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战争债发行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侯荣的突然出声,打破了原本大殿内的沉寂。

也让延兴皇帝开始有了新的期盼。

因为延兴皇帝知道,侯荣每次都会给他带来惊喜。

“皇上,诸位大人,下官这里或许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接着侯荣说出了刚刚脑海中的想法。

“战争债券?此物何用?”

延兴皇帝听了侯荣的描述后,有些急不可耐地询问道。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类似于印子钱的借贷款,不过,朝廷发行的债,自然是天下百姓买!”

侯荣提出了‘战争债券’的概念。

在场的大臣们没有一个是傻子。

而且侯荣说的很是明确,他们很快都听明白了。

战争债券并非向百姓们加征税收。

反而是以先付后给息的方式,让更多人的享受到战争胜利后带来的受益!

侯荣觉得,如果大衍朝廷真的发行这样的债券。

那么,作为商人来说,肯定会持有!

前提是朝廷必须要承诺,在战争结束后,收回债券,发放利息!

而作为发行方的朝廷,如果信誉良好,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不过,风险就是,如果战争失败,将只获得九成的本金回收。

而如果战争获胜,则可获得十三成的收益。

已经足够让人心动了!

在场的大臣们,瞬间就明白了这种债券的诸多好处。

首先,风险被分摊在了债券持有人身上。

而军饷粮草,皆不需要朝廷负担!

此前户部尚书范首昌,之所以极力阻止,就是因为害怕国库的银子,用来攻打仗,无法保障国内的民生生计。

如果,按照侯荣提出的战争债券,那么有关军饷粮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延兴皇帝听明白后,可谓是有如醍醐灌顶。

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侯荣。

这次,侯荣依旧没有让他失望,提出了新鲜之法。

侯荣却提醒道:

“皇上,此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朝廷的信誉,如若最终打了胜仗,债券却不再回收,对于认购之人来说,此后定然不再相信朝廷了!”

“还有,虽然朝廷不用付出军饷粮草的银子,但仗打完后,还是得靠获胜得来的钱财,返还给认购债券的百姓们,如此一来,朝廷能够得到的,将少之又少!”

侯荣的提醒,让延兴皇帝冷静了下来。

“如此亦可,能够将东琉征服,纳入本朝统治,便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范爱卿,侯卿提议,你觉得如何?”

延兴皇帝摆了摆手,不以为然的说道。

范首昌对于此事,持无所谓的态度。

他只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从户部调拨太多的银子走。

其余的,他都可以不管。

“臣从未听闻过,不好置评,不过,如若真的不需要从国库提银子,老臣觉得,此事可成!”

连范首昌都认为可成了。

其他的几位大臣,纷纷觉得确实可行!

最主要,如果这种债券可以行得通,此后很多朝廷大事,是不是都可以发行这样的债券呢?

随即,便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侯荣不得不站出来继续说道:

“自然是有的,可发行国债,不过,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债务借来容易,可毕竟是需要还的,皇上,诸位大人,万不得已,国债最好不要开先例,否则,后患无穷!”

后世的世界格局,基本每个国家都会发行国债,不过,大多数国家,信誉还是挺好的。

侯荣提前几百年,提出这个概念,确实很难说,是不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如果,在此之后,有皇帝忍不住开了先例,那么恐怕就会止不住了。

侯荣倒是有些后悔自己提出这个概念了。

‘未来钱’并非眼下的钱,用了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弥补。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信誉跨了,不仅仅是对百姓的伤害。

也会导致朝廷在百姓眼中,没有那么重要,而且不再相信朝廷了。

这是十分严重,且要命的结果!

往往王朝末年,就是因为朝廷形象崩塌,失去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最终不得不分崩离析。

当然,一个王朝的覆灭,并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原因,有很多的原因构成。

但不得不说,失去了民心的朝廷,离改朝换代的日子就不远了。

听了侯荣的警示和担忧后,在场的大臣们,都明白了侯荣说的什么意思。

前赵宋时期,发行过纸币,不过,最终纸币也就真的变成了一张纸。

“……故此,臣再次提醒皇上,非不得已不要发行国债,否则,后患无穷!”

侯荣再三规劝。

“朕知道了,不说这个,先说说这战争债券吧,诸位爱卿,你们皆是大衍的肱股之臣,眼下这事,到底能不能成?”

延兴皇帝也逐渐平静了下来,望着台下众多大臣问道。

“皇上,勇安伯不愧是大衍后起之秀,此法确实可称得上两全其美之法,臣觉得可行!”

同样是辅政阁阁臣、吏部尚书栾济节也开口说道。

“臣附议!”

“臣等附议!”

……

接着所有大臣,都觉得此法可行。

延兴皇帝见此,大手一挥,便直接拟定圣旨。

先行发售一百万两百姓的战争债券,以筹备对东琉国开战的资金。

面向全国所有人,如想认购,可去各地府衙报备交银子。

待战争结束,朝廷将给出将近本金的三成利息回收债券!

例如,如认购一万两的话,如果战争胜利,则可回收将近一万三千两白银回来。

这对于很多商人来说,就是很大的诱惑了!

用钱来生钱,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翌日,京城各处告示榜之处,皆是贴上了一则奇怪的告示。

很多百姓看后皆是有些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这是朝廷再向他们加征税收。

有一些不识字的百姓,在一些识字的读书人解读下,这才算弄明白。

东琉国,一个弹丸小国,也敢冒犯大衍天朝上国!

告示上说,为了惩戒这狂妄自大的小国,延兴皇帝决定出兵征服东琉国。

而为了让百姓们也能收获一点收益,特此发放征服东琉债券。

最低认购一两,不设上限,不封顶,满额一百万两,先到先得!

朝廷以这样的方式,向百姓们要钱,可还真是头一次。

多是看热闹的,却没有几个真的准备买这些债券。

最主要,不知道朝廷说的是不是真的。

万一,银子给了,朝廷事后不认账,可就很难说了。

民不与官斗,众多百姓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不过,当有人听说,世荣商行的东家带头认购一万两后。立刻在京城炸开了锅。

很多人皆是羡慕这位东家,出手就是一万两,等同于一千两黄金。

何等的富庶有钱啊,让不少在观望中的商人皆是有些心动了。

作为世荣商行的入伙人,皆是开始来向雅灵打探消息了。

“雅灵姑娘,这朝廷政令刚出,姑娘就直接认购一万两,可是……可是有什么说法?”

作为众多商户东家的领头人,乔思安此刻一副奸诈的样子,看着正在忙碌的雅灵问道。

“乔老爷,别的我不清楚,但这一万两是咱们家伯爷亲自吩咐我的,说法嘛,我也不清楚哦!”

雅灵淡然地回到。

乔思安听后,眼珠转了转笑道:

“姑娘何必如此口风紧呢?再怎么说,咱们也是合伙人,如若荣三爷……不对,是勇安伯爷,真的有什么先机买卖,不妨说说,咱们也好跟着喝口汤啊!”

雅灵停下了手中的笔,美目一闪,笑着说的:

“乔老爷,人都说你不见兔子不撒鹰,今日所闻,总算是见识了,咱们伯爷只告诉我,保本的买卖,总算亏不了就是,就这么多了,再有别的,我亦不清楚了!”

乔思安听后,却先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随后才挠了挠头道:

“姑娘,想我乔某也见过一些世面,可这和朝廷做这样的买卖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既然是荣三爷……勇安伯爷说的,乔某自然信得过,既如此,乔某也去买五百两试试!”

雅灵听后,内心有些嗤之以鼻,这位乔老爷,可真是患得患失的典型。

雅灵知道,乔思安随便拿出一万两也不在话下。

光这几年,在世荣商行分的功利,恐怕就有上万两了。

听雅灵说是侯荣说的话,乔思安这才放心去买五百两的战争债券,也真是够可以的!

不过,有了乔思安的带头,其他和世荣商行合伙的商户东家。

或是和世荣商行打过交道的商人,也开始纷纷认购这次的债券了。

即便是内务府,也认购了一万两。

让满京城的人,皆是觉得有些惊讶!

随后,其他的官员也开始行动了。

多则几千两,少则几两的。

很快,邸报还没送出去时,京城里已经认购了五十万两!

延兴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又狠狠地夸了侯荣一番!

若是真的伸手向大臣们借银子,恐怕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如此慷慨解囊了!

可偏偏按照侯荣的方式,京城内的官吏们,大大小小的,都去认购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万相之王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我有一剑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修罗武神
相关推荐:我的青梅竹马最近有点怪大宋武夫超级改命三界改命群我是谁--飞扬三部曲之过去篇我家老婆是二代僵尸冥界猎鬼师鬼神志异穿越之嫡女锋芒穿越之嫡女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