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八路军的敌后武工队的诞生,应该是在从1942年5月1日起,倭国侵略者把冀中抗日根据地看作心腹大患。在当时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的直接指挥下,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冀中平原上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所谓“十面出击”,“铁壁合围”式的“扫荡”,以图摧毁这里的抗日政权。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刻,敌后军民为扭转被“扫荡”的被动局面,争取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创造出了全能的敌后武工队。即当日、伪军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清剿”、“蚕食”时,根据地军民也以部分力量深入敌人的后方,广泛开展军事、政治攻势,锄掉死心塌地的汉奸,争取伪军、伪组织的成员反正,或引导他们在适当范围内为人民做些工作。这部分人民武装力量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深入敌人心脏地区活动的武装工作队。因此,武工队的诞生完全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十分被动地诞生的。
然而,由于熟知历史的未来人的介入,整个历史进程出现了严重的偏转,尽管由于不明因素的作用,历史进程总是试图自行修正回到原来的轨迹。冈村宁次提前上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原历史进程中的大扫荡提前发生,武工队也随之提前诞生。但是,所有一切发生的事件,无论从形式上,原由上,性质上,规模上,都有别于原来的历史轨迹中的相似的事件。武工队也被来自未来的战士们,通过用现代装备放大了其功能,被主动地用来破坏日军的大扫荡准备。而不是在吃了大亏后,才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战略战术。
早在1940年10月日至11月0日间,日寇在扫荡太行、太岳根据地时,曾下达过这样的命令:"这次作战的目的,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凡是敌人地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而从1942年5月1日起,原历史进程中的五一大扫荡是相当残酷的,冈村宁次这个魔头使用声东击西之计,对周边地区发动“佯攻”扫荡后,亲自指挥华北方面军四个师团又两个独立旅团,突然包围冀中抗日根据地。我八路军冀中军区(吕正*)部队、机关全部陷入了敌军“铁壁合围”,突围战斗空前惨烈。我军区部队、机关虽然突出重围,但伤亡过半。地方武装(县大队,区中队)全部瓦解,政权全遭破坏。由于日寇实行“三光政策”,百姓死伤达五万余,大扫荡过后的情景是,“无村不带孝,处处是狼烟”。传统抗日小说《烈火金刚》,就是描述了五一大扫荡过后,我八路军的伤员和失散人员,同地方的党组织协作,继续坚持平原抗日斗争的故事。
有人这样描绘了当时敌我双方斗争的态势:在这块平得像地毯似的大约六万平方公里的平原上,四边围着平汉、津浦、石德、京山四条铁路构成的封锁圈。圈里分布着八千多座村庄。敌军在主要村镇上建立了军事据点一千七百五十三个,路沟总长二万五千余里,冀中抗日根据地由之被分割成二千六百七十多小块。就在这棋盘似的战场上,日军集中了十万人(此数包括伪军等在内,敌主力实为五万余人),来与吕正超、程子华将军领导的冀中部队两万余人决战。战争从5月1日开始,直打到6月底。两月中,大战二百七十二次,小仗则日达数十次。
这些历史除了来自未来的我军干部熟知外,这个时空中还有两个人知道,那就是MZD和ZNL。我军每采取一项新战术,新政策,新理论,李爱国政委和刘剑锋司令员,都要详细地向MZD和ZNL介绍原历史背景,特别是目前还在政治局酝酿中的调整对苏的策略,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尽管李爱国政委和刘剑锋司令员来自未来,熟知历史,但是如何让这个时空中的人们认可,可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某些穿越者的叙述,以为你熟知了未来,掌握了真理,成了一位先知,整个世界的人们都会拜倒在你的周围,承认你的领袖地位。
今天在这里正式而严肃地告诉你,千万别听某些穿越者的胡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太轻视本时空传统的力量了,太小看当代人的智慧了。不把你当成精神病就不错了,你还敢给人们当领袖,还要一挥手就指挥千军万马?吹吧!虽然你办不到,但是这个时空的伟人们却能办到,这就是伟人大佬同普通人的区别。无论是处于哪一个时代,哪一个时空,都是如此。
华北集团军派到敌后的武工队,按照001-500的顺序都编了号。由于远离根据地和主力部队独立作战,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具备较高的军政素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着重强调要做孤胆英雄。人员素质恐怕仅次于野狼团的士兵,几乎都参加过较大规模的实战,战斗经验丰富,军事技术过硬,政治立场坚定,既能做群众工作,又能拿枪打仗。
攻克石家庄后,华北集团军又经历了一次大扩军。为了保证我军的质量,集团军党委作出硬性规定:文盲不得担任排以上指挥员;连排指挥员必须是高小或相当于高小文化程度,由师政治部文化科考核验收;营以上指挥员必须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总之,没有文化绝没有机会在部队发展,这样做也许会埋没一些没有文化的特殊人才,但是为了更长远利益的需要,这点代价还是值得的。
整个华北集团军掀起了学文化的热潮,崔跃进政委在全军文化工作会议上的,《做一名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式军人》的报告中,引用了MZD的一段话: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全军上下都把MZD这段话作为座右铭,每一个士兵都在激励自己,为了战胜倭国帝国主义,一定要学好文化。
在靠近根据地的地方,武工队都是步行潜入的,较远处的敌占区,则使用米-8直升机投送。虽然是在敌占区,但是,日伪军只是占领了较大村镇的据点,广大农村除了扫荡或征粮光顾一下外,供八路军活动的空间还是不小的。利用夜晚,直升机可以很轻松地,将武工队员送到指定地点。
武工队基本上是一个排的编制,设队长(排长)1人,班长、副班长各人,队员0-0余人不等。除了排长是二十响快慢机外,武器是每人一长一短,抗日-1型半自动步枪和驳壳枪,匕首1把,8枚手榴弹,一颗光荣弹。还有支带有望远瞄准装置的狙击步枪,4挺抗日-1型轻机枪,4具掷弹筒,1具火箭筒外带6枚火箭弹。步话机4部,夜视装备10套,如果能够开辟一小块根据地,弹药和给养可以通过直升机运送解决。
每人带了十五天的压缩饼干、方便面、火腿肠之类的食品,谁也说不好究竟有多长时间不能生火,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这些食品为生。有人要问,为什么不用现代化的先进武器,诸如微冲、56式冲锋枪、54式手枪什么的?诸位有所不知,且听下官慢慢道来。这武工队深入敌后独立作战,失去后方的支援,弹药和给养的补充都要来自敌人,所以尽量用同日军弹药兼容的武器。不仅如此,由于周围的环境和敌情复杂,难免要同日伪军近距离的接触,抗日-1型半自动步枪的刺刀,由四棱形改回同日军一样的刺刀,从外形上更接近三八大盖。
清晨,华北大地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清雪,凛冽的小北风不紧不慢地刮着,阴霾的空中不时地飞过几只乌鸦,留下阵阵凄凉的叫声。
在一片被杂草灌木覆盖的坟地里,武装工作队第84分队隐蔽在这里,都身着土褐色的迷彩服,如果是稍远一点距离,很难发现这里还有几十个人。他们是夜里乘直升机来的,队长也是排长姜晓峰,曾经是北平育英中学的学生。七七事变后,不甘心在北平做亡国奴,同几十名同学一起南下,找中国抗日的军队,走到华北并加入华北集团军。
年仅19岁的姜队长,已经参加过攻克石家庄的战斗,战斗中表现十分出色,后被送到师教导大队集训,经过强化的军政训练,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指挥员。前不久,被正式任命为少尉排长,并被党组织接收为ZG候补党员。按照计划,他将率领84分队在河北枣强县附近的农村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同当地的ZG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站稳脚跟后,袭击小股的日伪军,捣毁各级伪维持会,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如果条件允许,则开辟敌后根据地,扩大武装力量,伺机袭击津浦铁路附近的日军,破坏一切交通和通讯设施。此刻,全体队员都隐蔽在避风处吃早饭,侦察员已经派出,姜晓峰正在盯着地图出神。
李铁锤班长吃完几块压缩饼干,捧起水壶灌了一阵凉水,抹了抹嘴掏出一个小本子,靠在一块墓碑上聚精会神地看起来,一边看一边还念念有词。
战士李存焉凑了过来,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递了过来,看到李铁锤原来在认字便笑道:“我说班长!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识字?来!先抽一支神仙神仙”
李铁锤接过来一看,是缴获的“七星”牌香烟,一扬手又给扔了回来:“什么滥烟也敢拿来唬弄本班长!”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一盒光复牌香烟来。
盘谷基地兴华卷烟厂,目前生产个牌子的香烟,最高档的是“光复牌”,中档的是“平原牌”,大众化的是“太行牌”,随便哪一个都比七星牌好抽,难怪李铁锤不抽。总是说七星烟有股子邪味儿,除非实在是断顿了,也许能拿七星牌救救急。
李铁锤拿着烟盒朝李存焉晃了晃说道:“这是老连长送给我的,说了,如果我能活着回来,他再送给我一条!”
李存焉接过一支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唔,是不错,我什么时候能当上旅长就好了!”
“你小子快,有文化,有知识,几下子就蹭蹭地上去了。不像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小子,别光顾自己,抽空也得帮帮我学文化!”李铁锤一边点烟一边说。
李铁锤在“狼吞”行动胜利后加入我军,比排长姜晓峰入伍还早,参加过收复山西的战斗。在攻克石家庄的战斗中,参加了尖刀连并第一个将红旗插上城头,立了次三等功。由于他身强力壮,军事技术过硬,一直是战斗骨干。就是因为文化水平太低,按照华北集团军的规定一直提不起来,至今还是上士班长。为了督促他学习文化,王志勇师长曾经踢了他屁股一脚,威胁他如果半年内认不得五百字,要么立即复员走人,要么降为普通战士,所以他才下了苦功学习文化。
李铁锤看看腕子上的手表,已经是早晨7点多了,对李存焉说:“告诉班里的同志们,抓紧时间检查一下武器和弹药,一会儿侦察员回来兴许有战斗任务”
李存焉羡慕地伸手抚摸着李铁锤的手表:“班长,全班就我和小王没有手表,你的能不能借我戴几天?”
李铁锤照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不行!有本事到鬼子的胳膊上掳去,一辈子掳不着,你一辈子别戴,借是没门!”。
侦察员回来了,向姜晓峰队长介绍了侦察的情况。向东据此约华里,有一座名叫李郎庄的村子,有百十来户人家,比较平静没有发现敌情。再往东约5华里是五行镇,那里是鬼子的据点,驻着一个中队鬼子和两个连的伪军。
姜晓峰队长决定以此作为落脚点,命令全队分为三组,分别住在村子的东、西、南的三个地点,通过步话机进行联络,注意封锁消息。然后,三人一组,交替掩护,从不同的方向进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