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另杨麟“心碎”的这一天还是到来了,赵明诚跟李清照的婚礼如期举行,谁也阻止不了。
当李姐姐被扶进马车,由大队人马敲锣打鼓的送走时,杨麟只能默默的站在路边做无声的抗议。他觉得赵明诚根本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当初连自己这么个小孩子都包容不了,又怎么会在女人地位相对低下的大宋朝对媳妇儿好呢?
杨麟想走到马车边跟他的李姐姐最后道个别,毕竟这女人一嫁人,想要再自由的交往朋友,就没那么容易了。可是还没走出两步,就被骑在马上的赵明诚给瞪了回来。杨麟心里那叫一个不忿,这个小心眼的赵明诚,我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难道还能跟你抢媳妇儿么?看你那样儿,就跟小爷我要去抢亲似得,虽然我杨再兴是个偏偏美男子,你也不至于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吧。
“公子,是不是特失落。”
“嗯。”
“舍不得吧。”
“嗯。嗯?我说顺子,是不是这几天不挨揍,你又皮痒了?”话说现在的杨麟,已经有近七尺的身高,几乎跟杨义顺一样的个头,又常年练武,臂膀力气极大,杨义顺早就不是他对手了。
这还是得益于官宦子弟的家庭啊,食物营养从来不缺,还能时常受用些补品,要是寻常人家可负担不起。因此,一般平民家庭难出名将,即便是有几个,也是生来的天赋好,后期又有名师教导的原因。
“公子,你可别吓唬小的,前些日子被你踹了一脚,现在屁股还疼呢。”
“知道疼以后就别乱说话,我跟李姐姐的关系可是很纯洁的。”
“还纯洁,也不知道是谁一天到晚……”顺子自己嘟囔着。
“你说什么呢?我可没听清。”
“哦,小的是说,今儿中午公子打算吃点嘛?小人让沐春楼准备着。要是沐春楼吃腻了,咱叫上呼延家,高家,刘家几位公子去樊楼消遣?”顺子跟了杨麟这么些年,经常听他的后世口音,现在几乎全学会了,是张口就来啊。
“小爷今儿心情不好,哪儿都不去,还是回家找容儿解解闷儿得了。”
“李娘子今天大婚,公子爷真的不去观礼?。”
“谁爱去谁去,反正爷不去。”
杨麟回到家里,正跟容儿在那里摸小手呢,外面师师急冲冲的就跑了进来:“少爷,少爷,老爷回来了,夫人叫您赶紧去门口迎接。”
“啊?我爹回来啦,怎么就突然回来了。”杨麟急忙跳起来就往大门口跑。
刚到大门口,就看见杨邦乂一行十几个人打马都了门前。
“官人回来了。”赵月奴一脸平静,好像一点也不惊讶杨邦乂突然归来。
“恭迎老爷、爹爹回府。”杨麟跟姐姐、姨娘们还有管事家仆都上前行礼。
“都免礼吧。”杨邦乂也没多说什么,不过杨麟看得出来他那越发苍老的脸上有一丝淡淡的郁色。
“爹爹,牛皋跟大姐没一起回来吗?”杨家二娘子杨怡珺问道。
“为父走时,令牛皋跟王显和、高宠一起领军,这次就没回来。”杨邦乂弹了弹身上的尘土,随口说道。
“夫人,去打点热水,为夫沐浴以后,还要进宫面圣。”杨邦乂接着又说。
老爹这回这么着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原先每次回来都先关注我的学业,这次怎么都忘了问了。还有,高宠?是不是那个大宋第一猛将高宠?这可是个大大的人才。王显和?谁呀?没听说过啊。杨麟缩在人堆里,心里默默的嘀咕着。
杨邦乂洗漱过后,就进宫去了。过了大约两个时辰,杨邦乂一脸怒气的又回来了。
“官人,出了什么事情?官家怎么说?”赵月奴看杨邦义脸色不好看,有些紧张的问道。
“哎,为夫在宫外等了一个多时辰,杨戬才派人传话说,官家跟王黼,李邦彦这几位大臣去看戏去了,暂时没空见我,让为夫明日早朝再进宫。”杨邦乂心想,我从边关连夜回京,本想进宫述职,却连管家的面也见不到,还去看戏,哎,这官家的心还真是大啊。
“哼,官家就是被这帮奸佞给蒙蔽了……”
“给我闭嘴,黄口小儿,朝堂大事哪有你说话的份儿。”杨麟这话还没说完,杨邦乂就出言喝住了他。
“我。”杨麟还是第一次被杨邦乂用这么重的语气喝骂,面对杨老爹瞪红的双眼,他也只能把后面的话给吞下去。
“我什么我,回自己屋里去。”看来杨邦乂是真的生气了,狠狠的将杨麟赶了出去。
杨麟心里这个郁闷,难道我说的不是实话么?赵佶本来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北宋早晚毁在他们父子手里。可是转念一想,也就是我自己知道历史,别人又不知道,有什么好生气的。然后平复了心情,到后院找“美人”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邦乂就起身去了皇宫。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众位大臣给赵佶见完礼之后,杨戬母鸭子般的声音喊了这么一句,这大宋朝就要正式开始早朝了。
“陛下,臣李邦彦有本。”一位年约五十的文官走出了队列,上了第一本。
“李尚书有何事相奏?”只见朝堂上位,身穿紫底红面的长衫,上绣五爪金龙,外罩绛纱袍,腰系一条金腰带,头戴嵌宝通天冠,年约三十多岁,面目俊美的男子淡淡的说道。
“陛下,自大观二年年底始,朝廷任命杨邦乂为府州晋麟路都部署之职,敕令重建保**,领节度。随后朝廷又花费大笔粮草钱财,让保**有了不俗的战斗力,可是成军之后却寸功未建。数年来只守不攻,如今已到了政和元年,还被挡在宁武关下,不得寸进。后方不定,对夏战事也无法克敌制胜,取得全功,更不知何时可以收复云朔,重定幽燕。”李邦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行给了杨邦乂无功这么一焖锤。
“陛下,李大人所言非虚。臣弹劾杨邦乂将军,懈怠军心,不肯用命。手握重兵,却不出战,不知道是不是跟辽国有了瓜葛。”这个叫白时中的更狠,这通敌的罪名都搬出来了。
“陛下,臣也弹劾杨邦乂,在麟州目无法纪,鱼肉乡民,横行霸道,重伤朝臣。”说话这个算老相识了,原麟州知府唐恪。他还是麟州知府的时候,就因为杨邦乂不买他的帐耿耿于怀,这回也成了推墙人中的一份子。
“陛下。”就在一片倒的声音中,一位面目刚毅,声音豪爽的老臣走了出来。
“宗府尹又有何事?”赵佶问道。
“陛下,臣不得不为杨将军解释几句。臣以为,保**新建不久,八千新兵战力稍弱,其余兵丁皆为乡军,训练不足,不善攻坚。虽然杨将军先前有三千锐士,但也不足以瞬间提升全军水准。且宁武关、偏关被辽寇占据百年,修得极为坚固,又有忽突兀思、忽不思勒这样的悍将重兵把守,实在难以攻破,此事不能全怪杨将军。”
“陛下,宗大人所言不错。而且杨家自太祖以来,效命朝廷已过百年,历代将帅皆为忠臣,出兵作战从无二心,今日有人恶意毁谤,说杨家的人勾连辽人,实在是别有居心。”这时又走出一位四五十岁的正直臣工为老爹维护道。
“李燮,你是在说谁别有用心?小心老夫奏你个污蔑之罪。”白时中狠狠道。
“好了,朝堂议事,应当有礼有据,不得如此喧闹。”赵佶在上面不疼不痒的来了一句。
“启奏陛下,臣以为可以召杨邦乂将军上殿,让其自解。”站在左面排头一直没有说话的蔡京这时拱了拱手上的玉笏板说道。
“准。”
“陛下有旨,传杨邦乂进殿。”站在大殿门口的小太监对着玉阶下面的人高声呼喊。
杨邦乂低着头跨过大殿门口,走进殿内跪倒在地:“臣杨邦乂奉旨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