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望就任浙江都督后发表通电:
“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各都督、总司令、参谋长暨上海各报馆鉴:袁氏世凯背誓食言,殃民祸国,诸公仗义,简甲兴师,攘除奸凶,肃清群慝,义声所播,天日为昭。浙省虽僻在偏隅,誓同护国。独立既倡,万众一心。屈前都督危局支持,心力交瘁,元功弗宰,让德弗居,军民同声,攀援无术。乃责公望承兹钜艰,自愧菲材,艰胜重任。只以四方多垒,元悉未除,敢惜一身,以误大局。
“兹于五月六日正式就任。区区之志,誓在搜讨义旅,为国驰驱,期与诸公东西策应,虽历危险,在所弗辞。事属同仇,义无反顾。翻云覆雨,窃所痛心,停战迁延,尤非所望。诸公首义,必宏远谟,幸锡南针,共图北首。枕戈待命,临电神驰。浙江都督吕公望。鱼。印。”
屈映光连军政.府的都督的名头都不敢要,他领导的浙江独立应该也是假独立。只是被袁世凯这一掺和,浙江的假独立反倒成了真独立,实可谓是弄巧成拙。
岑春煊早在四月初旬就已由上海到了香.港,他和袁世凯是一对老冤家,我们知道,在“丁午政潮”的那次恶斗中,岑春煊是袁世凯的手下败将。他是反袁的,一直是反袁的,民国后他也还是反袁的,而且加入了国民党。
二次革命时,曾有传说,国民党要拥他为总统以对付袁,他是真动了心,也满怀期待。只可惜二次革命失败得太快,这一次他总算赶上了直接参加倒袁的活动。
两广和西南都是他最有人脉的地区,正可以有所作为,他于是四月十九日由香.港启程前往肇庆。
岑春煊抵达肇庆后,即由两广军方联名通电推戴他为护国军都司令。五月一日两广护国都司令部成立。岑春煊为都司令,梁启超为都参谋,李根源为副都参谋。
李根源(1879—1965),字雪生,又字养溪、印泉。
清光绪五年(1879年)六月六日,李根源生于云南腾越。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昆明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入日本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九月,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民国六年(1917年)二月,任陕西省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
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辞去其国会代表职,隐居吴中。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春,返回昆明就任云贵监察使职。一九六五年七月五日,李根源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六岁。
李根源是辛亥元老,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曾参与领导云南起义,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在修建英雄冢,倡导建设“腾冲国殇墓园”,在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军都督府建立等作出过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九五零年六月,李根源应中.央.人.民.政.府的邀请,列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全体会议。后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一九五九年,李根源将在抗战期间从苏州寓所疏散到小王山所收藏的全部古籍、书画、文物以及故意沉在小王山关庙前小池塘中的唐墓志九十三方,无保留地捐给苏州市文物管理会。
两广都司令部成立后,岑春煊、陆荣廷、梁启超等就打算把护国讨袁的重心由滇、黔移到两广,计划筹组一个中.央机构。
五月八日,梁启超一手筹划的护国军中.央机构军务.院宣告成立,以代行北.京.国.务.院的职权,军.务.院的组织规则如下:
第一条:军.务.院直隶大总统,统筹全国军机,施行战时及善后一切政务。
第二条:大总统不能亲临军.务院所在地时,一切军政、民政、对内、对外事宜,以军.务院名义行之。
第三条:军务院置抚军,无定员。以抚军议决或同意行其职权。抚军以各省都督或护理都督、全省以上联合军都司令、都参谋及各独立地方成军有二师以上之军总司令任之。凡新取得前项资格者,同时取得抚军资格。
第四条:军.务院由抚军互选抚军长、副长各一人。抚军长执行抚军议决及同意之事项。抚军得赞襄抚军长协理一切。抚军长有事故时,副长摄行职权。抚军长、副长俱有事故时,得公推抚军代摄行职权。
第五条:军务院置政务委员会,由抚军互选一人领委员长。设各种委员,无定员,分掌外交、财政、军政、法制各项政务。
第六条:军务院置各省代表会,由各省都督各派二员列席,以备咨询。
第七条:军务院置秘书,无定员,承抚军长、副长、政务委员之命,掌管机要事宜。
第八条:军务院遇有关于对内、对外特别重要事宜时,由抚军之合议或同意得特任专使处理之。
第九条:军务院所属各种委员会、各省代表会组织细则,以院代定之。
第十条:军务院自国.务.院依法成立时撤废之。
原来拟议中的抚军长是岑春煊,其后决定推唐继尧。因为云南唐继尧是护国首义之人,又是实力派,由唐继尧为抚军长更合适些。这样,岑春煊便出任副抚军长。
军务院设于肇庆,唐继尧远在昆明,便由岑春煊以副抚军长代理抚军长。并推刘显世、陆荣廷、龙济光、梁启超、蔡锷、李烈钧、陈炳焜为抚军。
抚军资格规定为独立各省都督及军长以上的实力派,梁启超则是特殊的例外,是实力派以外的人。因为是倒袁的首创者,又是护国精神领袖蔡锷的老师,所以他很自然地成为军务院中的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军务.院直隶大总统,这里所谓的大总统当然不是袁世凯。大总统不能施行职务时,由军务院代行,军务院置各省代表会,由各省都督派代表二人列席。以唐绍仪为外交代表,王宠惠和温宗尧为副代表。
唐继尧遥任抚军长后,通电中外,略谓:“迫于时艰,勉膺重任,谨掬血诚,誓以公心效忠国事,一俟大难削平,即当退避贤路。”
蔡锷是反对设立军务院的,当五月初旬两广筹组军.务院时征求滇、黔意见,蔡即复电认为目前只须迫袁退位,而由段祺瑞出面主持。“不宜组.织政.府,致招争权夺利之嫌,而启南北分裂之渐”。
蔡锷的想法和当年朱元璋“缓称王”的思想是相通的。是想明白的告诉世人,他们大家挺身而出反对袁氏称帝,是为了捍卫共和,为了护国,而不是为争权夺利。
军务.院成立后,发表第一号宣言:
“中华民国大总统领海陆军大元帅一职,依法应由副总统黎公继任,已由本军政.府宣言在案。但黎公今方陷贼围,未克躬亲职务。查《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第二项云:大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以副总统代理之。副总统同时缺位,由国,务.院摄行其职。今大总统身体蒙难,副总统职尚虚悬,国.务.院又非俟大总统任命,经国会同意后,不能组织。
“而军事正亟,既当求统一之方,至国运方新,尤宜作通筹之计。今由继尧等往复电商,特暂设一军.务院,直隶大总统,指挥全国军事,筹办善后。军务院置抚军若干人,用合议制裁决庶政。其对外交涉,对内命令,皆由本院名义行之。俟国.务.院成立时,本院即当裁撤。除将军务.院组织条例别行公布外,特此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军.务.院各首领就任宣言:
“北京黎大总统,云南、贵州、南宁、广州、杭州都督府,泸州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部、南宁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部及护国军各地前敌总司令,各省将军、巡按使、巡阅使、镇守使,各师旅长,各道尹县知事,暨两广各团体、各报馆公鉴:
“护国军军政.府宣言如下:本军政.府设置军务.院,权理军国重事,业经宣言,并将组织条例公布在案。今于五月八日组织军务.院成立,遵照条例,以继尧、显世、荣廷、济光、春煊、启超、锷、烈钧、炳焜等任军务院抚军,并往复通电,互选继尧为抚军长,春煊为抚军副长,启超领政务委员长,暂定广东为军务院所在地。
“继尧因云南地方职守未能远离,依条例第四条第二项由春煊摄行抚军长职权。继尧等菲德庸才,迫于时艰,勉肩生任,谨掬血诚,誓以公心效忠国事。一俟大难削平,即当退避贤路,皇天后土,实鉴斯言。为此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再,浙江都督吕公望,遵依条例应任抚军,因交通阻梗,电商未复,除专电敦请加入外,合并声明。云南都督唐继尧、贵州都督刘显世、广西都督陆荣廷、广东都督龙济光,两广护国军都司令岑春煊、两广护国军都参谋梁启超、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广西护国都督陈炳焜。青。印。”
护国军军务院的成立,表示护国倒袁有了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