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礼说,所谓“禹步”,据传是源自夏禹所创。
正如《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中说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此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
传说,夏禹治水时,不能测量水位,就制造计程的矩。但是,碰到有些地方无法测量,便只能将海河山地诸神召来询问。
而夏禹曾在南海之滨见到,有朱鸟以咒语令巨石翻动,便模仿这巨鸟行走的步态,使之成为方术,用来召唤诸神。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禹步”。
另外又有传说,说那大禹所模仿的朱鸟步态,其实也并非是朱鸟平时行走的模样,而是它按照天上的星宿排列,将其踏成了步法,所以,这样一来,所谓的“禹步”,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称为“鸟步星纲”。
王承问冯天礼:“你既然说,‘步罡踏斗’是由‘禹步’变化而来,想必这‘禹步’的走法,应该不会太过复杂……”
冯天礼点头道:“不错,这‘禹步’的走法,已经固定下来,又常称为‘三步九迹’……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记载了‘禹步’的步法,即,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如此三步,当满二丈一,后有九迹。
“另外,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登涉》中,还记有另外一种‘禹步’的步法,即,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次复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复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
“这两种禹步,一种是先出左足,一种是先出右足,但所走步法,都是三步……因此,这两种‘禹步’之法,便是修炼之人常说的——‘三步九迹’之法。
“那《抱朴子内篇·登涉》中还说,‘凡作全国百术,咸宜知禹步’,可见‘禹步’之重要……”
“嗯……”王承听了连连点头,“听你这么一说,这个‘禹步’的走法,似乎也并非那么难学……”
冯天礼又继续说道:“但是那‘步罡踏斗’的方法,比起这‘禹步’来,可要难得多……因为,那各种‘罡法’和各种‘斗法’,都是在禹步‘三步九迹’步法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星宿布列之法,所以就要复杂得多……”
冯天礼停顿一下,又看了萧洪一眼,说道:“不过,今天这样的情况,倒是比较有趣儿……因为我听有人说起,今天在这法坛上,需要脚踏‘二十八宿罡’。所谓‘二十八宿罡’,那每一步的位置和名称,都与二十八星宿相对应……
“而你看看这法坛的周围,那些燃着的法灯,恰巧是按照二十八星宿布列……所以,想要知道这‘二十八宿罡’步法,那倒是非常简单,只要认真看看这些法灯的布列方法就好了……
“但是,要想依这‘二十八宿罡’施法,必须知道,与这则‘罡法’对应,还有一首‘罡诀’,在踏罡时,需要依照这首‘罡诀’,念动咒语,再配合脚下的步法,方能见到效果。
“这‘二十八宿罡’的罡诀为:‘二十八宿,随吾指陈。北斗七星,挟辅灵真。愿行万方,百福同臻。神威到处,永保长存。’……”
几个人这样议论了一会儿,又听那法坛下有人说道:“玉坛三级接长空,此是仙家第几重?……让我也来试上一试!”
接着又有一名道士登坛。
奇怪的是,与前两名道士空手登坛不同,这名道士登坛时胸前还沉甸甸地抱着一大堆东西。等他入了中坛的地户,弯腰将这些东西放在地上,萧洪几人这才看清,原来那些物件竟是一堆瓦片。就在这道士登坛的同时,坛下还有随他一同前来的道士,忙不迭地支起了两面大鼓。
这道士进了地户之后,也是一样施法,禁坛、结界、封鬼门,然后宿启、化坛……只是这名道士似乎也是运气不佳,在法坛上忙了一阵之后,也是无功而返。
冯天礼说:“此人踏罡时,用的是‘破地召雷罡’,不只可以用于法事之上,遇到危难时,也可以脚踏此罡,再配以法剑,即可破地召雷……”
“听起来倒挺厉害……”王承说,“可是他为什么也退下来了?”
冯天礼说:“破地召雷罡比较复杂,包括二斗三台,共计三十六步,想要真正掌握,并不容易……若再配合‘二十八宿罡’,则名为‘大破地召雷罡’,那就更难了……不过,一但真能将这‘大破地召雷罡’施展起来,威力也很惊人……”
冯天礼说,那施法之人在做法之时,假如步罡踏斗时,脚步不慎从罡单上横着划过,叫做“干罡”;假如脚步彻底踏错,则称为“犯纪”……无论“干罡”还是“犯纪”,一但出现,不只所施法术不再灵光,而且,还有可能对这行法者本人,也有所损害。
而方才这位施法者,显然是因为踏错了脚步,所以也就无法施展法力,白白丧失了机会。
接下来,先后又有几名道士登上法坛施法,也都是一样,无功而返。
这时,只见那坛场中的法灯,突然忽明忽暗地闪了几闪。
冯天礼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听见有人议论,恐怕今天这次法坛所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王承听了,便连连催促萧洪,让他赶紧登上法坛,也去试试运气。而冯天礼也说,此次法坛,确实机会难得,若是错过今日,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法坛显现出来。
萧洪被王承和冯天礼这样一劝,实在不好拒绝,只好硬着头皮,独自登上了法坛。
萧洪先由那离宫位置的都门,进了外坛,然后,又按照冯天礼所说的步法,试着走了走那“三步九迹”的“禹步”,也算走得有模有样……
于是,萧洪提了口气,努力静下心来,又从地户进了中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