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亲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卢飏看了看老爹,接着道。

“嗯,娘说的是,咱延庆就有这样的官,不过不叫八府巡按,叫巡按御史,专门监督咱延庆州的大小官吏的,平常确实啥也不干,就探查各个官员有没有贪赃枉法的。”

卢飏尽量把巡按御史说的邪乎一些,好吓唬吓唬老爹。

“宋知州也归他管?”

卢满仓此时已经有八分信了,但是想当乡绅老爷的念头还是让他保留一丝希望。

“当然了,宋知州也怕他呢,爹记得之前延庆城里的王家不?就是去年被抄家的那个,他大哥还是京官呢,就是被咱延庆的巡按御史一封弹章送到了皇帝面前,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

去年延庆王家兄弟的事可是传得沸沸扬扬,卢满仓自然也听说了,当时他还跟着大快人心呢,此时听了卢飏的话,不禁后脖颈有些发凉。

“这雇佣能行不?万一他们不好好干怎么办?”

卢满仓有些松动。

“如何不行,到时候几年一签,干的不好就不与他们签了,他们为了留在咱家,肯定更会用心好好干的,这比那收奴仆还要好。”

“爹娘都是心善的人,收了奴仆也不会狠心打骂,若是遇上那奸猾的奴仆,到时候要是悖逆欺主,咱也不好收拾不是。”

卢飏接着又补上两句,这下卢满仓却是没话说了,便也应了卢飏所说。

第二天一早,卢满仓和卢沈氏将卢家的奴仆聚在后院,然后宣布了这个消息。

跟卢飏想的不一样,这些奴仆听到卢家不收奴仆,而改成雇佣之后,却并不是高兴,而是恐慌。

“老爷,您这是什么意思?您这是要赶我们走吗?”

穆叔一直跟着卢满仓,一听这话,便着急了起来,接着便给卢满仓跪下了。

“哎呀,老穆,不是赶你走,你还是在我们卢家做活,只是换种形式而已。”

卢满仓被这些人弄得有些心乱,便用眼光看向卢飏,好叫卢飏的来给他们说。

卢飏自然当仁不让,他先把穆叔扶了起来,接着便跟穆叔等人说了雇佣的事。

“我家不收奴仆,但是大家一样可以在我家做工,也不用改姓,以后你们结婚生子了,也可以科举做官,算不得贱民,只是比以往多些手续罢了。”

卢飏如此一说,穆叔等一众奴仆便接受的多了。

他们可以不用顾忌自己的身份,但是对于子女却是在意的紧,这年岁,虽然卖身为奴不用再考虑吃喝问题,但是也绝了后代的科举之路,而且还要改姓,死后也不得归祖坟,这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可是大事。

卢飏着重说了这几点,穆叔等人便也接受了,卢沈氏接着便把这些人卖身契还给了他们,卢飏当场与他们签订了昨晚拟好的契约。

穆叔等一众帮佣尽皆不识字,他们一见又签这卖身契一般的东西,便也放下心来。

卢沈氏全程目睹了卢飏安抚众人的手段,心道:我这儿子还真有他姥爷的本事,而且学问又好,将来做官也是不远了。

麦收结束之后,卢飏便跟着老爹去了水泥窑看了看,恰好刘启年和升叔也在,卢飏便简单开了一个会,让他们做好去京郊开设水泥窑的准备。

一听说要回京师开厂,刘启年顿时喜上眉梢,这延庆水泥厂虽好,但是距离京师太远,延庆又是边塞之地,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这一年多,可把刘胖子憋坏了。

“真的要去京师了?”

刘启年问卢飏。

“嗯,延庆这边人口少,又是边塞,除了朝廷修堡,一般百姓家用水泥的也少,而且如今朝廷也没银子,修堡修城墙的也没指望了,但京师不一样,那里有钱人多,建房子,修园子的有的是。”

卢飏决定还是要将水泥建筑事业发展到京师去。

“可是京师那里有烧水泥用的石灰石吗?”

卢满仓没有去过京师,怕京师那里没有延庆这边的石灰石。

“京师西边有西山,跟咱们这里的山脉是一系的,应该会有差不多的石灰石,不过这个我也没去考察,到时候还得请刘掌柜去一趟西山那边去实地看一下。”

刘启年在京师待了多年,对西山那片也很熟悉,便应了这事。

“不过现在咱也不用太过着急,京师那里不同于延庆,得先提前买几个山头,这事今年能办好了就行,明年再把厂子建起来,这次咱得建个大的了,起码要比现在的产量翻两番。”

如今水泥厂的部分水泥已经开始在京师销售了,一个月能挣千两银子,卢飏和刘启年每人能分到五百两,若是翻两番,那一个月就有两千两银子的进账了。

刘启年听了后,乐的依然合不拢嘴。

安排好了水泥厂的近期规划,卢飏便又去了一趟延庆州城,临来的时候,云舒拜托卢飏去他家里看看。

因为上次在延庆诗会的事,云仁忠格局太小,卢飏其实不愿意跟他多有来往,但如今云舒成了自家人,云仁忠便成了卢飏的大舅哥,这亲戚不想走动也得走动了。

卢飏拿着云舒事先备好的各种京城风物,让穆叔挑着,骑马便来到云家门前,递上拜帖,一会儿工夫,云仁忠便亲自迎了出来。

要说,这云仁忠除了气量有些小,其他的还是挺好的,两人一年未见,此时见了,卢飏感觉还是很亲切的。

云仁忠领着卢飏进了院中,因为云舒的缘由,卢飏对云仁忠说,想去拜见一下他的父母和祖父母。

对于卢飏的这个要求,云仁忠也感到很高兴,朋友来拜见父母是礼数周到的表现,况且卢飏还有官职在身,而且再看卢飏,还带了不少礼物。

云仁忠打发一个小厮去给父母禀告,自领着卢飏去了他居住的小院。

两人刚刚坐下,自有丫鬟上了茶水,云仁忠便问起卢飏这一年在国子监的见闻。

卢飏便把国子监一些有趣的事跟云仁忠说了,云仁忠又拿出自己最近做的时文,让卢飏看看这时文在国子监中是个什么水平。

一年的大明科举顶尖教育之后,卢飏如今的八股时文水平已不是云仁忠可比的了,卢飏此时看云仁忠的时文,很容易便能看出哪里不足来了。

但看出来,怎么说却让卢飏犯难了,卢飏本想虚与委蛇过去算了,但一想,这云仁忠好歹是云舒的大哥,还是要指点一二的,不过这措辞却要细细琢磨一番。

思量一番之后,卢飏便跟云仁忠讲了如今京师最流行的时文格式,卢飏说的委婉,云仁忠闻言也是大感受益。

两人说话间,之前那小厮便来回话,说老祖说了要在后厅见卢监生。

卢飏跟着云仁忠便来到了后厅,抬头便见一头发花白的老者坐在厅中正央的太师椅上,下首坐的则是云仁忠的老爹。

云舒老爹的卢飏上次便见过了,这次见卢飏来了,便起身相迎。

卢飏对着云舒的老爹和祖父行了子侄礼,心道:这礼行的也不亏。

众人分宾主坐定之后,又说了一会儿话,因为云舒的老爹也是举人出身,便考较了一下卢飏的学问,现场从四书中出了一题,让卢飏破题。

卢飏这一年来,针对八股文的八个部分,都进行了专门的训练,特别是破题方面,那是整篇八股文章的题眼,毫不夸张的说,破题破的好,这八股文便成功了一半。

这时候,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前前后后,考生们要考九天,而留给阅卷官的阅卷时间也差不多是九天,所以阅卷官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来逐一看考生的卷子。

所以,大明科举制度传承两百多年,到现在便只重首场的七篇制艺了,而这七篇制艺全部都是八股文。

卢飏是经过高考的,知道一篇八百字的文章在考官那里也就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虽然现在是明代,但考官在一个篇八股文上用的时间也不会太多,若开篇没有令考官眼前一亮的词句,那很可能便会被考官随后丢在一边了。

所以这破题便是令考官眼前一亮的关键所在,于是卢飏便有重点的在这破题上下了狠功夫,每天都会自己出几个题来破。

此时见云舒老爹出题,卢飏自然也不怵,思考片刻,便将题目破了出来。

所谓八股文的破题,其实就是点出考生对题目的理解,顺便表明自己想从哪个角度来写这篇八股文,所以破题不用很长,一两句话即可。

因为是云舒老爹出的题目,所以云仁忠便也没有躲过,云舒的老爹和祖父正好借此检查一下云仁忠的制艺水平。

云舒的老爹和祖父都是经过科举的老人了,所以制艺水平高低,两人看破题便能看出来。

云舒老爹出的题目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这个题目出自《论语》颜回篇,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国君鲁哀公与孔子弟子有若的对话,全篇大意是现在国家用度不足,怎么办?

孔子的弟子有若也是个人才,想了片刻便对鲁哀公说,为什么不减税呢?

鲁哀公一听便急了,心道你是不是傻啊,我都说了用度不足了,你为什么还要让我减税。

听了鲁哀公的话,有若便说,鲁公您别急,您听我说,于是便对鲁哀公说了上面的那句话:“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意思是,百姓有钱了,君主还能没钱花吗?百姓若是没钱,君主的钱又能上哪去淘换呢?

这其实是一个财政赋税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以古喻今的现实问题。

云舒老爹能出这个题目,说明他虽然在野,但没少研究大明此时的赋税问题,而且似乎对于万历皇帝敛财的行为持反对态度。

而卢飏关注大明财政赋税制度,自然也对论语中涉及财税制度的句子多有研究,对于题目中有若的观点,卢飏总结起来其实是先秦时期传统的轻徭薄赋的财政制度的一种体现。

在春秋那个国家统治力和组织力薄弱的社会制度下,这种观点很有现实意义,而且一直到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过对于卢飏这种受过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洗礼的人,自然对于一国的财税制度要有更深的认识。

时人对于财税的理解也就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节”上就差不多了,但是卢飏自然对一国财税赋予了更多的职能,比如单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个理念便领先了明人几百年。

更旷论财税的降低贫富差距、调节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等等职能。

这些观点随便拿出一条来,都能让考官眼前一亮,特别是能让朝廷的当权者眼前一亮,直呼大才。

卢飏有后世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妥妥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也是卢飏得以在晚明搞事情的依靠所在。

因为每日的训练,云舒老爹刚说完题目,卢飏脑子里已然有了破题之策,只是这是在云家,卢飏觉得自己得给云仁忠一点面子。

正所谓孩子是自己的好,再公正无私的长者,也不喜欢别人家的孩子衬的自家孩子跟白痴一般。

云舒老爹出的这道题,是一道标准的四书题,而且也没有截搭,相对来说算是简单的了,不过简单的题目,若想答出花来却也很难。

果不其然,见卢飏久久未做答,云仁忠便拔得头筹,先起身颂道。

“仁者爱人,恤民之疾苦也,轻徭薄赋,藏富于民,乃国之本也。”

云仁忠说完,卢飏便见云舒的老爹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公正的讲,云仁忠的这个破题还算不错,首先点出了全篇的宗旨:轻徭薄赋。另外,还说出了孟子的仁者爱人的观点,也算是不错了。

不过这样的破题,若是在延庆这样的穷乡僻壤,应该算是出彩了,毕竟延庆就没几个秀才,教授学生制艺的老师一般也是秀才,云仁忠能够从中出挑,也完全得益于家中有进士举人的指导。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从长津湖开始
相关推荐:傅先生他晚来风急醉梦晚来风急晚来风急大唐小闲王大宋闲王西游之刀神系统剑侠系统无敌剑仙系统最强剑侠系统传世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