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辽东大败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计划破产,可是仗还是要打的,辽东的军饷还是要筹备的。

崇祯这边的筹备失败,但是多少也弄了点银子。

弄了多少八十万两。

其中五十万两来自朱常渊在京师的阿九商行还有保和堂医馆。

至于其余的三十万两,就是崇祯皇帝自己从自己的小金库中拿出来的了,加上薛国观从百官手里搜刮出来的一些,八十多万两银子悉数第一时间送往辽东。

而远在锦州的洪承畴在收到了这八十万两银子以后,脸上的表情真可以用哭笑不得四个字来形容。

八十万两银子很多是吧。

看上去而已

其实不算四十万大军的伙食费,单单是军饷这一处开销,每个月就要四十万两,八十万两银子也只是够发两个月的军饷而已。

可是饭还是要吃的。

满打满算,带上辽东本来就有的物资,养活四十万人两个月没有问题,战事一旦拖到两个月以后,大明必败无疑。

总督大人,怎么办原密云总兵官唐通看着朝廷送来的这八十万两银子,脸色有些阴沉的问道。

洪承畴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道:无他,死守耳

朝廷现在送来八十万两银子,也够一阵子军费了,可能是先期的军费,后续估计还能到来一部分,我们要好好谋划,怎么退皇太极的大军。

洪承畴是辽东地区最大的军事长官,自然不能跟眼前这个叫唐通的家伙说实话,别人他不知道。可是这个唐通他是知道的。这货看上去长得威风凛凛。像是一代名将,可其实虽然不是草包,也只有中人之姿,且畏缩怯战,风一吹就倒的两边草。

崇祯的圣旨中明明说了这次的银子就是全部,可惜,他不能告诉唐通。

国柱,你随我来洪承畴将圣旨卷起来。放在手中拿着,一挥手将杨国柱带进了自己的密室中。

总督杨国柱行礼。

杨国柱之前也是镇守一方的将领,且战功赫赫,这次朝廷将九边精锐尽皆集中到辽东地区,自然会把他们各自的统帅也征调过来。

杨国柱心里,洪承畴虽然是文人出身,可是此人临危不乱,思路清晰,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出现情况后应该如何应对。

这种大将之风。才是领导者之资

所以,杨国柱对他一向都很尊重。

国柱。当前的局势你怎么看洪承畴满脸忧虑的问道。

总督,国柱不敢班门弄斧

说洪承畴亲自给杨国柱搬了个凳子坐下。

谢总督。杨国柱坐下来以后,说道:属下这些日子和鞑子也有数次交锋,他们的队伍比山西和陕边的那些民贼可是难对付多了,其战斗力应在我大明军队之上,特别是他们的那六万骑兵,甚至可与咱们的关宁铁骑一较高低。

所以,属下以为,辽东还是以防守为佳,等他们啃不动这块硬骨头的时候,自然便会退兵

杨国柱说的很有道理,皇太极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大明帝国的坚城大炮,要是和他在野外作战,他一万人能打明朝军队两万人甚至更多,可是如果攻城,他十万人都攻不下一万人防守的城池。

这已经经过大明朝将领的多次验证,比如最早的圆嘟嘟,后来的孙承宗,甚至是吴三桂等等。

可是,这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有粮草,可以守

如果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守个鸡毛。

杨国柱显然是不知道崇祯皇帝的圣旨的。

洪承畴听了后,苦苦一笑,叹了一口气,说道:国柱之言深得我心,我又何尝不知坚守最为有利,而且,若是我洪承畴在此,他十个皇太极也别想进入关内一步

可惜啊,我们不能坚守,而且还要主动寻找皇太极的主力军,决一死战,若是速战速决,尚有一线生机,若迁延日久,则必败无疑

大人何出此言呐杨国柱疑惑了。

洪承畴展开圣旨,递到了他的面前,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这,这

杨国柱越看越是心惊肉跳,到最后不得问道:大人,现在如何是好

洪承畴说道:暗中调集兵力,一个月后松山会和,以我军的人数优势与皇太极决一死战,而且,还要出其不意

话分两头说,杨嗣昌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伐张献忠,不但没能平定蜀地,还损兵折将,白白的替张献忠刷了一波威望。

更加让他揪心的是,由于他的出征失利,直接导致了皇太极的再次率军直扑辽东锦州松山地区。

杨嗣昌很内疚。

回到长安后一直和朱常渊住的不远,身子突然也差了下来,竟然重病不能远行。

给皇帝上了几封请罪的奏疏,皇帝也都没有回复,既没有苛责,也没有安慰,弄得杨嗣昌心中如同打鼓一样。

其实崇祯皇帝虽然收到了他的奏疏,可实在是没法回复,当初率军伐蜀是他这个皇帝极力主张的事情,现在也不好将责任全部推倒臣子的身上不是

而且,辽东的事情整天就吵得他欲仙欲死,哪里还有心情理会杨嗣昌。

他这不经意间的冷落不要紧,造成的后果就是:杨嗣昌在愧疚中竟然病死在了长安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朱常渊命人将杨嗣昌的尸体还有他临死前写的奏疏全部运送到京师,并写一封奏疏说明情况给皇帝,催促朝廷调派三边总督过来总督军务。

杨嗣昌可谓是崇祯的知己。是他这辈子最信任的大臣。当然了。这个大臣也没有让他失望,帮他做成了许多事情。

不过,天意不可违,杨嗣昌终于还是走了。

崇祯悲伤的送走了这位亦师亦友的伙伴兼下属。

可是,他的悲伤才刚刚开始

九月,洪承畴在辽东的局势上做了一个当时最正确的决定,全部集结四十万大军从各个方向包围,将皇太极的十六万主力军全部纳入了包围圈内。围困在了松山。

声势浩大,威势震天。

就连一向高傲自负的皇太极都吓了一跳。

在他的印象中,大明朝除了朱常渊的军队之外,什么时候会主动出击了,不都是所在乌龟壳里作战的吗

不过,作为一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油子,此刻的皇太极并不紧张,而且,内心深处略微有一丝兴奋。

这可是大明九边的所有精锐啊,人数虽多。可是如果这一战能够胜利,自己日后甚至有可能打进北京城呢

防守

皇太极当即下令。所有十六万人缩成一团,顿时像是刺猬一样将自己的全身上下全部防御起来。

大明朝的军队虽然多,可是接连几次攻击过后,发现皇太极的军队虽然被包围,可是丝毫不乱,战斗力强的简直是爆表

怎么打也打不进去。

到后来,皇太极的军队竟然还放出骑兵来四处冲击,希望找到突破口。

是的,皇太极在寻找突破口,他可不想这样一直被围起来,而且,幸运的是,经过一轮试探之后,他还真的成功的找到了这个突破口。

在所有明军的包围圈中,皇太极发现有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很弱。倒不是他们不能打,而是他们好像过来就是为了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

试探了几轮之后,皇太极也知道对面是谁的队伍了,密云总兵唐通的军队。

一旦找到突破口,毫不迟疑,立即马上调转兵锋,骑兵在前,步卒在后掩护,一阵冲杀将唐通的军队冲击成了散兵游勇,并且,很幸运,皇太极还抓住了唐通这个家伙。

而唐通这货也很没有节操,立地投降,简直考虑都没有考虑一下。好像这次他大老远的从遥远的密云过来,就是为了投降一样。

冲出突破口以后,士兵心理负担减轻,皇太极掉马回头,就在原地和大明的四十万军队做了一场赌博性的战争。

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一阵冲杀进入大明军队的军中,简直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吴三桂见势不妙,自己率领六千铁骑直接逃跑。

总督洪承畴率领大军就近撤军,最后只有万余人被他带着进入松山。

唯有宣府总兵杨国柱率部拼死抗争,与皇太极血战一昼夜,战斗到最后一人,而后横刀自刎,绝于疆场之上。

此战,大明四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清兵损失不过三万人。

皇太极一鼓作气,趁着自己人多,直取松山,围困二十天后破城而入,生擒蓟辽总督洪承畴。

此战,京师大震,朝廷大震崇祯大震,而后,整个天下大震。

九边精锐,尽毁一旦

大明帝国最后的金戈铁马,已然烟消云散。

就连远在陕西之地的朱常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忍不住差点一口老血吐出,大骂:你们这些人都是猪么,一战损失四十万人。

然而,这还不是最终的结局。

结局是皇太极乘胜追击,舍弃步卒只带着六万奇兵,一路从松山打到大凌河,又从大凌河打到锦州。

而后左屯卫右屯卫宁远甚至山海关,一路兵不血刃,几乎就像捡城池一样将辽东之地尽数占领。

直到最后,吴三桂堪堪凭借地利守住山海关。

至此,关外辽东之地,寸土不为大明所有此章描写松锦大战是为了剧情需要,无论时间还是事件的整个经过都和史实出入巨大,勿喷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从长津湖开始
相关推荐:总裁,你好坏!王妃水嫩:王爷你好坏冒牌天才远征之王超级落榜生官二代:狼骑竹马来反叛颂歌保安军逆流青春年代从灰烬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