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皇家书院
休闲的日子对一般人来说或许有点困难,毕竟大多数普通人都需要追求生活。
但董明这样的纨绔子弟则是没有这种烦恼。
从七月初七成婚,到七月十一书院开张,董明每天的日子都很固定,基本上就是家里蹲。
不是他不想出门,而是最近的天气有点反常,让人完全不想动。
上午可能是晴空万里,一顿饭后就是倾盆大雨,等你换好衣衫准备出门,天很意外的放晴了,而且还是烈阳当空。
昨天传来消息,汝南州境内爆发蝗灾,刺史刘敬忠下令全力镇压蝗灾,打开粮仓短暂救济灾民,组织人手对抗蝗灾,同时向其他州郡求助。
赤金给了他三万石粮食,据说是边陲军队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哈努尔赤.心成亲后就待在齐家,仿佛销声匿迹一样。
只有哈努尔赤.铜不时活跃在洛都街头,要么实在画舫喝酒吃菜,要么就在一夜梦来听曲。
身边总是少不了一个跟着的贼眉鼠眼的谋士。
朝堂这几天意外的平和,没有什么争吵,大多是郑元帝随口问,三公在内的百官随口答。
今天虽然是书院开张的日子,不过朝堂这边完全没什么反应。
下了朝的官员各回各家,似乎都不知道今天书院开张。
本来郑晓婉想跟着董明去书院的。
但董明想到路途有点远,而且今天才开张事情比较多,也就没让她出门。
五个人挤在马车里前往书院,沿途不时可以看到背着行囊步行的士子。
无一例外的,他们手上都抱着一本几何第二卷。
这就是掌握教育权的重要性,可以强行改变天下所学。
当年莫有生的学问也是通过太学传播开来的,现在太学消失,书院新立,但凡是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该如何决策。
士子们一方面咒骂董明误国,致使万千士子十八年寒窗苦读成为泡影,另一方面又在积极学习几何二卷应对书院考核。
马车只能抵达山脚,要想去半山腰只能徒步上去。
实际上山上也修了大道,只是今天前来的士子实在是太多,路都有点窄了还怎么驾车?
思前想后,董明还是决定走路上去,也正好听听、看看这些士子学得怎么样。
董明戴了斗笠防晒,路上低着头,自然也就没有人认出他。
“不知道兄台的几何二卷看到哪里了?”
“惭愧惭愧,至今也才学到第二个证明题,按照书中所说勉强知晓为何。”
“仁兄当真是了不得,我昨日才拿到这几何二卷,一个晚上的苦读让我头昏脑胀,更别提什么论证了。”
……
走在山路上,随处可闻讨论的声音。
不时会有士子灵光一现停下脚步,放下行囊取出纸笔论证。
“娘,您累了、渴了就和我说。”
一个麻衣小厮背着瞎眼老妇人艰难行走。
小厮身上的麻衣洗得发白,看他裤脚满是土渍就知道走了很久。
“康儿,还有多久?你放娘下来歇歇吧。”
瞎眼老妇人拍了拍少年肩膀开口。
少年走到树下,小心放下老妇人,解下腰上挎着的葫芦递给她。
“娘,喝点水歇歇,再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康儿,好好整理一下衣衫,莫让学堂里的先生见了笑话。”
瞎眼老妇人喝了口水,从怀里拿出半个缺缺歪歪的大饼递给少年。
“娘老了,牙齿不好,你半个饼是给你留的。”
“娘,您吃吧,我不饿。”
少年拿出泛皱的几何二卷研读。
“你看到第三个命题了?”
董明走过来,手摇纸扇笑着问道。
“见过公子。”
少年抱拳躬身。
“公子说笑了,我们这等杂役哪里会有什么本事,我是陪我们家少爷过来的,只是母亲身体欠佳才落后了。”
不得不说这个少年郎很谨慎,言语间给人一种滴水不漏的感觉。
不过他还是忘了一点,那就是他下意识抓紧几何二卷的动作。
“小伙子我很看好你,不论你能不能考上书院,未来成就都不会太差。”
别人不愿意说,董明也不能强求,转身走出树林,沿着山路继续走。
“娘,我们继续走吧。”
“好。”
走山路,一开始还挺好的,但随着太阳逐渐东升,气温也在升高,拥挤的人潮更加闷热,董明恨不得把衣服**了走。
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书院门口都已经站满了人,完全挤不进去。
元不换带着黑铁骑蛮横开路,本就拥挤的人群被这么一挤,不少人都狼狈倒地。
“挤什么挤!没看见都人满为患了?”
“谁,谁踩我脚了,给我滚出来。”
“别挤了,你们这群登徒子!竟敢轻薄我!”
……
黑铁骑撕开布衣,黑甲一亮人群瞬间安静,只见嘴唇蠕动却听不见任何声音。
“时间差不多了,大家准备一下要开始考核了。”
董明挥手,黑铁骑推开沉重木门,门后风光逐渐展露。
“每次三百人入门,考核共一炷香时间,现在开始入门。”
元不换朗声开口,左右黑铁骑排开,露出一条仅供一人穿行的通道。
阶梯上士子们低声交谈,这模样比秋闱都要严苛。
“速速入场,不得有误!”
昨日抵达书院的老师着白衫出来,手握戒尺厉声呵斥,凶恶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学生领命。”
人群有人认出男子身份,原太学的“凶神”博士,出了名的严苛,一阵推攘排队穿过黑铁骑围拢通道。
偌大的广场上放了五百张崭新木桌和凳子,相互之间距离足有两米,加上太阳光线照射,还能作弊的绝对是神仙。
“五百人满,止步!”
孔博士戒尺一挥,稳稳停在士子鼻前,吓得后者身体踉跄差点倒下。
“开始!”
试卷被分发下去,笔墨纸砚他们自然有准备,若是没有也可申请。
董明和其余先生站在屋檐下观望,从这个角度能将广场所有收入眼中,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监察。
“副校长,荀老和龚老都已经到了,此刻在偏殿等待。”
刘姓先生抱拳开口。
“劳烦刘先生了,等到考试结束我会过去的,今日各位辛苦了,一会多吃点刨冰解暑。”
董明笑道。
副校长什么的自然是董明自己设定的,校长不用说都知道是郑元帝,否则也就不用叫皇家书院了。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