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支那城在他们脚下,逐渐的缩小并且远去,远远的可以看到地面上一批批车队,像是蚂蚁一般的在公路上行驶着。
还有一列列在吉普车牵引下,正在铁路上缓缓行驶的列车,这一切看起来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毕竟人多是生活在地面上的,极少有机会从高空看到地面的场景。
所有人都挤在舷窗旁边,伸着脑袋朝下面看,七嘴八舌的吵吵着,倒是不会觉得旅途寂寞。
而密支那距离保山机场,只有两百公里左右,也不需要绕路,只需要爬高之后,飞跃过高黎贡山,便可以抵达保山。
这里虽然也算是驼峰航线,但是却并不是风险性极高的北线,而是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南线,飞机不用爬升到很高,便可以飞越过高黎贡山,所以自从美军控制了缅北制空权之后,现在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危险的北线,开始都走南线这边来往于中、国和印度之间。
但是在空中看地面美景的时间很短暂,由于天气并不好,随着飞机爬升,很快就穿过了低矮的云层,飞到了云层上方,再向下看,就只能看到茫茫云海了,而且也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脚底下成了一片厚厚的乌云,刚开始还很美很新鲜,但是看多了也就感到没啥可看的了。
飞机在穿越云层的时候,受到气流影响,颠簸了一番,把飞机上一帮家伙吓得哇哇大叫,有些人还有些晕机了,抱着呕吐袋嗷嗷的吐了起来。
不过在飞到了云层上面之后,很快飞行就变得平稳了起来,机舱中充斥着飞机引擎的巨大轰鸣声,让人几乎听不清对方说话。
不过在飞行平稳之后,机舱也渐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默默的望着舷窗外面的云层,显得有些沉默了下来。
每个人内心之中,都产生出了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虽然密支那距离国内并不远,也就是隔着几座山而已,可是那边毕竟算是国外,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回国了。
虽然这只是一次短暂的支援行动,可是对于已经久未踏上自己国土的这些官兵们来说,还是让他们产生出了一种激动的感觉。
就连方汉民也默默的看着舷窗外面,产生出了那种近乡情怯感觉,虽然在这个时代,他从未踏上过这片土地,但是曾经他却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之上,并且在这片土地上战斗,暗地里保护着这片国土的安宁。
可惜的是物是人非,他却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的这个时代,他也很想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就在他们爬升到云层上面的时候,远远的看到了几个黑点出现在了他们视线范围之内,并且朝着他们的运输机快速的靠近了过来。
这让飞机上不少人感到紧张了起来,有人指着舷窗外面远处的几个黑点叫到:“战斗机!快看,战斗机!不会是小鬼子的吧!”
方汉民伸手从吕小山哪儿要过了望远镜,凑到舷窗处朝着远处望去,看了一阵之后,于是便放松了下来,挥挥手道:“别大惊小怪的,那是咱们美国盟友的战斗机!他们是过来给我们提供护航的!”
其实分辨美日战斗机,现在很容易,现在美军在亚洲的P40战斗机,已经逐渐正被大批新锐的P51所取代,这些P51战斗机,不像以前的P40那样,在机身上涂装迷彩色或者军绿色油漆,而是直接省去了涂装,保留了铝制蒙皮原色,只在机头机尾和机翼上涂上美国空军的标志,或者小的个性的图画。
而日军现在使用的战斗机,还保持着绿色涂装,所以只要看到是泛着金属色的战斗机,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是美军战斗机。
果不其然几个黑点飞近之后,他们便看到,真的是四架美军的野马战斗机,这时候赶过来在空中和这个运输机队汇合,为他们提供空中护航的。
这一下所有人都放心了下来,因为他们早就听方汉民说过,这种美国的新锐战斗机非常牛叉,是这个时代螺旋桨战斗机之中的巅峰杰作,鬼子目前使用的主力战斗机,包括曾经不可一世的零战,遇上这种新锐野马战斗机,也只有被骑着揍的份。
所以只要这几架战斗机赶过来,那么他们基本上就不用再担心会遭到日军战斗机的偷袭了,鬼子的战斗机即便是偷偷溜到这一带空域,只要发现有美军战斗机存在,现在只能夹着尾巴赶紧溜走,跑的慢一点就可能会被打成火鸡。
由于距离比较近,几架C46运输机仅仅只飞了一个小时不到,便开始下降,再一次钻入到了云层之中。
随着一阵气流颠簸,他们又看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奇景,飞机在云层中穿过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很近的云层之间,突然间划过了一片如同蛛网一般的闪电,有的闪电如同银蛇一般,在他们飞机周围穿梭而过,引起了飞机上这帮家伙们的集体惊呼大叫声。
连方汉民也被这种景象吓了一跳,这样的飞行真是玩儿命,闪电居然会距离他们这么近,万一要是被雷劈了,那可就冤枉大了。
好在飞机最后还是安然无恙的穿过了云层,飞到了云层下面,几架战斗机也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之中,这一飞到云层下面,所有人就通过舷窗看到了地面的情景。
一座小城远远的出现在了他们眼中,而且可以看到一座机场就在小城附近。
这就是保山机场,这座机场历史已经很久了,它始建于一九二九年,最初规模并不大,但是随着抗战开始之后,特别是四二年以后,随着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保山机场的地位便大为提升,随即便被国内大幅扩建了许多。
这里也成为了驼峰航线的一个重要机场,一部分运送给国内远征军部队使用的物资,飞机直接就飞到了这里降落,卸货之后,物资随即便被分发下去,运到怒江沿线和日军对峙的国民党军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