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徐氏是罪臣之女,无府可回,就破例让她先入门。她虽是侧妃,但因身世缘故,也未曾摆酒,二人仅仅是入宫拜过了皇帝与皇后便作罢。
事后,徐氏去了良妃宫里聊话,六皇子则被留了下来。
"跪下。"
皇帝冷着脸呵斥,六皇子也乖乖跪下。
"先前一事闹的这么大,你倒好,转头就将罪臣之女纳为侧妃。若说是个妾室,那也算了。"
"良妃也是糊涂。"
他自然知道先前一事说的就是三皇子谋逆之事,牵连党羽众多,朝中议论也不停。
六皇子见着眼前人的背影,眼底闪过不明情绪,"此事与母妃无关,是儿臣执意要纳她为侧妃。瑶儿是侯爵府出身,礼数规矩周全,自然担得起侧妃之位。"
"她的父亲已是往事,况且那事也与她无关,还望父皇成全。咳咳..."
他以帕掩唇不住地咳着,半晌才缓过气来。皇帝看他面色苍白,与生母如出一辙的容颜,顿时心软。
"起来吧,你身子不好,就不必动不动就跪。"
他摆手示意六皇子坐下,平息怒意,望向自己这个自幼便病弱少言的儿子。虽然自幼聪慧过人,但却被弱躯拖累。
而皇帝也因此疏忽于他,若不是他幼时遇到一游方道士,怕也捡不回这条命。
皇帝叹了一声,终究是同意了,"将她记在刑部尚书的名下,就说是流落在外多年的女儿,如今认祖归宗。"
"这般没名没分的,让她跟着正妃一同入府罢。往后她便唤宋瑶,而不再是徐瑶了。"
六皇子由侍从搀着一跪,长伏,"谢父皇成全。"
他从养心殿出来后,便前往良妃宫中。他大步入内,只见一人跪在地上以手掩面,泪珠滚落在地。
而良妃则是坐在主座一脸怒容,见着来人,这才稍稍掩饰,"峥儿这么快就来了,到底还是心疼你。罢了,起来吧。"
六皇子扶着人起,见她半边脸颊红肿,眸中闪过一丝不悦,随后敛去,"母妃这是为何而发这么大的火,如今陛下已给瑶儿正名,是刑部尚书流落在外的女儿宋瑶。"
"母妃安心便是。如今天色不早,儿臣先送瑶儿回去了。"
他不等上座人发话,就扶着宋瑶上马车,前往刑部尚书府。良妃见此,脸都黑了。但想起他刚才的一番话,有些狐疑,皇帝就这么同意了。
随后皇帝的两道旨意便印证了她的猜测,一道是某位大臣替刑部尚书寻回亲生女儿,一道是正侧妃三人赐婚的旨意。
马车上,六皇子从袖中掏出一盒宫里才有的膏药。不顾她的阻止,为她敷在面上。那本是他担忧她今日会跪的久,用来给她上药的。
如今竟是这般派上用场的。
随后他让属下寻了一面纱来为她戴上,她沉默半晌,这才开口,"母妃只是担忧我的家室会对你有所影响,这才一时动气..."
六皇子点头,望向她的目光多了些许柔和,随后马车便平稳的停在刑部尚书府前。
刑部尚书得了旨意,欣喜若狂。此次六皇子选妃他也是有意的,奈何府里头也没有一个适龄女儿。
如今皇帝这道旨意下来,便等同他们刑部尚书府不用送亲生的女儿,还与六皇子府扯上关系。
这侧妃之位可是会上皇家玉碟的。
刑部尚书府的几人正候着,见着一辆马车驶来,连忙上前迎人。他们见着六皇子先行下来,再伸手将里头的人牵出来,便知他对宋瑶的重视程度。
几人行过大礼后,刑部尚书的夫人做的是声泪俱下,连忙上前拉住宋瑶的手,"瑶儿啊,母亲可算是找到你了,这么多年来,你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啊。"
她边说还边拿帕子拭泪,直叫在场之人动容。宋瑶知这是演给外头人看的,也配合着,用手轻拍她的背。
"母亲..."
宋夫人将人拥入怀中,掩面痛哭。刑部尚书的面色僵了僵,上前劝慰道:"瑶儿回来了,理应高兴才是。天凉,还是先进来吧。"
随后他望向一旁沈腰潘鬓的男子,"六皇子,您请。"
几人入府,宋夫人这才敛去痛哭,将泪水擦拭干净,"六皇子,臣妇失态了。"
"你做的很好。瑶儿本皇子就交由你们了,若是她过的不好..."
六皇子话中暗含威胁的意味,叫在场之人听了个明白,刑部尚书连忙说道:"自然自然,臣一定待她如同待亲女一般好,不会有失偏颇,还望殿下放心。"
他得了承诺,这才点了点头,面对着宋瑶之时变得温柔许多,"我就先回去了,过些日子我就来接你。"
宋瑶点了点头,随后他将一些银子留下,给她添置衣物首饰,便前往京城最大的酒楼。
他往顶楼去,入雅间,只见荣卿已坐在里头。他也不拘谨,落座,"荣兄,我还以为你近日被迷了心智,来不了了。"
"怎么会。"
见人提及起那歌姬,荣卿脸色未曾有丝毫的变化,"一介罪臣之女,你怎执意求娶?你还将舅父说动,给她安了个名头,能耐不小。"
六皇子顿了顿,望向手中的酒盏多了几丝深沉,"我幼时在湖边,被宫人在后一推落水。那时正好她跟随着她的父亲入宫,见着这一幕,便叫她的侍从将我救起。"
"若是再久一些,以我的身子,怕是早就死在湖里了。"
此事查到贤妃身上之后便不了了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此事究竟是谁做的。他生母低微又不得宠,哪会为了他而怀疑深受宠爱且权势滔天的贤妃呢。
之后他养精蓄锐,好不容易有了些许势力,想找她之时,却听闻她的父亲受三皇子一事牵连被斩首,就连她也不失所踪。
如今她重新出现,他自然要好好把握住。
荣卿听他说完,眸中闪过一丝狐疑,却并未说出口。
二人在雅间内密谈片刻,六皇子便乘马车归府。他近日操劳之事众多,身子本就不好,如今更是虚弱。
他卧病在床,却不让人将消息传出,生怕婚期会因此有所推迟。时日渐进,多年来为他调理身子的太医给他下了重药,这才让他有了些许精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