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王忠提醒他,徐辉祖还想着刚才的事情愣神。
“你不仅是魏国公还是中军的左都督,不管遇到任何事都不能如此惊慌,不然朕如何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你。”
闻言,徐辉祖连忙跪下认错。
就算遇到凤阳府的变故也不会引起徐辉祖的慌张,只是他刚才想着锦衣卫的事情,这才没有注意到皇帝的问话。
回想起之前,从锦衣卫建立开始,就审理了很多官员。
朝廷中的官员们,遇到锦衣卫的人都是避之不及躲着走。
“臣知罪,请陛下宽恕。”
徐辉祖慌忙拱了拱手说道。
“无妨,魏国公叫上齐泰和茹嫦先去准备一下,一会随朕去凤阳府看看情况。”
“朕不相信,这宋国公和周王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陛下,万万不可啊。现在凤阳府拥有一万五千多名士兵,如果周王再带着人过去,情况将会更加糟糕,这么危机的时刻,陛下千万不能到凤阳去啊。”
一开始时徐辉祖就劝诫朱允炆离开太仆寺,回到京城,这样不管冯胜想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儿,都在陛下的眼皮底下。
现在凤阳府已经危机四伏,陛下在这个时候回去实在是太危险了。
“陛下,您只需下令,让臣带兵前去凤阳府,臣必会捉拿冯胜等人回来。”
“你不用劝了,朕心意已决,不管怎么说,朕还要喊周王一声叔父,朕倒要问问他,为何要陷朕于不义之地。”
朱允炆摇了摇头拒绝道,紧皱眉头。
他就是要给各藩王一个警告,告诉他们图谋不轨的下场。
再说了,朱允炆早就在凤阳府安插了很多人,根本不会有徐辉祖口中说的那么危险。
如果连他自己都害怕到不敢去,他还做什么皇帝啊?更别说和各藩王对抗了。
徐辉祖明白陛下决定的事情就不会再改变了,于是不再劝阻,只是连忙让齐泰和茹嫦他们增加防护,一定要确保陛下的安全。
现在英武和飞熊未能成功换岗,要是凤阳府李英芳左中两卫并没有跟着宋国公,那么他们就有把握从这两个方面控制住凤阳府。
他们带着长淮卫在外面包围住凤阳府,左中两卫还有武英和飞熊在里面配合好,他们一定能把宋国公捉拿归案。
只是现在,唯一可能发生的变动就是他们还不知道李英芳的态度,如果他要帮助周王,很有可能会出现变局。
徐辉祖心里不由得担心起来。
只是,当他们来到英武的卫所看到的一幕,却让徐辉祖睁大了眼睛。
这穿着白色的铠甲,胯下骑着玉骢马的人竟然是徐妙锦。
这个丫头前两天还委屈的说陛下要赶她走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看到他这个不谙世事的妹妹,现在穿着铠甲出现在这里,徐辉祖不由得变了脸色。
如果不是朱允炆还在这里,他一定会揪起徐妙锦的耳朵让她不要在胡闹了。
现在凤阳府随时都会有危险,你都那么大的人了,不知道此刻应该躲起来吗?
原来朱允炆早就安排好了,正等着陛下命令的人不止是徐妙锦还有李增枝。
而徐妙锦的身后,不仅站着英武和飞熊两卫,还有临时组成的火铳卫。
而且这些火铳卫每一个人身上还带着一把新型火铳。
这把火铳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就是朱允炆命令工部尚书郑赐带着火药局和宝源局制造出来的火铳。
才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制造出了三眼火铳,相较于之前的火铳威力更强,射程也更加远。
制造过程最开始时有些麻烦,等火药局的工匠们全都熟悉了火铳的制作过程时,速度也就越来越快了。
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效率,就算是身为魏国公的徐辉祖也感觉到不可思议。
而徐妙锦接着陛下要赶她走的理由回到京城,才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火铳卫的所有调动,一直到亲眼看到3600人手拿三眼火铳时,她还是感觉到不可思议。
而徐妙锦回到京城前往火药局时,才发现她只是去了太仆寺两天的时间,火药局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些制造工匠们不再怠慢,而且干劲十足,相互合作,形成了一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
不再是一个人完成从枪身的制作到火药的填充,这种只能依靠制作工匠自身工艺的方式已经不存在了。
不仅大大减少了火铳的折损率,而且增强了射程威力。
这种流水线式的制作方式,可以根据工匠们所擅长的地方合理分配工作,火铳制作最困难最关键的步骤就让那些经验更丰富的工匠来做。
简单的流程就让那些经验不足,或者新手来做。
这样他们只需要几个人便组成了制作小组,制造也效率大大提高了。
慢慢的火药局就形成了一个军工厂,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制作三眼火铳。
看到这些后,徐妙锦不由得对朱允炆更加钦佩。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制作流程和方式,陛下真是个神人,竟然能想出效率这么高的协作方式。
“你不仅完成了朕交给你的任务,还做的这么好,朕很欣慰。”
朱允炆笑了笑说道,接着看着那个刚刚组成的火铳卫,他们还没有准备好统一的盔甲。
由于时间紧迫,还没有来得及确定引领火铳卫的人。
最后,朱允炆和徐辉祖一块思虑了两天,才决定让兵部尚书茹嫦领导火铳卫。
今天是他们第一次面对突发状况,却没有从他们的脸上看到有一丝的畏惧,全都整装待发,精神抖擞。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成为了京城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朱允炆上下打量着这些刚刚组建成的火铳卫,兴奋不已。
一开始,他还以为这种和其他兵种有很多不同的火器兵,在大明建立起来以后,就会因为无处施展能力而慢慢消失。
看到这些精神抖擞的士兵,朱允炆感觉是自己多虑了,大明的未来也许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