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求神灵护佑根苗
杜孝蓉抱着狗毛儿,走出了符家大院。
此时,一条条山道上,都有一些妇人在走动着。或三五成群,或一单两双的。她们的共同目的地,都是到天子殿去,喝那止腹胀的汤药。她们一天也停歇不得的。若是停药一天,她们不能干活不说,那这一天,她们就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到如今,将近一个月过去了,得病的妇人们,没有听谁说哪个人病情有了好转。听到说的是,三岔坝上,有一个姓吴的孤老婆子,都快满七十岁了。由于她家离天子殿较远,自己腿脚又不方便,加上前两天,总是大雨不停。她便没有去天子殿喝那汤药。老婆子就让那尿水,活活的给胀死了。又有传闻,讲孙家塘有一家婆媳,平常关系不好。但自一同得了这个怪病后,婆婆为了想早点儿抱孙子,总是一大早就起床上路,赶到天子殿去喝药。自己喝过之后,就给儿媳妇带一罐汤药回去。听说近段时间来,婆媳关系,倒还相处融洽了呢。每天,婆婆带回汤药时,那儿媳妇就做好了饭菜,笑眯眯地等着婆婆呢。
杜孝蓉抱着狗毛儿,走到符家水库大坝上时,便与去天子殿的妇人们汇合了。这些妇人中,有许多人当然是认得杜孝蓉的,知道她是符家大院里的人。当然,更有人知道,她在符家大院的那些烂事儿。平常里也在三三两两地,私下议论着她的闲话。
那日里,杜孝蓉抱着狗毛儿,与妇人们走到一起时,便有眼尖的妇人,看着她母子俩,高声叫道:“哎呀,这才几天没看到,你这儿子就越长越乖巧了呢!越来越象大户人家的根骨了啊!”
又有妇人说道:“谁说不是呢,你们看那眉骨,那身相,活脱脱就是……”
也更有假装亲近杜孝蓉的妇人。看见杜孝蓉两眼红肿着,脸上还挂着泪痕,便关切地问:“哎,我说大妹子,清晨大早的,你是何事哭成这样了呢?是不是那不醒事的向众多,欺负了你来着?来,把孩子给我帮你抱抱。嗨,小家伙,长得就是乖啊!”
杜孝蓉对着她们笑笑后,就自顾着走路。她的心思啊,有谁能清楚呢。
待众多妇人齐集于天子殿时,那太阳也升起老高老高的了。辰时左右,那第一锅滚烫的汤药已煎好。和尚们已经把它倒进大木桶,给抬到了院坝中来。
妇人们一见汤药抬出来,都像看见了金元宝般的,纷纷拥上前去。一个个你抢我夺,在那木桶中,舀来汤药急忙喝下。每当她们喝得大汗淋漓时,那下边的尿水,也就要急急地奔流而出了。于是一个个又急匆匆地,向庙后的茅房跑了去。
一些初入佛门,六根未尽的年轻和尚。每天被这花花绿绿的景象,惹得抓耳掻腮,想入非非起来。也便有傻呆呆地望得不转眼的,只觉得秃头上,忽然地疼了起来。待回头一望,才知是大和尚在后边,敲了他的脑袋。于是才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去做自己的事情。
早晨,乘法师是照例要到殿外院坝里来,巡视一阵子的。他也是心急如焚,因每天要熬几大锅汤药,药材早就不齐备了。派去鸡公岭采药的几个和尚,还没有回来不说,昨晚有人带信到庙里说,那个叫志远的小和尚,为了去采悬崖边的一株野生黄连。摔下了岩,现在还生死未知。还有,昨夜符家大院又过来人讲,关于修建黄长老墓地宝塔的事。来人说,石匠都请好了。明天就要来人,开采元盘山下的龙骨青石,过不了多久,就要立塔了。要他们庙里派人,把黄长老墓地周边清理好。还要他们拿出具体的建塔方案来。报给符老太爷审察。因那建塔的银两,都是符老太爷出的,所以得经过他同意才行。
真是一事不赶一事的。
众妇人一见到乘法师出来,便纷纷拥了前去。向乘法师倾诉着苦衷。其中也便有妇人,催问乘法师道:“乘长老,好多天就听说,要建塔镇妖,建塔镇妖的,怎么都过了这么久了,还不见一点儿动静啊?我们的病苦,要何时才得消除呀?”
乘法师笑着对妇人们安慰道:“你们别着急,别着急嘛!建塔的事,明天就要开工了。银两也不再要你们出一两一钱。已经由符老太爷全包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有许多妇人,立刻跪倒在地,双手合拢,口中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保佑符老太爷健康长寿,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也有妇人道:“这建塔银子,本来就应该由他符家出。全百羊镇,就数符家富贵。而这次,也让他家吃亏得最狠。”
乘长老对妇人们的这些说法,不置可否地一笑之后,就走到一边去了。
杜孝蓉听见这些话后,先是有一点儿吃惊。怎么符家出资建塔的事情,自己一点都不知晓呢。又回头一想,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充其量说,是符家的一个下人的老婆而矣。那暗中对你好的符家大公子,早已三魂悠悠,七魄渺渺了。即使你怀抱着他的骨肉,又当怎么讲来?想到伤心处,不禁又凄然落泪。
杜孝蓉喝过汤药后,便抱着狗毛儿,独自进到大殿里去了。
天子殿正厅大殿内,金碧辉煌,青烟缭绕。各路菩萨,位列两旁。神龛上,弥勒笑佛,笑口常开。下边一排和尚,在敲击着木鱼。颂经声,不绝于耳。
杜孝蓉抱着狗毛儿走上前去,一个和尚看见后,便右掌举眉道:“阿弥陀佛!请问女施主,有何事前来?贫僧原为施主效力。”
杜孝蓉道:“我想为我儿子,求个签!”说完,从口袋里摸出一些碎银,放进布施盘中。
杜孝蓉跪在蒲团上,接过和尚递过来的签筒。那和尚又道:“施主在摇动签筒时,心中就默念那所求之事吧!”
杜孝蓉依照和尚提醒,微闭双目,一边摇动着签筒,口中一边默默地念道:“求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我儿狗毛儿健康成长!到时能返祖归宗!求菩萨将大恶人高月桂碎尸万段,让江印廷不得好死……”
端着签筒好一阵的摇晃,杜孝蓉才见一根签掉落了下来。她捡起来。交到和尚手中,只见那和尚眉开眼笑道:“施主求得了一根上上签。你所求之事,一定会应验的!”
杜孝蓉抱着狗毛儿退出大殿,心情变得好受了些。此刻,她所想的是,她要有朝一日,还其狗毛儿的真名实姓。把江印廷和高月桂生下的那杂种符尚虎,给踢出符家大院去。即便是自己守一辈子活寡,也要挣脱向众多那粗俗不堪之人。那狗毛儿,才是符家真正的传宗接代人啊。
走出大殿来时,杜孝蓉发现院坝里,先前还熙熙攘攘的妇人们,此时多数已经下山回家去了。只有三三两两的还有几个人,站在阴凉处闲谈着。
杜孝蓉一眼看见了高月桂的丫环银玉,便抱着狗毛儿奔了过去。杜孝蓉对银玉笑着道:“银玉姑娘,你也来喝药啊?”
银玉听见喊叫,回头一见是杜孝蓉,本想离开而去的。因为大娘曾经吩咐过她,叫她若遇见杜孝蓉那个贱人时,千万不要搭理。
但杜孝蓉几步就窜了过去,一把拉住了银玉,这下银玉是想走也走不掉了。银玉只好答应道:“我的病已早好了。是大娘还不行,要我来给她端药回去的。”
“那药舀好了吗?”杜孝蓉热心地问道。
银玉一指提在手中的药罐,说:“装好了,正准备回家呢。”
“那我们就一起走吧!”杜孝蓉抱着狗毛儿,同银玉一起下山。路上,杜孝蓉问银玉道:“银玉啊,听说黄长老的墓地,明天就要建塔了,是真的吗?”
走在前边的银玉,头也没回的道:“我怎么知道哇?”
“你天天在大娘身边,还能不知道此事?”杜孝蓉继续问道。
“我真的一点儿都不知道这事。再说,那建不建塔,是庙里的事情,又与我这个符家的丫头,何干何涉呢?”银玉不耐烦的回答着。
“那本来也是。但你晓不晓得,那建塔的银子,全是由符家出的哩!”杜孝蓉试探着说。
“那也是老太爷的事情。自从符大公子失踪后,老太爷怄得连见都不想见大娘呢。”银玉无意之中,就抖落出了大院里,近段时间的一些秘密。
可是银玉她哪里知道,这杜孝蓉是有心人套无心人的话。杜孝蓉一听近来老太爷伤心得很,她就顺势又问道:“那大娘肯定也是,怄得骨销人瘦了吧?”
银玉笑着答道:“没得那么严重。只不过是一天显得没精神罢了。”
“那近来江管家还去大娘家吗?”杜孝蓉又问银玉。
“怎的不去?就是今早我临出门时,江管家又从后园门,进到大娘屋里去了。我走时,还没见出去哩!”银玉突然觉得,自己说露了嘴。于是又忙说:“哎呀,不说了,不说了,大娘肯定在家等得着急呢!你带着孩子,走不快,就在后边慢慢来吧!”
银玉说完,便几大步走前了去。杜孝蓉本想还要跟上去继续套她的话,但一想,也可能再从一个丫环口中,套不出更多的什么话来了。只得客套道:“银玉啊,你还是别跑急了,小心别摔了大娘的汤药啊!”
杜孝蓉待银玉跑远了后,才对自己抱着的狗毛儿道:“幺儿呢,你可不要让当娘的失望哦!你要乖些长大,当娘的到时,一定要给你一个名分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