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照张须陀、秦琼和罗士信的无意,想要杀出一条血路,直接来到康采恩的面前,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最大的客观障碍也只不过是缺少一名向导而已。
但对面的那些瓦岗寨英雄当中,有许多都是他们之前见过的人物,虽然并不熟悉,但找到一名向导却并非难事,之所以仍然耽误了那么长的时间,完全是因为要给手下的将士们争取一些军功。
混迹底层武将多年的张须陀深知这一点,尤其他的手下还有秦琼罗士信这样的希望之星,想要让他们尽早的出人头地,为这个即将腐朽的帝国做出他们最后的贡献,那就得帮他们刷一刷功劳簿,让他们的名字能够尽早的出现在上层人物的案几上。
而野心勃勃的起义军首领们所拉起的这些流民队伍,则成为了他们军功的最好来源。
纵然恃强凌弱是每一个习武之人的禁忌,但追随在他们身后的那些士兵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曾经接受过正规的武术教育。
考虑到面前的起义军,在法理上仍然背着叛乱某女的死罪,所以他们良心中的那一根弦,未免就变得更加松弛了。
因而,在这漫长的一个晌午里,他们竟然做出了一件让康采恩错愕不已的事情。
他们竟然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杀戮,无论是还聚拢在一起的敌军,还是四散逃跑的刘明,亦或者那些已经倒毙在战场上,彻底失去战斗能力的人。都成为了他们收割首级的目标。
甚至就连一起行动的瓦岗寨兄弟们,也开始看不惯他们的这种行径了,显而易见的是,这是一种典型的贪功行为,倘若康采恩的部下们也用手机计算功劳的话,那么他们的功劳无疑是被贪墨了的。
而事实却是,即便康采恩对军工体系作了改良,但是按照首级记功依旧是他们的重要标准之一。
只不过康采恩有明文规定,在战斗结束之前,不许浪费任何时间收集首级。否则不但所有的首级,不准进入功劳簿,还会被直接算在战友们的账上。
当然,通常的这种战后统计法,也会造成许多统计不公平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总比吃败仗要好,至少从他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当然,这也是他没有完全取消按照首级数量计算功劳的原因之一,不过,在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倒是宁愿自己当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由于担心功劳被抢走,所以一些瓦岗寨的士兵们冲上前去和那些人理论。而隋朝的冠军们,虽然谈不上纪律散漫,但作风绝对不会好到康采恩的标准,因此他们立即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观点就是:“你们说这些人是你杀死的,那你怎么不砍掉他的首级呢?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些首级能够换来大量的奖赏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瓦岗寨的士兵们能回答什么呢?能回答他们一无所知吗?能回答他们,我们没有你们那么贪婪,在杀死对手之后就立刻砍掉对方的首级吗?能回答他们说,我们的债主有格外规定,不允许我们当即砍下敌人的脑袋吗?
别说还真有一两个心思比较单纯的人做出了第三种回答,不过他们立即就遭到了对方的嘲笑。
“你们的债主不会是个傻子吧,哈哈哈哈哈。”
这话一说出口,就显然没有几分友好的意思了,虽然康采恩加入山寨并没有多久时间,但他的威望在那里摆着,更何况,这话的实质内容哪里是在骂他们大当家的傻,分明就是在骂他们这群榆木脑袋跟错了人。
既然话已经脏到了这种份上,那还有什么理论的必要?讲理那是跟文明人讲的,动手才是跟他们野蛮人的交流的标准流程。
跟什么人说什么话,是华夏大地上的优良传统——这话是刚才曾经告诉过他们的。
于是,瓦岗寨的那些士兵们便立刻准备拔出刀剑,好好的进行一下康采恩所描述过的传统。
当然,双方的将领们不会容许这种剑拔弩张的态势持续下去,否则要真是出现个预想不到的局面,那在颜面上未免也就太难看了。
不过瓦岗寨这方面的关羽不在,鱼俱罗等人又看不惯隋朝军队的存在,至于王伯当和单雄信,则索性就是些侠义之辈,恨不能上去和自己的士兵们一起砍翻对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够镇住场面的也只有张须陀那方的人了。
好在这位老将在争执双方都有着不低的威望。他刚一出场,周围的人就变得鸦雀无声了,这倒是反而让他有些意外,没想到在瓦岗寨方面,他的这张脸也是如此的管用,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由于康采恩对他的赏识,瓦岗寨上下都认为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这个混乱的末世之中,有能力的人总是还能够收获几分尊重的,因此,她站出来之后,瓦岗寨的那些土匪们才会如此的给面子。
既然双方都这样给面子,那么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了,只听张须陀大声吼道:“各位兄弟们,大家都是为了朝廷效力,万万不可以在这里发生争执。尤其是瓦岗寨的兄弟们,是奉了当今陛下的特质来这里平定乱贼的,我们自然不好冲撞于他们,而且在这场战斗当中,也是瓦岗寨的兄弟们出力较多,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他们专心杀贼,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收集首级。所以才让有些首级落到了你们的手中,但我觉得咱们不能这么贪功,不但要把这些首级还给他们,还要在最后计算的时候等他们分润一些。为什么要分类呢?想必大家也已经看到了,如果不是他们动用了咱们见都没见过的武器,哪里能够如此之快的打算这群贼人如果他们拧成一股绳,那对于我们区区几千人的兵力来说,恐怕是难以克服的,因此,这笔功劳是应该分给他们的,如果谁有意见,可以到我张须陀这里来分说,但是不得私底下找瓦岗兄弟的麻烦,如果谁敢不听我的号令,那就别怪我动用朝廷赐予的权威了。”
这番话说出来,虽然谈不上大义凛然,但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其实张书桌早就已经摸透了这些士兵们的脾气,要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或许真的和自己一样是个热血好男儿。
但是等到他们慢慢成长之后,生活的艰辛就会迫使他们改变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尤其是关于金钱和权利的观念,会让他们慢慢的丧失底线和原则,他说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得到顺利的晋升,那么说不定还能够让他们少受这方面的限制和约束,但隋朝虽然已经开始了科举制度,却并不针对他们这些保家卫国的武夫,而只是针对那些之乎者也的文人,所以他们要想得以晋升,就必须搞好与上司之间的关系,否则就算能够勇武,换了一些功劳也很有可能会被人黑掉。
像对面的鱼俱罗那样,当年若不是得到几位高官的赏识,哪里能够晋升的如此之快,甚至官职都做到了朝廷中枢当中去,却依旧像是个土豹子一样,竟然带着一些土特产去京城官员的府上送礼。
可见想要坚持原有的法则,就必须在物质和权利上拥有一定保障。
而张希陀的这些手下们早就已经失去了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他们的心目当中,只有简简单单的功劳簿和上面发放下来的赏赐。
所以他们所关注的内容大多和这两样东西有关,如果不在这方面开辟议论的着重点,那么任何大道理都不可能得到他们的关注。
因此,张须陀才慢慢的向他的士兵们宣讲,如果没有瓦岗兄弟的帮忙,他们哪里会这么容易得到如此之多的功劳,哪怕是流民军队在好杀,也不可能一掌就得到这么多的赏赐。
士兵们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平时的时候就会经常参与到军功的争夺之中,哪怕是在内部,也不会避免这样的问题,因此他们都拥有一个还算统一的判别标准,否则的话,军队之中就毫无公平可言了。
所以张须陀在把这番话讲清楚之后,他们便慢慢的意识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也慢慢的同意了张须陀的提议,把其中的一部分功劳分给瓦岗军的将士们。
其实王伯当和单雄信等人压根儿就看不上这点微末功劳,只不过碍于康采恩对于张须陀的赏识不方便直接站出来反对而已,再加上他旁边的秦琼和罗士信,似乎也是主公极力拉拢的对象,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像鱼俱罗一样,一起在瓦岗寨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所以他们在这里也不方便与这两人闹出矛盾来,最终也只是悻悻然的离开争执的现场,把后续的问题交给了军师徐世绩处理。
徐世绩当然也不会再闹出什么妖蛾子来,所以他只是过去说了两句场面话,并顺道感谢了一下张西佗,维持站场秩序,然后就率领着自己的士兵们离开了。
待到此时,周围的叛军们仍然还有不少人在进行着最后的抵抗,不过战斗的时间毕竟已经进行很久了,所以他们的体力下降的也很厉害,再加上张飞坨这股生力军的加入,孟让基基残部的取胜希望已经变得更加渺茫了。
按照常理来讲,在这种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张须陀完全可以离开战场,去拜会康采恩,询问一下他所关心的那个问题,然而,刚刚他为了平息一场纷争,不得不取出了许多好处,因此要不是带领着手下们多赚取几分功劳的话,那么在非问出一批功劳之后,他们能够得到的军功便更少了,为了能够维持住官军的人心,张绪铎不得不带领着他的手下们再一次冲进了疲劳不堪的敌军阵中。
也幸亏昨天夜里瓦岗寨是直接把他们的大营给端了,以至于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不在今天的恶战当中浪费体力,因此,当张须陀和他的手下们冲过去的时候,这群人已经没有了多少抵抗能力。
于是在一场接一场惨烈的杀戮之后,隋朝的官兵们总算得到了更多的功劳,在军心终于得到平复之后,张须陀才决定缓缓的向康采恩所居住的庄园前进。
这个过程就进行得顺利多了,虽然庄园之中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尤其在一场还算激烈的战争过后,光是伤员,就已经足够让这里的所有人忙碌半天了,但程咬金还是努力的腾挪出了一些地方,供这些隋朝的官军们略作休整,而张须陀则早就已经丢下了他的这些部下们,带着秦琼和罗士信两位亲信,冲进了重病不起的康采恩的房间。
“贤弟,你怎么病成这个样子了?”
刚刚见面之后,张须陀就为康采恩带来了热忱的问候,但是康采恩的脸上却没有几分好看的表情,张须陀只认为他是因为并且太过严重的缘故,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康采恩在之前已经听闻手下的部将汇报说,张须陀在刚刚结束的战斗当中,因为要抢夺军功的缘故,而与自己的部下发生了争执,而且他们在战场上的杀戮极其惨烈,很有可能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主公招揽难民的计划。
当然影响到张兰明的计划,固然有些夸大其词的成分,毕竟,在这场大战当中逃出去的那些难民们,只会说这两股军队杀戮实在太过严重,所以康采恩的损失大致是在形象方面。
但是他们在之前的宣传工作当中,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不但特别强调了能够给难民们提供的各种农具和种子,还为他们带来了来自公元前五世纪的照片,这让他们对瓦岗寨十分心愿,因此这点形象上的损失他还不怎么在乎。
可是,张须陀万万不该放纵部下大肆杀戮,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意味着,他是一个会想不想妥协的将领。
而这种妥协的原因,基于他对隋朝官僚体系的认知。无论这种认知是否深刻,都意味着她已经找到了一条适用的生存之道,无论这种生存之道是否合乎道义,也就意味着想要把他这块零部件从隋朝的国家机器上卸下来,将会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