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自己也没想到,其实她和司空宸开始启程往北疆之时,她已经怀了身孕。
来到北疆后,纵然天气恶劣,水土不服,但飞燕还是做好了自己作为镇北王妃的职责,让辽州城百姓初步都过上了温饱的日子。
也正是因为这半年的劳累,所以淳儿出生时候有一些波折。好在有惊无险,淳儿安全降生,自己身体也恢复得不错。等到第二个孩子来临时,辽州城已经是如今繁华的模样,他们一家人完全适应了辽州的日子。
飞燕觉得,镇北王府也可以称之为家了。关于京城的一切消息他们虽然了如指掌,但是却一点也不怀念,仿佛那里是另一个世界。如今世外桃源的日子,就很好。
飞燕刚换好了衣裳,司空宸带着淳儿就到了。淳儿一见到母妃,撒欢的小狗儿一般就要扑到飞燕的怀中。
“母妃……淳儿好想你呀……”
可是还没扑到跟前,就被身后的父王司空宸拎小鸡一般拎起了衣领。
“小心些,勿要冲撞了你母妃的肚子。”
淳儿也不生气,回头朝着父王做了个鬼脸。
“我可不是小孩子了,肯定不会伤到母妃肚子里的小妹妹!我会轻轻地抱母妃和妹妹,父王就是羡慕嫉妒我可以抱母妃,不羞不羞!”
司空宸:“……”
这熊孩子,方才在自己怀里央求自己带他来找母妃的时候,乖巧得不得了。现在见到母妃了,就完全不把父王放在眼中了。
真是岂有此理!
瞪了眼小调皮人儿,就伸手作势要在他屁股上打。淳儿忙大叫:
“母妃快救我,父王要打人了!打孩子是不对的,父王你不能打人!”
飞燕笑着从司空宸手中将淳儿接了过来,嗔了眼他。
“好啦好啦!就数你最调皮捣蛋,从小到大,你父王什么时候打过你?哼!就是看你父王疼你宠你,就无法无天了。”
淳儿躲在了母妃的怀中,对着父王嘿嘿直笑,一副小人精,什么都知道的模样。司空宸忍俊不禁,伸手将飞燕和淳儿都搂进了怀中。
“走吧,我们回家。”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真是羡煞了多少人。
辽州城的近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滞后传于京城。所以京城众人倒是知道,自从镇北王和镇北王妃到了辽州后,这三年有一些政绩,在百姓们之间的口碑不错。但却不知道,辽州城局势已经好转到如今的地步。
所以,在京城众人的眼中,辽州城也许会有一些改善,但仍旧是天寒地冻,山穷水恶的流放之地,还时常受到北地外族的抢掠侵扰,民不聊生。
有这样认知的,也包括朝中绝大部分的朝臣,例如最近上窜下跳,想让皇上尽快立二皇子司空朔为储君的大臣们。
所以他们商议过后,想出了一个搞乱北疆局势,让二皇子趁机在北疆立军功的“好主意”。
经过一番谋划之后,一封附有大夏北地边疆布防图的匿名密信,被送到了北地外族的手中。
辽州以北的北地外族众多,但其中以乌国、耒国、旸国势力最大,威胁也最大。
所以密信乃是一式三封,被送到了乌国、耒国、旸国国王的手中。密信中建议三国联合进犯辽州城,还说辽州城内部会有人接应,对他们还说是最好的时机。
乌国、耒国、旸国三国国王收到密信后,几乎都笑了。
送密信的人究竟是傻呢?还是傻呢?
如今辽州城由镇北王镇守,固若金汤暂且不提,就说如今乌国、耒国、旸国和辽州城的贸易往来如此频繁,收益太多,他们是傻了才会在此时去挑衅镇北王。
要知道,经过三年打交道,他们都太清楚了。若是镇北王有心,直接挥师北上统一了北地草原诸多外族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所以他们是脑子里进水了才会被这一封密信挑唆,就去和镇北王作对!
于是,乌国、耒国、旸国三国国王不约而同,派人将密信送到了辽州城镇北王的手中。
不用说密信肯定是大夏国送来的,是谁想要搅乱北地局势,就交给镇北王亲自来查好了。
司空宸收到这三封密信后,仿佛一点也不意外,淡淡回复三国国王。
“有人想让北地乱起来,不如你们就给皇上去一封战书好了,也算是遂了那些人处心积虑图谋一番的愿望。”
下战书?
他们怎么敢呢?
不过三人都是聪明人,知道镇北王此举定有深意,他们配合就是了,只要听镇北王的吩咐,总没有坏处。
于是三国一同下了战书给大夏国皇帝,虽然是战书,但战术中却将收到密信,密信中有边防图和劝说他们攻打大夏的信息都原原本本告诉了大夏国皇上。
这战书传递得相当快,而且隐秘,两三日就摆在了皇上的桌案之上,辅政大臣们压根不知道战书之事。
所以,当皇上收到这三封战书后,生气的程度可想而知,立刻召集群臣上朝。
“众位爱卿,可知道朕刚收到了北地乌国、耒国、旸国的联合战书,他们就要攻打我大夏边境了。你们,可有何看法吗?”
大臣们面面相觑。
什么时候北地外族这么有礼貌了?
要侵扰就侵扰呗,怎么还给皇上下战书,这大老远的,到底有何用意?
二皇子一派的大臣们却在暗自窃喜,不错不错,密信真的有效,北地外族蠢蠢欲动了。
于是就有人站了出来,慷慨激昂。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北地外族下战书此举,意在挑衅,不将我大夏国放在眼中。北疆辽州本就是镇北王镇守的,如今外族挑衅的战书都能直接送到京城,可见镇北王失职。还请皇上另派人出征北疆,保护辽州百姓!”
皇上神色意味不明。
“哦?那依你来说,朕该派谁去北疆平定外族呢?”
“回皇上,臣以为二皇子殿下文韬武略俱全,可当此重任。”
“臣也推举二皇子殿下。”
“臣附议……”
“臣附议……”
“……”
仿佛和商量好的一般,推举附议二皇子的声音此起彼伏,皇上听得面色铁青,直接掼起桌上砚台,一把仍在了地上。
“退朝!留二皇子到上书房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