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的北京城, 正是最热的时候。哪怕现在的温度还没有后世高温的年份那样离谱, 八月上旬的每日气温也有26~36度左右了,而且还是日日艳阳当空,雨水都不带下一滴的。呆在家里吹着空调冷风还好, 要是白天有事需要出门,还没在太阳底下走上几步, 身上就会是一身的汗。
一想到母亲和施叔叔在这个月份还要办婚宴,苏夏就由心底涌上来一股同情。
自助餐婚宴的地点选在了京郊的一栋别墅内, 婚宴的菜单酒水交给了一家五星级酒店来做, 婚庆礼仪筹备则交给了正经的婚庆公司来筹划。没两天,婚庆公司的负责人就考察完了别墅的环境,也做好了婚礼策划书, 他们提议说:既然主家已经选择了自助餐婚礼这样开放的西式婚礼形式了, 那不如再做开一点,从傍晚开始举行婚宴。那时候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是最好的, 别墅内有大型游泳池, 也能在傍晚时候起一定的调节气温的作用。而且从傍晚时候开始举行婚礼的话,还可以搞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晚上做的特效灯光,烤肉宴会,也会给婚礼带来不一样的气氛。
施兴中和沈素梅也不想将婚礼办的太过洋气了……但是, 一瞅午间室外的艳阳高温,再想想傍晚时候的凉风习习,两人都默默同意了婚庆公司的这个提议。
婚庆公司的负责人乐呼呼的就忙活婚礼的准备事宜去了, 沈素梅和施兴中对视一眼,都哭笑不得的叹了口气:洋气就洋气吧,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学那些年轻人来了一把老来俏!
说是自助餐婚礼,其实也算是一个草坪婚礼,或者是个小小的晚宴。京郊别墅里有着一个非常大的草坪,正厅也是半开放式的,墙面都是用建筑玻璃做的。自助餐台从大厅外缘一直摆满了草坪,因为天气的缘故,没有搭建棚子,而是选择了用鲜花和玻璃台来装点整个环境。在草坪上摆放了有邀请的客人差不多二分之一数量的位置,让人们选择自由落座。
傍晚时分,婚宴开始。客人们由迎宾人员带进别墅,可以选择在露天的草坪上随意的交谈,觉得闷热了,也可以去正厅,那里有着充足的冷气以及休闲设施让人们休息。
因为计划得当,请的婚庆公司由筹备得力,整个婚礼仪式进行的轻松而闲适,让人觉得舒服极了。就连原本很不喜欢这样西式婚礼样式的施父施母,都在来到了别墅之后渐渐流露出了满意之色。
施父施母在正厅内陪伴他们那一辈的老中年们闲聊,正厅内为了照顾某些客人的口味,还设置了中餐区。施兴中和沈素梅则穿着礼服在草坪上四处游走,和朋友们寒暄闲谈。而苏夏和施颖却也有任务在自己身上,那就是,招待那些跟他们年纪差不多的男生女生们。
这些男生女生们大多都是施兴中朋友的孩子,身份有高有低,都是跟着父母来参加这个婚宴的。苏夏虽然今天也身为主人之一,但是因为跟这些人们素不相识,所以招待他们的任务主要就由施颖来做,苏夏只是跟在一边看着,偶尔帮帮手。
那些人经过婚宴仪式上的介绍,也都知道苏夏是施兴中的继女,这些人大多态度友好,会跟苏夏偶尔相谈几句,问问她几岁了,上哪所学校,几年级等等的事情。
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们差不多有十七八个,其中一多半都是生活在差不多的环境中的,也自小相识,这时候正聚在一起烤肉聊天,玩的不亦乐乎,施颖就在其中,这时候正千方百计的想要偎在霍亚宁身边,往霍亚宁的冷脸上面热乎乎的凑。
是的,霍亚宁也来参加施兴中和沈素梅的婚宴了,他是跟着霍锦文一起来的,霍锦文这时候正在草坪上,和几个年纪比他大的中年人商谈着什么。
苏夏一个人端着盘子,吃几口水果或者蛋糕,大部分的精神则集中在倾听周围人的谈话上面。霍亚宁刚刚与霍锦文一起进来的时候,淡淡的瞥了苏夏一眼,不冷不热的和苏夏打了个招呼,苏夏也有一样学一样,不冷不热的跟霍亚宁说了声“欢迎光临”,那副冷淡的态度比霍亚宁更胜一份,直把霍亚宁气住了,趁人不注意就恶狠狠的给了苏夏一个眼刀子,看的苏夏自己莫名其妙的。
倒是霍锦文,对苏夏态度非常的温和友好,并不把苏夏当做是一个比他小十几岁的小辈去看,而是将苏夏当成了同辈人一样去相谈。这样的态度和姿势让人觉得非常的舒服,也让苏夏低低的感叹:虽说是叔叔和侄子,但是都是姓霍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如前文所言,虽然来参加婚宴的半大少男少女们只有十几个,但是很明显的,也被分成了三个小团体。档次划分的也挺明显。
最顶端的,貌似是霍亚宁所在的那三四个人组成的小圈子。他们人数不多,却都极优异,长相气质,行为举止明显跟旁人不同。虽然只是独居在一个角落里自己交谈自己的,但却吸引了这一片地区大部分人的目光。男生脸上都挂着礼貌得体的微笑,女生们或温柔安静或态度爽朗,似乎都挺好说话的样子,他们几人虽然看起来态度亲和,但是目光却明显的将自己和其他人隔离了起来,有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感觉。
其实也不用特意的去区分,只要一看霍亚宁,再看看那几人脸上与霍亚宁相似的表情神情,就知道,他们是一伙的。更勿论霍亚宁身边还站着一个施颖,千方百计的想要插入这几个人的谈话中去了。而施颖以前常玩的那几个朋友,则明显的被她给遗忘到了脑后,只顾着跟眼前的人攀谈——从这一点上看来,就知道施颖以往相交的那几个人,似乎都比不上眼前的这三四个少男少女们身份“高贵”。
苏夏以前一直以为施颖跟霍亚宁是一个圈子里的,现在接触的渐渐多了,却发现,似乎不是那个样子的。霍亚宁有自己的社交圈,施颖也有自己的社交圈,两个人只是因为施兴中的关系而有交集,真正的生活中,则完全是玩不到一起的。
而且霍亚宁似乎对施颖一直不太感冒,施颖却对霍亚宁以及他的朋友们特别的感兴趣,用尽了手段也想要站在霍亚宁身边,最起码,也要挤进那个圈子里面。
在苏夏看来,施颖已经完全称得上是天之骄女了:长相漂亮,成绩好,也算聪明,父亲是大公司的高层,收入不菲,爷爷奶奶似乎也是老退休干部,让她在家受尽万千宠爱。只是不知道,连她都心生渴慕向往的那个圈子,到底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难道那就是传说中的“贵族阶级?”苏夏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又被她笑了笑,从脑中清除掉了。
管他们什么阶级的,都跟她没半毛钱关系。
而居中的小团体就是暂时被施颖抛弃的她的那些亲密的男女朋友们。施颖没空搭理这几个人,他们却也没闲着,话都挺多,从进来嘴巴就没消停过,苏夏听他们低声谈论的内容,居然不是这位宾客身上穿的什么,就是那位女士脖子里带的什么,诸如此类的话题,各种奢侈品牌的名字和价格数字从他们嘴里蹦出来,然后流进苏夏的耳朵里,让她听着都有些眩晕。
而最后一个小团体,就是跟苏夏一样比较安静的坐在烤肉区一角的这几个少男少女们。他们不是性格安静不说话,就是出于羞涩或者是其他理由,不好意思跟别人攀谈,而有些人的眼睛又都是长在脑门上的,看这些少男少女们穿的不怎么样,也都没主动过来搭理他们。所以就造成了这一个区域的暂时谈话性真空。
苏夏这时候才从心里勉强升起了一种“我是主人”的状态,见这几个人都极羞涩,就主动凑过去,跟他们聊聊天,谈谈话。这些人看苏夏主动和他们攀谈,也都不拒绝,没几句大家就混了个脸熟。
苏夏也从谈话中得知,这几个男女生都是施叔叔公司同事的子女,当然,这些同事论职位都是施叔叔的下属。苏夏暗道,怪不得施颖对这几个人不热情呢。她原先还以为施颖是不认识他们才不跟他们说话的,现在看来,则是这几个男女生身份不够的缘故了……
这么想着,就觉得这三个小团体其实划分的极妙。一个位于顶端,或许有权有势还有钱,一个位于中等,有钱的大富之家,一个则位于底部,小康之家或者中产阶级,跟普通人比一比还很不错,放在这里就被人看不上眼了。
大约是人都有一种草根思想,跟地位金钱权势比自己高的跟说话,不自觉的就小心翼翼卑躬屈膝起来,但是跟与自己地位差不多的人说话,却又都不约而同的放松了姿态,变得互相平等。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苏夏却是这样感觉的。和施颖的那几个朋友谈话的时候,她总是因为他们嘴里时不时蹦出来的她听不懂的名词而觉得苦恼和不自在,但是和自己的朋友同学,诸如海燕珍珍相处的时候,却完全不会有这样不自在的感觉存在。而且苏夏能隐隐的感觉到,眼前的几个男女生在得知自己是施兴中的继女,但是却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家庭出身的以后,也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几个人一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待了解到彼此的身份背景之后,却又都放下了心,说话比之前还随意轻松了许多。
苏夏总算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阶级党派了,聊了半天,她竟然还交上了几个谈得来的朋友,约好哪天一起出来逛街。这两个女生一个叫吴慧晴,一个叫冯裕美,都跟苏夏同岁,现在在石鼓中学上学,再开学就是初三了。她们的父亲也都在鸿远公司上班,只不过职位不太高,今天是陪父母一起来参加宴会的,本来想着毕竟这是婚宴,肯定能热热闹闹的吃喝玩乐一番。但是没想到无论是这里的环境还是这里的人,都让她们觉得拘束的很,直到遇到了苏夏,吴慧晴笑说,她们才觉得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吴慧晴问苏夏准备九月份后转学到哪个学校,苏夏自己已经在选学校了,只是还没定下来,所以就说不知道。冯裕美询问了苏夏初一初二的平均成绩后,就热情的邀请苏夏转学去她们学校,吴慧晴也非常赞同这个主意。
石鼓中学苏夏知道,是一位海外华侨捐资,北京市政府兴办的一所公立高中,校风严谨,师资力量也不错,只是唯一不美的一点是只有初中部没有高中部,苏夏其实是蛮想找一所初中高中部都有的中学的,这样直接一路考上去,就省得中招时候再面临一次选择学校的痛苦了。
不太想去石鼓中学上一年,马上又要因为中招再选择学校,东奔西跑的麻烦,但是又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吴慧晴两人的热情,所以苏夏只好转移话题问起两个人准备中招后考到哪所高中去。
吴慧晴和冯裕美不约而同的说:“当然是海顿中学了!只不过……很难考得上诶。”
海顿中学是北京最好的高中之一,虽然是私立中学,但是却一点都不比公立的百年名校差。海外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连手投资兴建的这所集初中部高中部于一体的中学,因为有着最优美的校园环境,最高档的硬件设施,最多的外籍教师,最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以及当初一成立就在北京引起的一大股挖人浪潮……所以头几年的时候很是给北京教育界带来了一次大的冲击,甚至还在国内引起过“私立学校vs公立学校”“素质教育vs填鸭式教育”的广泛讨论。
学校好,当然就难考。每年统招的时候,海顿中学的分数线都是首屈一指的高,已经快要跟北京市内的几所百年老牌中学并驾齐驱了。
苏夏问吴慧晴和冯裕美她们两个人平时考试都能考多少分,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扭扭捏捏的,支支吾吾的说:“那个,五百五十分分左右吧……有时候题目适合自己一点,也能考到五百七八十呢!”
苏夏:“……”
语数英三门一门一百五十分,文综理综一门一百五十分,五门考试课加起来的总分是七百五,按理说考个五百五十左右也不算太差了,可是,海顿中学的招生线,一般都是划在六百分以上的……
苏夏干巴巴的笑了声,在吴慧晴和冯裕美窘迫又害羞的神情中,颇为同情的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而后说:“互勉,互勉吧。”
和她们两个聊天,倒是真的找到了几分在a市的时候和王海燕她们嬉闹的感觉,几个女生谈了半天都觉得又饿又渴,苏夏笑着跟她们两个人说了句等下,准备去草坪上拿一些点心和果汁。
刚走没几步,还没出这片地儿呢,苏夏就听见有道清冷的男声在招呼自己:“喂,你过来。”
苏夏微挑了下眉毛,心里暗道:“我是姓喂了还是名喂了?”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
顿了顿,那男声加大了音量:“喂!苏夏,你过来!”
苏夏懒洋洋的扭过头,正对上霍亚宁那张颐指气使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