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贾母就把粥盛好端了进来。
那满满一碗的粥,是生生的看愣了李傲天。
他看看碗,又看看周围的几个人。
满脸写着“这真的是给我吃的吗?”
贾父看出了这个人的顾虑说道“平日还有些素炒的蔬菜,你贾婶子忙也没顾得上做,你们先凑合的吃一吃。”
说着也去伙房盛饭,心里还不知道要怎么去哄被自己惹得不高兴的妻子。
他一进伙房,打开锅上的木盖,发现锅里面已经一粒米也没有剩下。
然后出去站在院子门口看见自己的妻子,正提着一个木桶手里还拿着碗筷往王将那边走着。
贾母是很生气的,毕竟她原本是商户的女儿,虽然不是庶女,可是当时的她嫁给一个山上的农户,怎么看都是她下嫁的。
而让她下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贾父很爱自己,而且以贾家的条件也不会去搞三妻四妾。
所以贾母才会嫁给贾父。
而如今却为了一个甄布绰而对她大吼大叫。虽然她也知道是自己过于小心眼,但是一想到贾父那样对自己,她就很火大。
贾母就是故意不给贾父留吃的,就是要等那人先过来和自己道歉。
果不其然,贾父也是老远就开始腆着一张笑脸跑了过来。
贾母看到后,别过头去不搭理他。
“然儿,是我不对,我刚刚也是一时心急嘛!”
“哼!你急就能向我撒气是不是?”贾母一边说着,一边把碗狠狠的放在了王将手里。
王将嘴角抽搐了一下,有些吃痛的看着眼前的两人。刚准备说什么,就让贾母打断了。
“儿子那样,我也急,但是我冲你发火了吗?”贾母很生气。推开了准备凑向前的贾父。
贾父假装的往后踉跄了几步然后摸了摸胸口“哎呦,哎呦。”
贾母以为是贾父的腿上的伤口崩开了,直接放下还捧着碗等饭吃的王将不管,直接跑了过去。
贾父看着妻子过来了,一手抓着贾母的手说道“都是我的不对,你别生气了。”
贾母撅着嘴巴,然后用力的甩开贾父的手说着“放开!”
贾父一听这话一把抱住了贾母“哼!我这辈子都不会放开你的!”说完将怀里的贾母抱的更紧了些。
一旁的王将也是难得脸红了起来,他看着那二人完全无视自己,就准备去桶子里盛粥喝。
贾母一口就咬上了贾父的耳朵。
贾父疼的吱哇乱叫,贾母提起桶子,一把夺过了王将手里的木勺就走了。
贾父在后面死追着“然儿,我错了。我愿意做一切事来弥补啊!”
“然儿,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王将捧着碗,肚子也是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他打开木围墙门上的洞,看了看周围,确定安全以后,就拿着碗去找贾母。
只是一进伙房就看见贾父跪着求贾母原谅。
二人也是因为王将突然的出现,开始慌乱了起来。
贾母看王将的眼神也是多了几分凛冽。
王将自然看的也是有些害怕。然后还没准备开口,就被贾母的一声怒吼给吓到了门外。
“你滚!”贾母冲着贾父喊着。“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我下嫁到你家,当初我丢了多少脸吃了多少苦,你不珍惜我,你还不对我好,还对我凶!”
王将看大事不妙,忍着饥饿把门关上。
他守在屋子外面,等待着那两人出来。
只是没有一会。伙房的门嗙的一声被打开。
只见贾母提着装着粥的木桶就往屋子里走。
王将赶忙追了过去。
只见贾父在一旁卖着笑脸求着贾母的原谅。
贾母在一旁就跟看不见一样的给几个人的碗里添着粥。
他一看这是一个好机会啊,他就赶快把自己的碗也放了过去。一双大眼死死的盯着贾母的木勺。
“然儿,要不然你打我好嘛。你别不理我!”贾父说着,就拉过了贾母那只拿着木勺的手,然后往自己的脸上打。
贾母也是没有好气的一把把他推开。说道“别碍事!”
王将就这样看着到了碗边的粥又跑了。
他实在是饿得不行了,他刚准备站起来说点什么。
结果让贾老爷子以为他是要劝架,就拉住王将说“你别理他俩,一会就和好了。”
贾老爷子说完,端起碗就吸溜吸溜的喝了起来。
看着贾老爷子喝着粥,王将是更饿了,他咋把着嘴巴。
然后看着贾母将木勺放在了桶里。而那木桶就在桌子上,他赶快起身准备去盛。
结果让李傲天抢了先。好久没有吃过大米粥的李傲天,吃完了两碗以后还是想吃,就又盛了一碗。
等李傲天盛完以后,他拿过木勺看着空空如也的木桶。有些失望的坐了回去。
贾母看着木桶空了就提着桶子回了伙房。
王将是饿,也只能继续跟着他们。
想着吃不了米粥,搞个茄子烤着吃一吃也行。
只是再次进入伙房,看见的是贾父正和贾母亲密的搂着亲亲。
二人看着再次打扰两人的王将,都是满眼杀气。
王将也有些尴尬的走进伙房,拿了一根茄子说“我饿。”
贾父贾母的眼睛就和机关枪一样,一直扫射着王将。
王将也是脸皮厚,毕竟要是脸皮薄他今天就会饿死。他拿完茄子后,出门前还把伙房的门带上了。
然后就听见里面发出了一些这本书不能出现的声音。
他也明白那些事情,所以瞬间也是脸红了起来。
刚吃完饭的李家兄妹拿着碗准备过来谢谢贾母,也让王将挡在了门外。
“贾婶和贾叔有事情要做,你们晚点再来吧。”
李氏兄妹也是单纯,隐约的听见屋子里的响动也是一脸不明所以。
但是看着王将那一脸的严肃,和腰间的佩剑。二人也只好听话的先回到了屋子。
贾老爷子和轩儿拿着碗筷准备过来洗。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了伙房里的动静,也是赶快捂着轩儿的耳朵跑回了屋子。
就这样一院子人都坐在屋子里寒暄。
一直过了五六个时辰以后,贾父才一副精疲力尽的感觉走了回来。
而贾母却是一脸红光,脸上也是一直挂着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