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宋朝的科举制度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一】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王朝继承了唐朝的科举制度,并努力汲取其经验教训,使其进一步规范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科考开始严格和规范。主要有以区别: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朝由于重视知识分子,创造了比唐朝还要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中国四大发明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是在宋朝发明。《梦溪笔谈》等技术科学著作也已经开始产生。宋朝的商业也很发达,我们可以从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看到当时社会的繁华程度。据专家估算,宋朝当时大概创造了世界财富的50%,而康乾盛世只有30%左右。

宋朝灭亡主要在于几点:一是格外强调文治。太祖由于黄袍加身,所以一直防止有人会采取同样的方法。故对武将格外压制,精兵也都充实到禁卫军里,导致边境军事力量不足。二是选官太多,无法安置,往往一个位置上安排两三个人,而且都是正职,无人管事。三是周边游牧民族兴起,先后受到辽、金、元的轮番进攻。

*教授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评价:“两宋虽然是一个在政治制度设计上过于繁复的朝代,也是一个制度与自己所在社会过于脱节的朝代,但是它为后世提供了不少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借鉴,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中国历史上有十三个幸运儿,他们是——

唐:张又新 、准元翰

宋: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孟宋献

元:王崇哲

明:商辂

清:钱檠、陈继昌(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修罗武神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星汉灿烂
相关推荐:无尽魔焰仙路芳华都市修仙晋级群囚爱童养媳:噬心前夫请止步三曲异世冷暮七月万古道尊异数械武凤倾天下之涅槃我的绝色总裁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