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青骇然之间,勉力稳住心神,左手一垂,忽然触到袖内一件冰凉之物。猛地想起身上刚好带着母亲赠与他的一管紫玉箫。陈岚丰能以琴音冻结对手体内奇经八脉的真气,若用箫声将之打乱,使之不能按律而响,则这门功夫算是破了。
麻木之感即将行至腋窝手少阴心经,趁着双臂尚听使唤,李延青从袖里抽出玉箫,放在唇间吹响。
本来夜风之中,只有一缕奚琴之音萦绕在他身周,就如丝线一般越缠越紧,越裹越密。骤然一声洞箫直冲四野,就如一只无形大手,将要撕开这周遭琴音裹缠。
琴音乍变,好似弓弦一拉至满,骏马纵蹄如飞,由缓至疾,紧绷迫切;箫声自始至终低沉平和,便像一座大山屹立不倒,稳稳当当,不为所动。
奚琴声变,隐隐带有惊异之感,但也只是一闪而过,随即高亢。李延青心知对方正急催内力,似乎能看见那人手中琴弓疾推急抖,要将箫声全部盖过。
他身上真气本就凝在膻中,此刻压力骤增,胸口已经隐隐发闷,心知内力不及对方深厚,若要硬拼,恐怕凶多吉少。当下曲调一转,隐隐绰绰,好似由山岳变作一泓曲水,涓涓而流。
此时东市之内雪深尺许,狂风急吹,但听这一琴一萧齐鸣,时战时和。琴声本应灵动轻快,却只自顾哀戚,如怨如诉,其中不尽悲苦之意;箫声原该呜咽缠绵,竟反其道而行之,变作飘逸悠然,漫透一阵湖海茫茫,逍遥世外的洒脱之感。
因而奚琴之声虽响,犹如一只带孔篦笼,固然将对手罩住,始终有一二分箫声旁逸斜出,驱之不散,压制不住。
如此僵持一刻,奚琴之声似有衰微。大雪之中,李延青鬓角已隐隐带汗,心道是再而衰三而竭,只肖不被这曲子高调压过,临近收尾,还用怕他不成?
果然一曲将尽,奚琴之声渐渐由高至低,无可再续,又由低渐高,似要奋力一搏。冷不防啪的一声,琴弓弓毛崩断,顿失其力,琴音骤然而停,尾音长荡,颇带不甘之意。
压力一去,箫声却不急着占据上风,仍是不紧不慢,怡然自得,循着曲尾按步而收。
琴箫之声皆散,就听陈岚丰一声悠然长叹:“罢了……小子,现身与我相见。”
李延青拂去衣上雪花,一手持箫,缓步走出墙角,抬眼望去。只见放生池四周点着数盏昏暗灯笼,在风中摇曳不安。一旁石墩上有人盘膝而坐,黑色斗篷将全身盖住,只露出双手扶着一柄漆黑奚琴,竖在膝上。琴弓弓毛尽断,带着粒粒细小微尘,风中飞散。雪花飘落,竟未沾到琴上半分,反倒是他双肩膝头,都落了白花花一层冰雪。
细看此人,满头华发,面容却似未到天命之年,只是相貌愁苦,显得苍老不堪。李延青心中感慨,想不到这位名满江湖的高手,竟和那些流浪卖艺之人相差无几。想来也是因他形貌便于掩盖身份,才能混入长安行事。上前两步,微微施礼道:“见过前辈。”
眼前少年手持玉箫,神情俨远,不卑不亢,无喜无怒,唯独眉眼之间,颇见英武坚毅,虽然年未弱冠,但这一身卓然气度,远非常人能及。
陈岚丰凝眉看了他许久,终是开口道:“老夫十余年中未尝此败。你……如何能破我断肠琴曲?”
李延青道:“前辈此曲,着实厉害,教人无可抵挡。只是……过于自怨自艾,未免怨天尤人,一味自伤。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其九,何苦因昨日之殇,而废明朝欢乐?晚辈斗胆,不敢与前辈抗衡,只是劝前辈莫要执着过往罢了。”
陈岚丰凄苦一笑:“人生不如意事岂止十有其九……老夫一生失意,才在壮岁之年华发早生,如今想来,这十余年岁月拘泥前事,竟似白过了。”
说着看向李延青道:“不愧是李元芳之子,年纪轻轻,内功竟有如此修为,难得!难得!令尊一身武艺独步天下,可惜老夫未能与他一见,引为生平憾事。今日见你……李元芳昔时风采,倒也窥见一二。名不虚传!老夫心服口服,今后再不与你为难。”
李延青微微一笑道:“前辈谬赞!只是晚辈有一事相求,还请前辈转告无宁堂周堂主:我父子与贵派本无过节,不料贵派如此咄咄逼人。李延青纵然不肖,也不至为俎上鱼肉,任人宰割。只盼他将来莫要追悔今日之举!”
陈岚丰心中一震,这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如此狂妄,莫非他自以为是林见虹的对手?
心中固然讶异,却对李延青平添欣赏之意,点头道:“老夫答应你,自会转达堂主。小子,方才听你一曲,倒是勾起我归隐之意。你…
…你很好!可惜我门下没有你这等人才,传袭衣钵。”说着撩开斗篷,垂脚下地。
李延青这才看清,他一条左腿空空荡荡,几乎齐根而断,只用一根木棍撑地而立。
陈岚丰最后看他一眼,摇头叹道:“李元芳万幸!若使我有子如此,虽死何恨!”手提铁琴,转身便走,木棍点在雪地之中,发出笃笃闷响。
李延青目送他转过巷角,忽听陈岚丰又道:“我虽未取回诛杀令,自会有人来取,小子好自为之!”微微抿唇,仍是答道:“多谢前辈!”
那几盏灯笼骤然熄灭,耳听四下均有簌簌踏雪之声,李延青目光一凝,这周围不知埋伏了多少人预备动手,见陈岚丰对他弹压不下,只得罢手。
他不敢耽搁,匆匆回到酒肆,慕容则正等得不耐,见他回来,慌忙问道:“怎样了?”
李延青道:“今夜无事。他们几个如何?”
慕容则道:“这迷香好生厉害!恐怕还要三五个时辰,药劲才能消退。”当下令人将张拯四个送回各自府上,又对他道:“今日我不回府,就去你家罢。”
李延青点头不语。两人回到昭国坊,刚进内堂,就见李延青身子一颤,摇摇欲倒。
慕容则大骇,慌忙扶住他道:“怎么了?”
李延青眉头微蹙,只觉胸口窒闷难当,喃喃道:“断肠琴曲……名不虚传……”
慕容则将他扶到坐榻上,讶异道:“你从回来就已受了内伤?居然运劲强压到现在?”
李延青道:“方才东市仍有杀手暗伏,我若不强撑,恐怕咱们几人……谁都别想活着离开。这只是小伤,三日内就可恢复。”
慕容则目光复杂,向旁坐下道:“血气冲喉,还要装作无事,你可真是够狠……等等,你说‘断肠琴曲’,莫非是陈岚丰?”
李延青点头道:“今晚我以箫声与他奚琴抗衡,本无输赢,他却自愿认输,也不与我动手,更不觉得有损威名。果有一派高手的气度。”
慕容则挑眉道:“你定是不敢和他硬拼,否则哪能回来?”
李延青笑道:“一旦硬拼,立时就会露了底细。如此虚虚实实,无宁堂才不敢贸然动手。”说着盘膝运气,慢慢将内息调匀。
慕容则正色道:“鸿飞,你……怎么敢如此有恃无恐,和无宁堂为敌?你凭的甚么?”
李延青睁开双目,神光暗敛,定定道:“就凭……他们不知李延青是何等人!”
慕容则看着他无奈而笑:“倘若与你素不相识,我定会觉得你是疯子!”
李延青所受内伤不重,加上他所练镈焰元气功颇有疗伤之能,三日之后已尽复如初。不觉月余,开元十二年元夕一过,这日已是上元佳节。
长安城自人日开始,家家结彩,户户张灯,预备上元前后三日游乐,是夜未到日落,街巷之中已然行人如织,灯轮高筑。如此家人团圆之时,慕容则等人自然不能外出,李延青与双亲幼弟分离已久,值此佳节,倍感思念,也只得把酒遥祝,独游灯市。
上元观灯在南北朝时就已蔚然成风,犹以各色灯轮花树最为巧妙,鸟兽花草,栩栩如生。南朝梁简文帝《列灯赋》有“草含春而色动,雪飞彩以偕来”,“斜晖交映,倒映澄鲜”之句,隋炀帝也作“灯楼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盛赞制灯之技奇巧,相比之下,却远远比不上唐人制灯巧夺天工。
李延青不及去看那一架二十丈高,以丝绸裹缠,金银为饰,悬灯万盏的五色灯轮,只面前这一架灯楼,高一百五十尺,挂着珠玉花,金银穗,雕龙绘凤,画豹刻虎,也足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了。
平康坊附近立着一架百尺灯树,枝叶具备,光彩夺目,树下伶人作歌,百戏乐舞,里里外外围了三匝人墙,只听孩童嬉闹,叫好喝彩之声喧呼不绝。
李延青生性不喜这等热闹,随意漫步,正要往西再走,忽见暗处巷子里两个人影鬼鬼祟祟,扛着一物闪入平康坊内,他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上元夜金吾不禁,多有年轻女子、富家千金外出看灯,如此出现贼人专门掳劫少女,卖入妓坊青楼之中,妓坊假母再将她们转手卖往远地,以防家人寻见生事。这平康坊内几乎囊括长安所有的风月之地,若他没看错,刚才那两人就是作此勾当,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眼见一家妓坊后门微开,那两人正偷偷摸摸地关门而入。李延青跃上房顶,看着二人上了一座两层小楼,进了楼南尽处一间客房。
李延青潜至客房上方,揭瓦一看,两人将肩上麻袋放
下,其中一个鼠眼瘦子一面解袋口,一面嘻嘻笑道:“这小娘生的标致,一身金银更是值钱得很,你去找假母来,看她能值几个价?”
说话间,另一人出了门,鼠眼瘦汉拔开麻袋,一枚瓒珠金钗先从女子发间露了出来,珍珠大如龙眼,饶是屋中只有一盏昏灯,仍旧发出淡淡光晕。
李延青凝目细看,只能见是一个梳着惊鹄髻的少女,双手双脚被缚,正自挣扎,口中有物塞堵,呜呜有声。
瘦子伸手摘下她头上珠钗,两眼放光道:“好大珍珠!这一支钗儿也够几万钱了。”
又见少女髻上点缀数朵金菊华胜,另有一对金簪,用红宝石雕成香瓜佛手,耳边垂着两颗碧玺明珠,就连双腕也带着两只包金白玉环,鼠眼瘦子愈发觉得这女孩身上首饰价值千金,今日撞了大运。正要一并取下来,冷不防后颈给人重重一击,登时昏死过去。
那少女本已又羞又恼,眼眶中双泪盈盈,强忍不肯落下,乍见这瘦子倒地,不由一怔。
李延青伸手将她从麻袋里捞了出来,正要离开,就听楼梯上笃笃之声,一个中年女子道:“又有甚么好货了?这般火急。”
一旁男子接道:“妈妈看了便知,保准满意!”
李延青不欲生事,将窗户推开,把那少女搂在怀中,着地一滚,两人躲入大方榻之下。此时顾不得男女之防,李延青平躺于地,少女伏在他身上,谁都不敢出声,四只眼睛紧盯着房门。
步履声近,一双凤头履突突而见,继而一道花花绿绿的裙摆撞进门来,自然是妓坊的假母。乍见瘦子倒在地下,惊呼一声道:“啊呀!怎么回事?”
少女身子微微一颤,心跳如擂,见李延青好整以暇,不以为意,只得紧紧伏在他胸前,一动不动。
另一个粗壮男子匆匆进门,四下一瞧,见窗户大开,怒道:“娘的!竟给这小娘跑了?!老子去把她抓回来!”说着转身下楼。
假母也骂道:“真是晦气!进了老娘地界就别想逃脱,来人!给我去把这蹄子追回来!”说着腾腾下楼,楼下又是一阵喧闹之声。
李延青待两人都到楼下去了,细听一阵,这才同那少女从塌下爬出,替她解开绳索。少女满脸感激,不待她说话,李延青已拉着她出门,说声:“别怕!”伸手拉住她腰间,施展轻功跃上房顶。
少女乍见他这般纵跃,几乎惊叫出声,慌忙伸手掩口,呼吸之间,李延青足下不停,两人已从数间房舍上掠过,转眼间到了平康坊外的巷子里站定。
李延青轻出一口气,这才细看少女,见她不过十二三岁年纪,生的月眉星眼,玉骨冰肌。颊染胭脂,髻绾惊鹄,发间佛手金菊,颈悬珠玉璎珞,穿着一身秋香色经锦复襦,下着单丝罗裙,裙摆皆绣琪花碧草,繁华富丽。虽然形容幼小,却似玉叶着金枝,更兼有琼姿花貌,显然出身非富即贵。
少女兀自惊魂稍定,仍不忘出声道:“多谢大哥哥搭救!本……我……我一时大意贪玩,竟然……竟然……”
李延青微微一笑,安抚她道:“不碍事,你叫甚么名字?家人在何处?我送你回去。”
少女迟疑道:“我……我叫琪儿。”提起回家,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发髻,想起那只瓒珠金钗落在平康坊内,正自为难,却听李延青道:“你先把衣衫发髻整理一番。”说着从袖中取了珠钗递过。
琪儿双眼一亮,又惊又喜,慌忙接过,簪回髻上,拂一拂衣上土迹,笑道:“多谢大哥哥!这还是阿娘给我的!若不见了,定要受罚……我还不知你叫甚么?”听他答道:“李延青。”又是一喜道:“你也姓李?可是宗室么?”李延青微笑摇头。
琪儿也不多问,自顾道:“嗯……我现在不想回去,肚子好饿。”说着撅起小嘴,娇俏可爱。
李延青见她一派天真,不谙世事,十足是个闺中弱女,于是笑道:“好罢,你跟我来。”
啧,上元节再次出现在我笔下了,但是作为古代最重大的节日之一,确实不得不说……
灯会上的热闹就不说了,作为吃货再来说说这里出现的美食吧……
唐人过正月十五不吃元宵,因为汤圆是宋代才出现的,但是有一种类似汤圆的东西,就是这个“粉果”,可以理解为油炸的元宵,里面也是包了各种馅料。
杏仁酪就是加了奶酪的杏仁粥,因为唐人酷爱奶制品。玉露团前面讲过,奶油团,至于酥蜜寒具……其实依然是炸麻花,不过比起蜜麻花,又多加了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