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坚持住,外面的妖道战傀没剩多少了,我们有坚固的城墙,杀光他们就是胜利!
平南王已经离开,妖道李长青不会再往我们这里投放战傀,歼灭这一千多蒙古战傀,我们就能活下去!
杀战傀!活下去!!!”
李二狗安排的心腹将领们,在城墙上不断巡视喊话, 鼓励士气。
理所当然的,这些话都是李二狗和众多心腹将领商量出来的!
李二狗或者说大部分清军武官都很清楚,他们手底下的兵战斗力并不比妖道李长青召唤的战傀弱,之所以屡战屡败,是因为心气上被打垮了。
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妖道李长青会投放多少波战傀,在清军官兵眼里,有一个固有印象,妖道李长青一旦投放战傀,就会源源不断,数量无穷无尽。
自然而然的,清军官兵哪怕神威附体,也会被妖道李长青投放的战傀活生生耗死!
既然怎么打都打不过,清军上下自然在面对妖道李长青的战傀时,不敢去拼命。
拼命是必死无疑,不拼命跑路还有一线生机,怎么选还用思考么?
大清又不是清军官兵的信仰,他们自然不甘心牺牲自我成全他人。
于是, 就造成了清军官兵一遇到妖道战傀,立马土崩瓦解,人人自保不敢战的情况。
正因如此, 李二狗等清军武官知道, 想要让麾下士卒卖力打仗, 首先要打消他们必败无疑的信念。
打消这个信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麾下的官兵相信自己歼灭这一波妖道战傀后,不会再出现源源不断的其他妖道战傀。
所以,李二狗派人将平南王尚可喜已经跑路的消息拿出来,告知那些城墙上拼命的士卒,让他们放心杀敌,歼灭眼前的敌人大家就能取得最终胜利!
城外的蒙古骑兵也很配合,那个蒙古林登万歼灭杀光城外的清军后,看着一座装满活人的大城摆在面前,还缴获了不少清军遗留的攻城云梯,干脆让蒙古骑兵下马攻城。
这可真是够头铁的。
区区一千多蒙古骑兵,就敢攻打一座驻军上万的大城!
除了系统敌军林登万外,正常人能干出这种事?
不过这也算是林登万们的一大特色——无所畏惧。
这一特色既是清军恐惧来源之一,也使得清军在智商上蔑视妖道战傀。
如果不是妖道战傀的投放数量没有明确上限,清军根本不会把妖道战傀当成无敌一般的存在。
清军士卒听到这些喊话后,想一想觉得挺有道理,平南王尚可喜都跑路了, 那个妖道李长青应该不会继续‘盯着’这里吧。
也就是说, 大家把外面那些脑残到用一千多人攻打上万人城池的战傀消灭,就能活下去了!
活下去,已经成为此时清军官兵心中的执念。
原因无他,跟妖道战傀打仗太残酷了,没法投降不说,战傀还喜欢追杀!
士气恢复的清军跟无脑攻城的蒙古骑兵对抗,很快就占据了绝对上风,虽说不时有清军士卒被蒙古骑兵的箭矢射中,但大家都在咬牙坚持着,不放一名蒙古骑兵登城。
在绝对的火力优势和城墙遮护下,蒙古林登万手底下的系统敌军士兵损失殆尽,这个蒙古林登万看到麾下所有士卒都毙命后,仿佛完成了使命一般,呜哇乱叫着抽出自己的佩刀,发起了孤雄冲锋,然后被清军一轮排射打成了筛子……
至此,所有蒙古骑兵的尸首瞬间消失不见。
看到这一幕的清军官兵紧张的注视着城上城下,没人放下武器放松,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午饭时间才解除。
不过即便解除了全军戒备的状态,李二狗谨慎起见仍然采取轮换制度,一半人吃饭另一半人警戒,吃完以后再换班。
由此可见,妖道战傀在这些清军心理留下了多大的阴影面积。
不过李二狗还真赌对了,远在广州城的李长青,看到小地图上代表平南王尚可喜的大红点,再次分裂为两个小红点后,就没有再投放战傀。
上次投放的明军战傀连几万清军都没挡住,李长青可不敢对仅仅只是小红点的清军投放。
总不能每一次都指望会有‘幸运’的宗族武装,刚好伏击打劫系统敌军吧。
县主广志派人来广州城请罪的时候,自然也带来了他们歼灭系统敌军的详情。
李长青知道那是一场地形对宗族武装十分有利的伏击,并且宗族武装还装配了大量火铳和弓弩,拥有系统敌军三倍多的兵力优势!
伏击刚开始,就用远程投射武器歼灭了过半系统敌军!
即便如此,宗族武装仍然在后续的肉搏中,被系统敌军杀死了一百多人!
要知道,真正抵近肉搏的明军,总数还不足百人呢!
并且肉搏中,宗族武装一直都是以多打少。
由此可见,系统敌军相比于宗族武装的战斗力高出多少。
如果不是当时系统敌军携带的战利品过于丰厚,见识到系统敌军战斗力的宗族武装,恐怕根本不会去拼命,早就撤退了。
系统敌军本身战斗力就堪比这个时代的精锐部队,又有悍不畏死的士气加成,再加上带有头脑的指挥官林登万,战斗力根本不是这个时代同等人数的清军能匹敌的,更别提连清军都不如的民间武装力量了。
按照李长青的估测,他如果此时在没有红点的位置投放系统敌军,对方绝对可以轻松杀到广州城下,无论多少支宗族武装都不可能拦得住。
蒙古骑兵被歼灭后,李长青抽中的是蒙古弓箭手。
刚看到名字的时候,李长青惊喜万分,以为自己抽取到了骑兵兵种模版!
那岂不是说可以直接具现化千匹战马?
结果点进去一看,真就是蒙古弓箭手,无马的那种……
气的李长青直接把蒙古弓箭手的兵种模版换成了20点生命精华。
此时的正规军普遍都身穿铁甲,盾牌也属于常备武器,弓箭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弱了,任何一个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都能很好的防御箭雨。
这也是火器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单凭弓箭手训练成本的问题,根本不足以让排队枪毙时代完全淘汰掉弓箭这种射速足以碾压火铳的武器。
如果是强弓的话,抛射的有效距离是要高于鸟铳这种火铳的,甚至足以跟更先进的燧发枪匹敌。
命中率方面,双方都是半斤八两,箭雨抛射和燧发枪齐射依靠的都是面打击,甚至弓箭还能依靠射速碾压燧发枪。
然而,成本和破甲两大缺陷,却让弓箭变的越来越不尽人意。
弓箭射敌人,本来致死率就不高,破甲能力又被火器碾压,统治集团自然会大规模抛弃弓箭采用火器。
甚至连精锐的弓箭手编制都不再保留。
近代史中的不列颠就是典型例子,不列颠原本全民练习长弓,不列颠长弓手闻名全欧洲,最后却彻底取消了长弓手的建制,就是因为弓箭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原本弓箭手面对重装骑兵,还能依靠射马来攻击,后来连马都开始披甲了,箭矢变成了挠痒痒的装备。
面对步兵大阵时,箭雨更是变成了笑话,一群身披铁甲的甲士只需要举起手中的大盾,组成罗马时代就有的龟甲阵,箭雨就会失效!
弓箭手们耗费大量的臂力射出去的箭矢,全都做了无用功不说,还大大降低了他們近战肉搏的续航能力,傻子都知道火枪更好用。
身披重甲的步兵敢无所畏惧的朝弓箭手集群冲锋,但他们敢朝着火枪兵集群冲锋么?
火枪出现后,重步兵身上的甲胄无法提供足够的防护力,自然也就变成了累赘,这就是为何18世纪的欧洲常备陆军,全都穿着花里胡哨的呢绒大衣军装的缘故。
战争是最好的实践,那些鼓吹弓箭比火枪厉害的人,都是认为自己的智商可以碾压近代史所有欧洲大帝的人……
欧洲打了几百年战争摸索出来的排队枪毙战术,被贬得一文不值,殊不知东方文明就是从排队枪毙时代被西方列强全面赶超,乃至碾压的!
后来的鸦片战争,西方文明更是用看起来很傻缺的排队枪毙战术,把满清自以为天下无敌的骑射和步射战术打得他姥姥都不认识……
这就是李长青为何蔑视弓箭手的原因。
跟训练成本什么的没关系,他不用在意训练成本的问题,李长青在意的是实战效果。
如今在东方天下,遍地都是铁甲的前提下,弓箭真的不如火枪好用。
就算是清军中,弓箭手的比例都远远低于火铳,没有全面配备鸟铳,只是因为不想花那么多钱而已……
“现在广东省境内只剩下两个红点了,其中一个还在北逃,不知道是不是平南王尚可喜又丢掉了自己的部下逃跑。
不管怎么看,现在广东省境内都是我建立的大唐一家独大,没有了清军的阻拦,镇东镇西两支军队扫平广东省只剩下时间问题。
是时候扩大一下中央直辖的地盘了。”
李长青关上了小地图,让身边侍候的雪女去召集内阁大臣开会。
此时的大唐帝国中枢龟缩在广州城内,内阁大臣都居住在广州城中一个街区,开会十分便捷。
经历了这段时日的体制建立,李长青手中的草台班子已经完全搭建起来,被他任命为内阁大臣的心灵控制目标,也都熟悉了自己的工作。
他们或许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太出众的能力,但至少可以维持整个中枢朝廷的运转,这就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被心灵控制的内阁大臣,都心向李长青,不会为了中饱私囊侵吞国家财富,甚至对手底下胆敢挪用公款的官吏深恶痛绝,只要被发现了,不管是不是被自己培植起来的心腹,都会遭到内阁大臣的严厉惩罚。
如今的大唐帝国政体很简单,就是以内阁为主干分出一些细小的枝杈,管理中央那点地盘,外面的封建主们都是自成一体,和大唐中央的联系仅仅只是上缴税赋。
类似于藩臣朝贡的体制,只不过李长青从来不回礼罢了。
内阁大臣到齐后,李长青朗声开口道:
“今天叫大家来,是因为广东省境内的清军已经基本被肃清,可以执行下一步战略规划了。”
李长青来到手下人从清廷衙门那里缴获来的广东省大地图旁,对上面标注的大城和军事通道要点指道:
“我们现在虽然缺乏行政官员,但也不能只龟缩在广州城这点地方。
广东省境内的大城和交通要点,都必须纳入到中央朝廷的掌控中。
接下来大家草拟一份文书,我们大唐帝国要重开科举!”
扩张朝廷中央直辖的地盘,对李长青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点在于他手里没有多少骨干人才去建立地方行政部门。
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部门,怎么收税和治安组织生产?
如果把那些大城管的一团糟,收不上来几个税钱,还不如继续任由那些地方的宗族豪绅占据。
至于开科举自然是为了笼络读书人。
治理天下总不能靠着一群只会砍人却不识字的大老粗吧!
真要是让那些砍人不眨眼的人当了地方官,不知道要祸祸死多少平头老百姓。
治民是不能一味用暴力解决问题的。
李长青建立的帝国时间终归太短,还没有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考试机制,自然要利用这个时代读书人对科举制度的向往来挑选人才。
李长青也不要求过来应试的读书人是什么八股文高手,能把时政策略弄明白,不是一个糊涂官就足够了。
李长青虽然名义上举行的是大唐科举,实际上考试内容跟八股文完全没关系,考得全都是白话文,诗词歌赋的题都不打算出。
当然,更不可能有什么数理化……
当官的不需要明白数理化啊!
李长青下达的命令是,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都贴合现在的时局,多考策论和从战略角度来思考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