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嘭的关上,响声很大,把屋里的媒婆等人吓了一跳。
被关在门外的更是不满。
才刚下聘礼,又不是已经成亲了,而且县令家的公子谁不知道啊,娶的小妾一堆,要是想娶何湘云,说不定还能争争宠,何湘雨那长得也就一般!
“县令公子那眼睛是瘸了吗,把何湘雨娶回家听她放屁不成?”
哈哈哈!
不知道谁的一句话,让他们又想起那天何湘雨一边跑,一边放无敌连环响屁的事。
可是这放屁也不能熏屋子啊,越熏越臭吗?
屋外的哈哈笑声过于明显,听的屋里的媒人直皱眉,心想何湘雨爱放屁?县令公子难不成真有这样的嗜好?
也太恶心人了!
忍不住宿用帕子捂了捂鼻子。
屋里好像是有股子臭味和霉味混杂的味道。
“郑媒人,喝茶喝茶!”何母端来三杯茶,小厮自然是没有的。
郑媒人往茶碗里一瞥,也不能叫茶碗,直接就是拿吃饭的碗端来的。
茶水上飘着油花,里头只有几根茶叶梗,茶水跟清水似的,她哪里喝得下去。
“何老爷何夫人大喜,听说令女秀外慧中,得县令公子垂青,特来下聘,如果二老觉得这婚事没问题,县令还拟定了几个日子,你们看什么时候成亲比较好?”
下聘当天就要商定成亲日子,其实单说有下聘,就已经算是给他们面子了。
要不然小妾嘛,直接傍晚时分一顶轿子抬进小门就是,连婚礼都没有。
何父何母被人称作老爷夫人有些飘飘然。
“当然没问题,哪几个日子啊?”
郑媒婆把三个日子一说,一个就是下个月十五,另外两个都在明年。
这其实就是过个场面,何湘雨早就跟县令公子说好了下个月就过门,这简陋的住处和粗鄙的饭食她一天都受不了了。
“那就下个月十五!”何父何母也知道,他们都巴不得二女儿赶紧嫁过去!
“就这么定了,”郑媒婆站起来,“下月十五,公子定来迎娶何姑娘,奴婢还得回去跟县令公子交差,就先走了。”
郑媒婆公事公办,多一分钟都不想带。
作势走了两步,心想何家若是机灵,家里再穷,怎么也得塞给她一小块碎银子!毕竟婚事还得她在中间张罗,就不怕成亲当天女儿出丑吗?
结果都走到大门口了,两个人还傻兮兮的笑,脑袋总是往后转,去看屋里的三抬箱子。
气的郑媒婆拔腿就走。
何家人都是一群棒槌!
何父何母丝毫没发现郑媒婆生气了,就算发现也不以为意。
他们是县令的亲家,她敢怎么办?要是搞砸了婚事,县令那边就惹不起!
见门口还有不少人围着,何母得意洋洋道,“下个月我家小雨就要嫁给县令公子了,那天大伙儿都来沾点喜气!”
至于喝喜酒,肯定是轮不着他们喝的,但何母不介意那天热闹热闹,反正又不用给钱。
以后啊,她就能当这上杨村的土霸王了!
“瞧她那个样!”有人气道。
人家县令公子那么多小妾呢,还真以为嫁过去就能成凤凰了?
何母关上门连忙往屋里跑,“你们干啥呢,这可是聘礼,别给翻坏了!”一巴掌拍掉何重乱翻的手。
“娘,这是我的聘礼,我看看又怎么了。”何湘雨不满道。
“让你看、让你看,这不是怕你弄乱了嘛!”
何母现在可不敢得罪她,以后何家还得靠着她发达呢,至于何湘云是靠不到了,有那么有本事的二女儿,他们也不稀罕一个酒楼老板。
“这箱子都是好木头做的呢!”打开第一个箱子,入目便是一片红彤彤。
左下角整齐叠着一套红色嫁衣,原本嫁衣应该女方准备的,但何湘雨刺绣一般,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成亲,就算买他们也没那么多钱买好的。
免得有损县令一家的脸面,所以干脆他们准备的。
而在嫁衣旁边,是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十个银元宝。
“那么多银子!发财了发财了!”果然当官的就是有钱。
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这得有一百两吧!
只这第一抬就有一百两,会不会剩下的两台都是银子?
虽然觉得不大可能,但何母还是想做做白日梦。
万一成真了呢?
何湘雨见多了他们贪婪的样子,赶紧张开双臂护住银子。
“娘,这些银子是我的聘礼,是县令公子给我的!”
何母不敢直接抢,“小雨啊,你也知道咱家有多穷。爹娘养了你那么多年,以后你就不是咱家的女儿了,不能留点银子给爹娘吗?
你看咱家的房子都破成什么样了,以后你回娘家都没面子!还有你弟弟过两年也得成亲了,哪儿哪儿都要银子啊!
你是凭着自己的能耐嫁去县令家,可县令公子还有一个正室、十二个小妾呢!要是受欺负了,你弟弟也好给你出气!
反正县令家那么有钱,你嫁过去肯定吃香喝辣、有的是好日子,还在乎这点银子吗?”
又是摆事实讲道理,又是动之以情,这番话何母都想好久了。
她给二女儿张罗亲事,不就是为了给儿子存点彩礼钱嘛。
何湘雨觉得反正要嫁走了,这么破的家以后再也不来了,打算撕破脸的。
可听了何母的话,再看看何父跟何重,好吧,似乎有点道理。
要是撕破脸,依照何父何母的脸皮,说不定跟闹何湘云似的也去闹她。
进了县令公子家的后院,若是争不到宠爱,他们又来添乱,肯定会让他在县令公子心里的形象大跌,以后只能跟正室一样当个摆设。
那么一盘算,还是继续哄着他们好。
何湘雨温柔笑道,“爹娘辛苦把我养那么大,我怎么可能不孝顺爹娘呢?
只是我嫁过去若是没有点体己银子傍身,就连下人肯定都要看不起我。
要不然这银子一分为二,我七家里三。咱家这老房子也是该修修,有这一锭银子,就能盖个砖瓦房子了!”
这大银元宝一锭足有十两,哪怕三七分,何父何母也能分到三锭。
他们家房地基就那么大,又不是盖几进的大宅院,一锭都绰绰有余,有五两差不多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