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没有马上回答。
对朱元璋的脾气和性格逐渐了解加深,就知道这样的人说话不会胡乱开口。
虽说不至于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但是关键时候的话语,肯定是思考透彻了的。
有着很强的指向性。
比如就像是这句。
“和你大哥懿文太子一样先掌管锦衣卫?”
朱标曾经掌管过锦衣卫?
朱林从来没有在任何文献,甚至是野史中看过,听别人谈论过。
到是听过有朱标曾经要带兵造反的传闻。
此刻,如果不是朱元璋开口提及。
这就很有可能,会成为永远的秘密。
那么问题来了。
朱元璋为什么要说这一句?
如果只是单纯的没有别的意思。
直接来个你先掌管,或者你来掌管锦衣卫不是更好?
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
就是锦衣卫所在地是在皇城正门旁,与通政司,旗平卫,钦天监,府军前卫在一块。
与五军都督府,五部一府,翰林院,詹事府,太医院,东城兵马司等朝廷行直属政机构在一片区域。
而玄武湖是在皇城外,是收录鱼鳞图册的地方。
也不大可能是镇抚司的驻地。
因为朱元璋修建皇城是按照风水与之天上星宿对应,玄武是神兽代表祥瑞。
而锦衣卫昭狱主杀,他肯定不会建在这里。
还有一点朱元璋喜欢吃鱼,而湖中的鱼虾味美,夏天闲暇他还会到湖中游玩。
既然排出这两种可能。
那来这里的目的?
还故意提到朱标。
朱标十三岁立为太子,二十二岁时被放权批阅奏折。
锦衣卫是洪武十五年。
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合并。
这其中肯定和太子朱标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会不会是朱元璋组建锦衣卫,他是幕后真正的掌控者。
也就是一把手。
朱标又是凌驾于指挥使之上的管理者。二把手。
然而由于这个独裁集团之间的一二把手理念不合。随后,导致父子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在太子朱标薨毙后。
朱元璋痛苦之余思考回忆起了很多事情,发现一些错漏。
恰巧自己出现,不论是各个方面都让其十分满意。
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做出了抉择。
觉得以前的方法不好。
这次要彻底放权,由自己的第十八个儿子,打造一支独立于其它机构的锦衣卫?
如果真的是这样?
老朱心理想的又是什么。
果真像他说的,杀人杀累杀烦了,让自己接手?
不。
这种人物怎么可能会疲软。
历史上,在洪武二十六年。
灭了蓝玉后,朱元璋杀人已经开始不用找借口了。
想干掉谁连理由都没有。
缇骑一动,就有人跟着红衣烟消云散。
朱林虽然之前有猜测,但毕竟有很多不确定性。
如今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不得不去仔细思考。
隐隐,朱林似乎抓住了什么。
“朱林,你怎么了?”就被这一声打断。
收回心神。
朱林这才叹了口气,表情忽然变得有些难受,缓缓道:“听父皇提及懿文太子长兄,心中一时间感慨万千。”
论玩心眼计谋,阴谋阳谋。因为位置的不对等和阅历经历的差距。
朱林知道自己玩不过洪武大帝。
但要论演技,那可是专业级别的存在。
“既然想到你薨毙的长兄,为何又做出那等事?”
老朱你这是存心要过不去?
那行!
既然你现在心平气和了,还要提这事!
那就让你见识见识,后现代看过无数历史小说,受过义务教育存在。
“父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年孔仲尼。因为自己的学生都去听少正卯的课,一直怀恨在心,当上大司寇后,就以乱政之罪杀之。”
朱林还不等朱元璋开口,又继续到:“当然,这可以说是外人,大丈夫有仇必报。可以不算。可汉高祖刘季,被项羽追杀,数次将妻儿踹下车马,而吕雉被俘,其父要被项羽所杀,还叫喊着分肉而食。这些不就能说明一切了。”
朱林特地选了这两个故事,完美的解释了一切。
第一个正反都可以解释。妒忌会杀人,也可以指吕氏。
第二个就更直白明了。
为了活命,连刘邦这种开国高祖,都可以把亲儿子,老婆,生父的命漠视,那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朱元璋一听,随即问道:“你这是在教训俺?”
朱林心中冷笑:不错,就是在教训你。
脸上却是表情却是极为认真严肃,说道:“父皇,儿臣不过有感而发。咱们老朱家,应该仁爱兼攻!哦不,是兼爱非攻。”
朱林赶紧把以前和美女辅导员在某次交流时,一句颇有情调的搞笑段子。给改回正经墨家思想引用。
“错就是错,儿臣还是那句话,有错必罚。知错必改!”
朱元璋语气没有变化:“呵,你这口气还知错?”
“父皇!人生的成长,就像清晨在山顶吸收沁人心脾的空气,虽然冰凉,但会让人记忆犹新。”
朱林以前选修的是哲学,虽然没有用什么心。
但是也好歹读过几本书。忽悠忽悠老朱这种文化不高的小白是够了。
“唉!可惜你与刘三吾等人已是势同水火。且他们文才并不如你,若是宋濂还在或许你能和他坐而论道!”
朱林听到这句话,强忍笑意。
“父皇,儿臣才疏学浅,比不得诗文三大家之一的潜溪先生,也比不上刘学士等人。儿臣只是书山学海里的一名小学……小童生。愿意将毕生所学,造福我大明百姓,便足矣!”
“此言甚佳也!”
“父皇赞誉,儿臣愧不敢当!”
经过一番的沟通,气氛变得融洽。
朱林这才问道:“父皇,你带儿臣此来,可是想让儿臣组建新的锦衣卫?”
“要是这都还猜不出,咱就真的该考虑要不要这样做了。”
朱元璋看着炭炉说道。
又是玩这种套路。
朱林忍不住腹诽。
同时也想明白了,或许这种做事的方法已经深入朱元璋的骨髓。
对方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使用出来,这完全就是一种本能和习惯。
好像自古帝王中,都有这种毛病。
当然,他们也不得不防。
毕竟坐在让人觊觎垂涎的巅峰宝座上。
而前车之鉴。
为了皇位,杀兄弑弟,杀父灭母。
这些也就给后来者当了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