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惇讲到这里顿了顿,大有赞赏之意。确实啊,对于文采非凡的人才,谁人能不爱谁人能不欢心呢?尤其是对于像智惇这样将来可能做皇帝的人,更是求贤若渴啊。那么当年汉武帝对司马相如的爱护便很容易理解了……
“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文体方面勇于创新,锐意开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正是这种成就,使司马相如成为当之无愧的汉赋奠基人。
辞赋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而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
对于这样一个几乎妇孺皆知的古代爱情故事,水心自然也知晓了,于是淡淡一笑接了智惇的话讲下去,言语中流露着更多的是对那种文采的敬仰,和对那种爱情的向往。
“水心姑娘讲得没错,智惇真是幸运啊,没想到不仅乐曲方面与水心姑娘成为知音,便是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我们也有共同的喜好,真是上天的恩典。”
智惇静静地凝视着水心的眼睛,真希望透过这两汪清泉,看到她的内心深处——
“在内容上,《天子游猎赋》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它以宫殿、园囿、田猎为题材,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既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
在形式上,《天子游猎赋》摆脱了模仿楚辞的俗套,确立了汉代大赋的体制。它以“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结构宏大,层次严密,语言富丽堂皇,句式变化多端,大量使用对偶、排比手法,使全篇显得气势磅礴,形成了铺张扬厉的风格……”
是的,所谓子虚乌有,就是这样来的啊!水心微微摇了摇头,想想自己作为小乌龟被墨斗鱼和河伯神君给陷害了,那样亲手杀死自己叶哥哥的罪名,何尝不是子虚乌有的呢?所以说,世上并无太多的公道可言,弱肉强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司马相如的《哀二世赋》是整个赋史上第一篇直斥秦朝暴政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在风格上,《哀二世赋》警策凝炼,与《天子游猎赋》的铺排夸张形成对照,开后代抒情小赋的先河。”
水心强压下心头的愤怒和哀伤,继续评价关于司马相如的作品和文采以及为人——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赋史上第一篇描写被锁闭深宫中的妇女的作品,对后代的宫怨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它通过表现深宫妇女们的孤独和哀愁,暴露了封建宫廷的阴森黑暗。作者善于描写景物,烘托气氛,以情景交融的笔触,把人物感情的起伏跌宕写得维妙维肖,委婉动人……”
“司马相如还是汉代很有成就的散文名家,其散文著名的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等,对后代的政论性散文产生了较大影响。”智惇点了点头,是的,司马相如敢于那样描写深宫中的妇女,将她们的宫怨表达得淋漓尽致,着实需要一种勇气的。
而水心能了解这么多,也让智惇刮目相看,没看到一个烟花柳巷的小女子,对历史对文学及至更多的政治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真是难能可贵。若是能常伴自己左右,不仅在情感上,相信在国事方面也能帮自己出谋划策啊——
“公元前135年,司马相如以中郎将身份出使西蜀,安抚西南的少数民族。为《通西南夷》,汉武帝下令调遣巴蜀民众修筑道路。在这次开发过程中,由于征调劳力等举措不当,在巴蜀民众中引起惊恐和不安。
汉武帝于是命司马相如做文《谕巴蜀檄》告谕巴蜀民众,希望巴蜀民众理解和支持《通西南夷》的行动。《谕巴蜀檄》发布后,迅速达到了安定人心的目的……
为《通西南夷》而修理道路的工程开展两年后,民力消耗很大,朝中一些大臣认为《通西南夷》毫无益处;而司马相如力主恢复秦朝已在西南地区设置的郡县,还写了《难蜀父老》一文,阐述了《通西南夷》的重大意义,得到了汉武帝的赞同。
公元前130年,司马相如再次出使西蜀,取得了很大成功,大大加强了汉王朝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为发展多民族的国家做出了贡献。
两千多年来,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崇高的声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十分推崇司马相如,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
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唐代大诗人李白还以司马相如自比,自称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
智惇自小饱学诗书,在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那真是一气呵成,几乎将司马相如的伟大的功绩做了个最简明扼要的总结;更可贵的是,还做了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字字句句都是发自肺腑之言。
水心对这个智惇的好感又增加了一分,确实很难得啊,本以为来怡红楼的宾客都是登徒浪子,却谁料想自己的第一个客人就是一位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的书生,何其幸运?若他人内心能如表现出来的这般坦荡和真诚,着实不错啊……
“水心以为, 司马相如在西汉时期以文才著称,但是他之所以在后世广为人知,却主要是因为他与卓文君传奇的爱情故事。”水心的思想活动没有体现在神情在,她的笑容依然那样淡淡地划过,目光也只是局限于棋盘那么大的地方,并不轻易的与智惇对视——
“据说, 司马相如年轻时曾跟随梁王,后来梁王去世,他就返回家乡。这时他家已经破败了,他又没有什么赖以谋生的技能,就投奔与他一向交好的临邛县令去了。
当地一个叫卓王孙的富户,听说县令家来了客人,就大摆宴席邀请县令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知道这富户是为了巴结县令,本来不愿去,但县令一再相请,就只好去赴宴……”
“哈哈,这段典故智惇也知道,那么接下来的桥段,就让智惇来演绎吧。”智惇真是高兴啊,很多时候人真的很奇怪,并不是人们都恭维你都对你小心翼翼才让你满足,至少对于智惇来说,他更追求心灵的一种共鸣,那么水心的出现,对于便是一个奇迹——
“当时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县令说听说相如琴弹得很好,能不能弹上一曲助助兴呢?相如稍作推辞,就动手弹起琴来……
其实这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刚死了丈夫,搬回娘家来住。卓文君非常喜欢音乐,当她听到悠扬的琴声后,就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司马相如仪表堂堂、潇洒倜傥、多才多艺,卓文君立即被他的风采所倾倒,一下子就爱上了他。
这时,司马相如也发现了卓文君在偷看自己,也对卓文君产生了爱慕之心,就在琴声中暗寄情思,向卓文君表白自己的心意。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 酒宴之后,司马相如又派人去找到卓文君的侍女,带信给她,再次表明了自己的爱慕之心。
卓文君知道父亲不会同意自己和司马相如在一起,毅然在夜里来找司马相如,并和他私奔了。在当时,司马相如决定和寡居的卓文君自由结合,确实是惊世骇俗之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