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头戴斗笠的大汉夹着上官慧蓝、抱着西门艳梅跑到山顶,然后坐在那架早已准备好的大风车里,扭动机关,一下子就飞下了悬崖峭壁。
大风车载着大汉、上官慧蓝和西门艳梅,飘飘然安然降落在山谷上的一个平旦的草坪上,然后大汉象一个恋人一般爱怜地将昏迷了的上官慧蓝和西门艳梅轻轻的抱下大风车,再小心翼翼地将她们抱上一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里。
那个大汉一抖缰绳,轻轻将皮鞭抽打在马匹的屁股,大喝一声“驾、驾。”。
那匹枣红色的大马仿佛通饶人性一般,立马奋起前蹄,“得得”地跑了起来,很快就消失在晨雾之中。
个时辰多过去了,那个大汉驾着马车将上官慧蓝和西门艳梅带到广东清远的飞来峰的飞来寺里,然后象一个恋人一般爱怜地将她们轻轻地抱到一个厢房的床上。紧接着伸出大手为她们搭脉。
替她们搭完脉,大汉的眉头打起了结,“啊,疲惫加惊吓,大伤胎气,情况严峻啊,再不尽快搭救,小则胎儿不保,大则母子(女)不保啊。”说完,大汉象一个恋人一般爱怜地立马将上官慧蓝就扶起来,然后将双手的掌心对准她的背后心,运动武当真气,将其输入她的体内,首先保住她的元气。
紧接着,大汉将轻轻地上官慧蓝放下来,然后又象一个恋人一般爱怜地将西门艳梅扶起来,将双手的掌心对准她的背后心,运动武当真气,将其输入她的体内,保住她的元气。
“要彻底医治好她们,还要配合中草药啊。”大汉喃喃说道,然后他温柔地将上官慧蓝和西门艳梅放在床上,盖好被子,就到飞来寺后面的后山找中草药去了。
飞来寺背后的这座大名山,唤作飞来峰,现在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和道教第十九福地。古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说起这座飞来峰,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这里原来叫做丹霞岭,岭上有座双峰山,又名笔架峰。笔架峰周围,山川秀丽,古迹林立,一江两岸七十二峰,峰奇险峻,江水曲折回环,奔泻其间,构成一幅“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的“古”“广”“美”“奇”的大自然美景,素有“风光誉南国,古迹遍峡山”之美誉。
正因如此,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两位仙人曾居住在这里。
在双峰脚下,是一大片肥沃的良田和错落有致的村庄,人们在这里勤劳耕作,安居乐业。有一年,天下大旱,双峰周围的地方连续三年不下雨,一大片肥沃的良田干枯开裂,寸草不生,由于失收,村里的人们闹起了饥荒,许多小孩和老人饿得奄奄一息。居住在双峰山上的两位神仙,一天在对弈之余,看见了山脚下干裂的土地和被饿得奄奄一息的村民,决定要救农民于灾难之中。怎么救?他们决计筑两口塘,拦住在山涧流淌的溪水,让溪水为农民解救旱情。
可两位神仙一直以来童心未泯,谁也不服对方,遇事总要比比本领高低。这次,他们约定一个担山筑西山塘,另一个则赶石岩筑东山塘,夜晚开始动手,在鸡啼之前谁先筑好谁赢。
一入夜,担山神仙便驾起了祥云,不一会便来到了万里之外的西蜀,找到了一座绿树葱葱的小山,取下随身带的雨伞,用伞柄挑起小山,他怕赶石神仙筑塘比他快,就马不停蹄地往回挑,一口气赶到了该山村的附近,把小山放在了山涧溪水流过的地方。
小山拦住了溪水,那里就成了一座塘,这便是西山塘。
担山神仙放下山后,他心里想:不知赶石神仙有没有筑好塘,且让我骗他一骗。便学雄鸡啼了起来。他一啼,天下的雄鸡便都醒了,也跟着啼了起来。
此时,赶石神仙正运用仙术像赶羊一样地赶着石岩。山上的石岩不论大小,在他的仙术下都轰隆隆地往下直滚。他想把石岩赶到如今的东山村处筑一道堤坝,拦在山涧水筑一口大塘。
他把这些石岩赶到距离东山村两里路时,突然听到了鸡啼,他以为天亮了,便停止了仙术,滚动着的石岩也都留在了距离东山村两里路的地方。赶石岩神仙看着没有筑好的东山塘,叹了一口气:“唉,这回我输了。”
说完便靠在一块大岩石上,从此,这块大岩石上便出现了一个人形。天亮后,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西村和东村那里,突然多出了一座山,给他们筑起了一口大水塘,不禁都奔走相告:“我们的庄稼有救了。”
从那时起,西山塘边上的那座小山便被当地的人们称为“飞来峰”,东山村这边石岩壁上留下的人形壁面,被当地的人们称为“神仙吸壁”。这一奇特的景观现仍旧在那里。
由于“飞来峰”地灵水秀,因此盛产各种名贵的中、草药,而且非常的有效果,当地的村民经常上山去采药,据说经常喝这里生产的中、草药的村民非常的健康长寿。
傍晚时分,大汉从“飞来峰”采回来续断、苎麻根、微生芩、益母草等利于保胎的中草药,再配以阿胶、当归、杜仲等补气、血的药材,然后放在锅里用文、武火煎好了,再象一个大哥哥一样小心翼翼地将药水灌进上官慧蓝和西门艳梅的嘴里。喂完药,大汉才松了一口大气,将她们小心地放在床上,自己则坐在床边耐心地等待上官慧蓝和西门艳梅的醒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