口相传了,不能说这是你的独创。但是你也功不可没。听说阴阳家最后也入了你儒家的范围,子孙们不察其道,只学其术,使封建迷信兴于一时,这不是邹衍的错误,更与你儒家无关。周公很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表扬是最好的引起注意的方法。
这样一说,你们这些所谓的家们的思想其实都是相通的,但又都各有所执,执则偏,偏则狂,简称偏狂,结果就是谁也不尿谁那一套,所以现在需要我给你们沟通一下、合一合了。阴阳学家其实就是阴阳对立统一和五行相生相克两种主要理论。五行的内容包含在八卦里,只不过没有明确相生相克这种内在联系,所以这一点应该说阴阳家做的是不错的。老聃的理论应该说也是挑不出毛病的,正是因为挑不出毛病才很少受人关注。儒家比起来可就太外露了,所以容易引起其他门派的反感。其实完全可以不必相互攻击,自立山头,各说各的,各干各的,多样统一才是最佳状态。阴阳相对,但阴灭不了阳,阳也灭不了阴,这你们是知道的,生出灭掉对方的思想是错误的根源,所以你们在抢山头、争地盘时就已经不知不觉陷入了泥淖,最终不能自拔还遗害无穷。就像子孙们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样。其实本不该分,分是因为偏执偏狂的结果,错误的结果才导出了错误的规律。法家是你们儒家的变种,墨家是个可爱的小朋友,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中华几千年在意识形态里分道扬镳这是很不妥当的。分开时间短的话不明显,所以秦以后还连续有汉唐盛世的出现,但时间长了就不行了。越走越偏,国力就很难强盛了。一千年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再长可就难说了。唐以后就再也没看到过强盛的时期,倒是藩夷小国如日中天,噌噌噌地往上窜。你弱它就强,这也符合阴长阳消的规律。所以请你大圣人孔老夫子来就为的是帮一帮子孙后代。周公不适时机幽了一默。
孔子赶紧摆手说,不敢当不敢当。老祖宗吩咐,随叫随到。为子孙后代着想,责无旁贷。
周公又接着说,这样一合,就回归太极本真了,再与时俱进,将周易适当发展,我中华复兴之梦就可得以实现了。
孔子听到这儿,感觉自己的创新精神确实不如周公,自己研究了一辈子,自认为很圆满了,但是唯独忘记了创新。只会附会,附会就未免牵强。就象传口信一样,一个人说一个样,等传递过几个人以后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哎,真是不应该呀。看看老祖宗周公,在奴隶社会的时代,勇敢地提出了人道的主张,相当于一下子把奴隶解放了出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呀。而且与之配套又设计了十分周到的礼乐文化,让国家一路走下去,洋洋洒洒,无限风光。我就是沉醉在这种礼乐文明里左冲右突,但最终如蚕束茧,难以破茧成蝶,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没有创新,只会在故纸堆里翻翻拣拣,摇头晃脑,还自鸣得意。服了,真服了。现在老祖宗来点化我,我岂能不快马加鞭赶上?
孔子想到此眼前一亮,他很为自己的抱残守旧感到惭愧。就不好意思地问,怎么发展呢?
周公说,都经济时代了怎么还天道呢?天道是什么?天道是过去对天不了解,高不可攀,神秘莫策,天又产生四季轮回、黑天白昼,且精确无误,所以才认为天是最公平的;地道是什么?地太广大,广大到看不到边,走不到头,同样也是神秘不可知,但却能滋生万物,化腐朽为神奇。这都是受时代的局限。所以最根本的还是人道。现在神十一都快上天了,天地之间也就是个空间概念,再拿天地说事就难以服众了,所以这思想得改改了。
周公看孔子若有所思,似有惭愧之意,就想宽宽他的心,所以就说,小丘,你也不必太过自责,毕竟你儒家也让中国走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不是?
周公想把气氛活跃一下,就开了个玩笑。又接着说,我前面不是说了吗,儒家迎合了历史,历史也选择了你儒家。世界文明古国都陨落了,唯独我中华古国一席尚存。再看看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不能说完全是你儒家的功劳,但谁也不能否认这功劳与你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科举制度,听说都传到东南亚了,所以还是有成绩的吗。周公想用功过理论宽慰孔子,毕竟儒家人是重功德的。
孔子一笑说,多谢老祖宗抬爱,其实功不功、劳不劳的都无所谓,更别再提科举制度了,那整个是被皇家利用的结果呀。我只是担心子孙后代的事儿,儒家虽做了些事儿,但其遗害也不小,我是在想啊。刚才你提到“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我突然想到,中华历史五千年,中间有几个特殊的现象,不知道老祖宗注意了没有?
周公道,不妨说说看。
孔子说,你看啊老祖宗,我们那时候礼坏乐崩,我是费尽心机想倡导回归你老那时的礼乐文明时代,但是我再怎么努力也回不去呀!后来战国时代又打的一塌糊涂,纷乱了许多年。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制定了许多新制度,但是因为过于苛刻,子孙们说他是暴政,所以到秦二世就完蛋了,总共才十五年的光景。大汉王朝却历经四百五十一年,这是多大的差别呀,尽管中间也是有些小灾小难,但都挺过去了。最值得一提的是出现过“文景之治”,为社会长治久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也是合合分分。值得一提的是再后来的隋朝统一天下之后,也是苛政暴敛,民不聊生,只延续了三十七年就一命呜呼了。后来的唐朝却走了二百八十九年之多,并且与“文景之治”相类似的是出现过“贞观之治”,国力十分强胜。所以子孙们都骄傲地称之为“汉唐盛世”,其意可明啊。因此也就有人总结出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现象。再往后看,经过宋、元、明、清以后,历史大变革,几千年的帝制没有了,这我是想都不敢想的啊,新思潮澎澎勃勃发展起来。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的耳朵开始发热了。再后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又是乱了些年,民国建立了,不可思议的是也是只维持了三十七年,就让新中国代替了。子孙们说那时是苛捐杂税太多,这不还是横征暴敛吗?所以我在想,新中国诞生后的路是什么样子的?毕竟还未发生,丘不改乱讲。
周公一听就笑了,问,你是不是想为其占上一卦,以观其前景?你看圣人多随和,说说正事,再聊点别的,生活多有情趣,是不是再泡壶茶也说不准。大概至圣先贤都这样吧。
孔子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丘怎敢在祖宗面前乱讲?虽说是“善易者不卜”,但经过刚才的分析,其实已经可以看出新中国起码也要二三百年的光景,或者更长。
周公笑笑说,不用瞒我了,我知道你心中已经有了,只是想卖个关子,不妨事的,你说就是了。
孔子也只好笑了,说,刚才丘也只简单用儿孙们的简易方法,起了一个数字卦,分别为159、614、876,得水山蹇卦,六爻动得风山渐卦。也正好应验了上面的推测,让老祖宗见笑了。所以老祖宗唤丘来,正当时也。
你说的对,虽说新中国风山渐,还要走数百年,但目前是水山蹇,正当危难之时,故你我要助其一臂之力方好。另外更重要的是,让百家合和,就是不让再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歪理出现。所以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不必局限于历史上的案例,唐朝可以做为一个参考,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找到长治久安的法宝。何止二三百年?上千年敢不敢想?刚才说过了,你们几家不能再分,要多样统一。这是第一。第二呢,就是《周易》发展的问题,干脆说《易经》吧,现在都不太分了。三千年了还是那一套,应该变一变了,变则通,通则久吗。我是这么想的。
然后周公就把首卦改讼卦那一套又说给了孔子。孔子闻听是大喜过望,真不愧是周公呀,有魄力,有创新,我自愧不如呀。然后两人又商量了许久。更详细的咱就不说了,说了咱也不懂,咱也不够格去听,所以此处省去一万字吧。
孔子得到周公的首肯,满脸的精气神,又听到这宏大的前景,便兴高采烈地说,老祖宗吩咐,丘定当不辞。你看看,这孔夫子的酸劲一得意就露馅,完全没有周公的随合和平易近人。这才有了:俩圣贤寻访名士架金桥,发展易经通古今。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