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重礼看兄长,把酒言欢诉衷肠;
本意借钱把学上,碍于情面没商量。
经过一连几个晚上的深思熟虑,杨富贵也算是想明白了。他不但懂得圈子的意义,也晓得了如何扩大自己所处的圈子。杨富贵明白,无论用什么手段,无论找什么样的人,只要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好了,无论过程多复杂,无论付出多辛苦,只要最后结果好,一切都不是个事,一切都好说。
现在,杨富贵就要开始行动了,就要实施筹措孩子学费的伟大计划了。
虽然现在才刚刚行动,杨富贵心中的石头就已经落地了,内心也不再像揣个小兔子一样跳个不停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杨富贵觉得事情终于有了眉目,想着,想着,杨富贵就高兴起来了。
心动不如行动,只有行动才有可能成功。
于是,杨富贵拿上家里仅有的一百多元钱,骑上自己的自行车,然后到乡上最大的商店买了两瓶银河特曲,买了两斤茶叶,然后又到市场里面买了两条鱼,买了几斤猪肉,总共花了不到一百元钱,但是礼品看起来蛮丰富也很厚重的,既没花多少钱,也显得十分正式,既表示了杨富贵的礼貌和虔诚,又十分符合当地人走亲访友的习俗,总之杨富贵准备的礼物很用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
杨富贵骑着装满礼品的自行车,一路上憧憬着孩子上中专之后的种种情形,思量着孩子工作以后对家庭的巨大贡献,一想到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巨大改变,杨富贵脚下蹬自行车的劲儿就更大了,脸上也露出了欢欣鼓舞的笑容。
人一高兴,身上就有劲,人这一有劲,脚下蹬的自行车就快,这不三十多里的路不到一小时就到了。
等到了小河村,杨富贵就轻车熟路地进入了表哥张泰斗的家,正好张泰斗也在家,于是表兄弟两个人高高兴兴地握手,然后张泰斗帮助杨富贵把车子上的礼品卸下来。
张泰斗看着表弟把大包小包一一卸下来,心里倒也十分高兴,但是在心里细细品味一下,觉得表弟一家的经济状况也并不是很好,而且平时走亲戚也从没有拿过这么多的礼品,张泰斗心想自己的这个表弟有备而来,一定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来的,说不定是为借钱而来的,别管了,反正来者为客,无论是为什么事情而来,只管盛情款待就是了,作为亲戚,别管杨富贵提什么要求,直接接招就是了。
于是,张泰斗热情地把杨富贵请进屋子里,让座、泡茶,喝茶,然后开始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了家常,张泰斗向杨富贵打听一下这个人,又打听一下那个人,知道他们都混得不错,就情不自禁夸奖几句,每每听到哪个人的状况不好,或者病了甚至没了的,那就免不了叹息一声,表现出十分关切和同情,但又是爱莫能助的表情。
张泰斗和杨富贵表兄弟两个聊得也算火热,从家里到学校里,从小河村的人,到洼里村的邻居和好友,从庄稼地的收成到学校教育的形势,反正无所不谈,反正无所不包,谈得十分投机,当然也很火热。
这两个表兄弟正谈在兴头上的时候,张文学的妈妈在和杨富贵这个表弟打过招呼以后,就直接到厨房去准备午饭了。
接下来,在张文学家里的厨房里,张文学的妈妈又是炖肉,又是炸鱼的,在马不停蹄地准备中午款待表弟的饭菜。
在张文学家的客厅里,张泰斗继续和杨富贵边喝茶,边聊天。
在两个人聊天的过程中,张泰斗突然想起起杨富贵的大儿子上学的事情,于是,张泰斗问:
“表弟,你家大孩子是不是该上高中了?”
“可不是吗?这孩子刚上完八年级,已经参加了中考,可惜也没考好,他这个成绩也上不了重点高中,于是他就报了一个中专学校,令人可恨的是,他没有被公办学校录取,却被一个民办公助的学校录取了,搞得学费一下子多出来好多。”
张泰斗一听表弟这话,内心便明白了几分,原来表弟真是为孩子的学费来借钱来了,不过,张泰斗倒也十分从容,脸上没有一点不快的表情,这是因为杨富贵虽然过得不怎么样,但是这么多年来,人家杨富贵一直也没有开口借过钱,这也不是因为杨富贵有钱,而是因为杨富贵总是爱面子,不轻易求人,所以,张泰斗心想,如果杨富贵这个表弟提出借钱要求的话,张泰斗当然要和自己的儿子张文学商量一下,尽量满足自己这个表弟的要求。
所以,张泰斗接着杨富贵的话题,热情地问:
“表弟,你这次来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呀?有的话,也不要爱面子不说,你不说的话,我们想帮你也帮不上忙呀。”
杨富贵一听这话,觉得事情有眉目了,但是接着说:
“表哥,没事的,我现在工资也高一点了,能够对付过去的。”
杨富贵说了这话,接着就后悔得肠子都快悔青了,杨富贵真想抽自己一个嘴巴子,也想打一下自己的脑门子,光顾着自己的臭面子,到最后花钱了,下血本了,但也借不来钱,这回家又得挨妻子的臭骂,受父母的唠叨,这一些都好说的话,关键是孩子的学费还是没有着落呀,这可怎么办呀?
但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杨富贵想,自己好歹也是个七尺男儿,怎么说也是一个老师,怎么会出尔反尔呢?说话一句在地上砸个坑,现在这场面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呀,所以杨富贵决定既然坚强那就义无反顾地假装坚强下去。于是杨富贵继续说:
“没事的,我家里还有点钱,能够筹够孩子三千元的学费,等到以后我这个民办教师转正了,我家的日子就好起来了。”
杨富贵若有所思,接着说:
“表哥,文学哪里去了呀?我好长时间没见我这个表弟了,挺想他的,听说他工作干得可好了,非常受县里和市里领导的重视。”
张泰斗这才恍然大悟,说:
“是呀,都怪我这脑子,他到乡上去开会了,一天的会议,中午在乡政府的餐厅里就餐,要不是他去开会的话,我早就打电话让他回家来陪你吃饭了。”
“没事的,他当校长的反正是很忙的。忙了好,说明他有能耐,有本事,不忙的话,那就显得没有多大用处了。”
张泰斗又说:
“文学说这次开会是乡里的领导和张文学商量县人代会议桉的事情,还不是学校的事。”
杨富贵一听说张文学要带议桉出席先人代会,便表现出极大兴趣,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还研究什么呀?就直接向县领导提议把民办教师转正的事情吧,这个提桉肯定受欢迎的,说不定能够成为最好、最实用最新颖的一流提桉。”
张泰斗笑着说:
“行呀,你们见面的话聊聊吧,说不定真是一个好提桉,反正我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这个提桉,首先我表弟可以得到实惠呀。”
两个人说到这里,竟然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
接下来,张文学的妈妈把各种好吃的饭菜端上桌来,表兄弟两个喝酒聊家常,在饭桌上东扯扯,西拉拉,又是一次火热交流,又是一个吃喝闲聊的盛大局面。
直到下午五点以后,张文学还是没有回来,于是杨富贵在酒足饭饱以后就不得不骑着自行车返家了,张泰斗也直到杨富贵家的经济状况,好说歹说再加上半强硬的手段终于把酒和茶叶,以及肉放在了杨富贵的自行车上。
杨富贵一看这阵仗,不满意地说:
“表哥,你把这礼物原路返回,是不是嫌表弟拿的东西少了?”
“那哪能呢,表弟?你没看见我们吃了一条鱼,我又留了一条鱼吗?都‘连年有余’了,你还想什么呢?再说,你拿来的东西已经看我了,我再拿这点东西孝敬一下老人难道不可以吗?你就乖乖地把我的心意带给老人就行了。”
杨富贵听了张泰斗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不再争辩,说:
“好,你是哥,小弟都听你的。”
张泰斗这才笑了笑,回复着:
“这就对了,不过,不要把哥当外人,有事不要自己硬扛着,谁还没点事呀,过了这个阶段就好起来了,再说,现在你表侄文学也是大人了,他也能够给你帮忙的,他也很喜欢你的。”
这句话正好所在杨富贵的心坎上,于是杨富贵笑着说:
“那当然,我不也给我侄子准备了好提桉吗?我有事一定找他这个好校长帮忙的。”
杨富贵说完,就和张泰斗夫妇热情告别,然后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