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鲁老道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在这玉虚宫中,也有些黄铜铸成的建筑……?”
“嗯,”谢道士回答说,“准确地说,以黄铜铸就的,只是那建筑中的某些结构……有些时候,在我看来,这样做实在是毫无意义……而且,这些铜铸的结构,与那峰顶金殿的结构,来源其实是一样的……”
谢劲松的说法,引起了鲁道士与付道士的兴趣。于是三人约定,第二天一同前去查看,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线索。
于是众人各自回丹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谢道士一早就叫齐众人,带领大家去查看那些特殊的建筑。
这谢道士休整了一晚,精神好了很多;此时说到各种建筑,又数他最为熟悉,所以他讲解起来,更是分外仔细,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全部倒给众人。
几个人离开丹房,首先要经过父母殿。
他们先穿过一段两侧带护栏的走廊。这时谢劲松便告诉大家,这些护栏的作用,其实是用来代替半墙。
如果护栏安装在楼阁或是走廊等处,护栏应当装在两个柱子之间;
如果是建在高台边缘,或者建在祭坛四周,护栏就会建成矮墙式样,那又叫作壝墙,尤其是,如果祭坛的级别很高,修建壝墙时,还要用上专门的琉璃砖;
如果建在临水的建筑边,或者是建在楼梯、走廊的两侧,用作防护的,多半就是木栏杆。
所谓竖木为栏,横木为杆,其中又因栏杆高低不同,分为两大类,其中较高的是寻杖栏杆、靠背栏杆或者花式栏杆。
谢劲松说,众人此刻走过的这列长廊,两侧装着的,就是“寻杖栏杆”。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栏杆。
谢劲松说着,停下脚步,手扶着一段栏杆,专门向众人讲解寻杖栏杆的主要部件。
——这里是地袱,其实就是一块横木,贴伏在地面上,寻杖栏杆的其他部件,都安装在这地袱木上;
——这里是望柱,就是一根小方柱,垂直安装在地袱木上,其他的水平构件,就安装在两个望柱之间;
——再看这里,这是水平构件的最上一根,这个圆柱形横杆,它的名字就叫做寻杖扶手,它的两端,是用榫固定在望柱上的;
——这里是腰枋……这里是下枋……腰枋与下枋之间的这个部位,就是绦环板;
——看这里,腰枋上面,与寻杖扶手之间,这个部位,叫做荷叶净瓶;下枋下面装着的那个构件,叫走水牙子,是装饰用的……
谢劲松带着众人走完这段长廊,说到的话题,却仍然还是与栏杆有关。
他说,高栏杆中还有一种,叫做“靠背栏杆”,也叫“吴王靠”或者“美人靠”。这种栏杆的式样,如同带有靠背的椅子,可以坐人。
另外,还有一种能供人休息的栏杆,叫做“坐凳栏杆”。它属于矮栏杆,栏杆的顶部,架着半尺或一尺宽的平板,也可以坐人。
其实,“靠背栏杆”的式样,就像一条靠背椅,而“坐凳栏杆”,就像一条长凳……
谢老道就这样边说边走,很快就带着众人,来到了父母殿附近。
等到了这里,谢劲松的话题仍然没有离开栏杆。他又介绍道,像父母殿这样的建筑,在大殿的台基上,一般都会采用石栏杆。
石栏杆,经常也叫做“勾栏”。它的结构,与木栏杆很像,也可以分为地伏、栏板和望柱。
最下面的一块条石,叫“石地伏”,平铺在地面上,望柱、寻杖、净瓶、面枋这些结构,全都安装在地伏之上;
所谓“寻杖”,它的作用,就跟刚才说到的“寻杖扶手”一样,是安放在石栏杆的最上方,充当扶手。它的形状,不光有圆形,还有方形、束竹形或者八角形;
所谓“净瓶”,一般位于“寻杖”下方,同时也在面枋上方。在这块位置上,一般会安装有三个净瓶。中间的,是一个完整的净瓶,两端的那两个,则各是半个净瓶的形状;
寻杖、净瓶、面枋与地伏之间,又有榫卯相连,然后,当这些结构连成整体之后,又会与两侧的望柱相连。
这样,地伏、望柱、寻杖、净瓶、面枋连在一起,就组成了一组石栏。而很多组石栏,连在一起,再加上起头处的抱鼓石,以及收尾处的抱鼓石,那就是一排完整的石栏杆。
谢劲松说着,走近这石栏当中的一个望柱,伸出一只手,扶着望柱的顶端,说道:“你们看,这石望柱,与木栏杆的望柱,有明显不同。它可以分成柱头和柱身两部分。在这柱头上,往往刻有各种装饰纹样,而这雕刻当中的门道,那可就更多了……”
谢道士解释说,根据柱头石刻纹样的不同,这些石望柱的柱头,又可以分为许多各类,有云龙柱头,有凤柱头,有狮子柱头,还有莲花柱头、石榴柱头、二十四节气柱头……等等等等。
谢道士一边说着,众人也由南往北前行,正好行至玄帝殿殿前,站在殿前的长方形月台上。
谢劲松正好说到二十四节气柱头,于是,他伸手扶住一个石望柱的柱头,对着众人说道:“你们来看,像这样的柱头,就是二十四节气柱头……
“你们看,这柱头上刻出的纹样,可以分成两部分——
“上半部分,是个带尖的球形,球形外表刻着的这些曲线纹,总共是有二十四道……这二十四道曲线纹盘绕上升,最后相交于柱头的尖顶位置,也就代表着二十四节气;
“柱头纹样的下半部分,刻的是莲花荷叶座……这些莲花的莲瓣纹,都是图案化了的,叫做‘八道码’……莲花瓣的下面,又连着一圈联珠纹,作为收尾……到了柱头最下面的部位,就连着荷叶座……
“你们细看,这雕功,有多圆润……把这些汉白玉的望柱,雕得像凝脂浇成一样……”
就这样,谢道士如数家珍般地解说着,显得非常兴奋。
鲁道士和付道士听得很有兴趣,还时不时地插话,询问几句。而萧洪的态度却大不一样,他一言不发地跟在谢道士的身后,脸色越来越显阴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