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老妇人的话,姜婉儿感到惊讶之余,更多的却是不解。
姜轩如此下力度,给予百姓好待遇。
那他,又靠着什么收入呢?
据她所知,姜轩几乎不向百姓,收取任何税费。
他只向各类商铺,收取并不高的税务而已。
这样根本就养不起十万大军啊?
尤记得,在商晋城期间。
她的刺客属下们,打探的消息显示,那里跟子丘城一般无二。
百姓也不用交纳税务,反而会得到很多补贴。
难道说,姜轩是发现什么金矿,才如此大方吗?
对此,姜婉儿是百思不得其解。
她又岂会明白,姜轩何用榨取百姓的血汗钱。
他只要将基础建设打好,在别人使用时,收取使一定使用费,就能超过了一般势力的税收了。
另外,通过各种规矩,促进了市场的发展,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再从商家收取的费用。
这些,完全够西南军的所有运转开支。
不算这些,姜轩还开办了各种工厂,以及民众所需的制造业。
这些企业获利,都用在了西南军的统治和发展上。
所以,别看姜轩不向百姓收税,但却富得流油,自然各种福利自然极好了。
正在姜婉儿想着时,忽听到"砰"的一声传来。
转眼看去,就见是两辆马车,在路中间撞在一起。
其中一辆上,摆满了货物。
因为撞击的关系,这些东西散落一地。
好巧不巧,此时由旁边的街口,一队军兵正好转出来。
姜婉儿见到这队军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成纵队行进。
就算是没有将军在旁监督,他们挺胸抬头,步伐有力。
这队人马,人数大约在二十人左右。
看起来,并不像似巡逻。
他们穿的衣服也很奇怪,虽然整齐划一,但是没有盔甲,也没佩戴兵刃。
再看这群士兵手里,除了一些军包,剩下就什么都没有了。
军包当中塞满布料和日常用品,原来是一支采购队伍。
眼见,撞车发生的地方,距离军队极近,马车挡住了士兵的行进路线。
姜婉儿不由露出了不忍的神色。
原来,皇朝的军队,遇上了这种情况,那根本没有客气的。
一定是上去拳**加,将挡路者全部驱赶离开。
挡住了军兵行路,岂是可还行!
所以,姜婉儿有些不忍直视,这些百姓受苦。
毕竟,怎么看,那两辆车的车主,都像似来送货的穷苦之人罢了。
面对军兵的欺压,他们绝不敢反抗的。
但有史以来,军民便是如此相处,她也无力改变。
就在姜婉儿露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时。
她却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没有打骂!
没有赶人!
那群军兵,在看到了撞车的事故后,放下了手中的军包。
然后,一个个快步上前,牵马的牵马,捡东西的捡东西。
还有人去扶,因为撞击而摔倒在地的两名运货者。
扶完人,士兵热切问了一下情况。
得到两人都并没有受伤的结果。
士兵又问起,两人用不用让交通员来调解。
在两个当然人,一起表示不用后。
这群军兵才捡起军包离开。
两名赶车的,一个劲说谢谢。
士兵则连连说不用。
姜婉儿看着一幕幕。
一双美眸,不自觉的睁大。
实在忍不住,她对旁边的老妇人问道:"这些西南军,都是这么和气的吗?"
老妇人见怪不怪的道:"当然了,咱们西南军,可是百姓自己的军队,对百姓那是没话说啊!"
说着话,她不无显摆的道:"我的儿子也参加了民兵,也算是西南军的一员了,现在都是连长了!"
"啊?民兵连长?那是什么军务和级别?"
闻言,姜婉儿傻愣愣的问道。
"具体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参加了民兵,据说都是西南军什么预备役。"
说完,老妇人又不禁感慨:"可惜啊!西南军招人有限,我儿子没能入选正军。"
姜婉儿听出来了,对方竟然为儿子,没能当成西南正规军,而沮丧不已。
这,这西南军...
到底有什么魅力啊?
不仅受百姓如此爱戴,更是受到极大追捧。
难道说,就因为西南军军纪严明?
还是说,像刚才那样,他们帮助了百姓?
可就凭这些小恩小惠,不可能如此深入人心吧?
怀着不解,姜婉儿想要多打听几句。
谁知,却忽然见到街上人群涌动。
一大群百姓,向着街上涌来。
"快出城去,西南军要出征了,快去送送啊!"
人群中有人喊道。
老妇人闻言,连忙对姜婉儿道:"姑娘,不能跟你聊了,我得去送送那帮孩子!"
说着话,她连忙撵上了人群。
姜婉儿眨了眨眼睛。
出征?
西南军要跟谁开战吗?
随即,她就想到了。
这一次使团前来,姜轩面对使者们的臭骂。
想来,应该其他势力的报复攻击。
这使得西南军,不得不应战。
各方势力,现在都雄霸一方,所以相互攻伐,乃是常有的事情。
这不足为奇!
奇的是,明明西南军驻扎在城外,百姓为何要送行啊?
一般情况下,送行之举,不都是百姓图个乐呵,才会聚集观看军队出征吗?
除了军户家庭,根本没有几人会真心送行。
可眼前的那群百姓们,手中拿着鸡蛋、肉食,以及各种糕点。
面部都透露出关心和担忧。
难不成,他们都是军户家属?
不对,刚刚那个扫街的老妇人,家中并没有孩子是西南军的人。
难道说,姜轩穷兵黩武,连那什么民兵,都拉上战场了?
虽说,还不知道民兵,是个什么兵种,但从名字就不难看出,他们应该不属于西南军的正规编制。
怀着疑惑,姜婉儿迈步,也跟上了送行的队伍。
她见识的越多,对这一支由姜家组建,不同凡响的军队,就越是觉得好奇。
同时,对姜轩本人,更是充满了好奇。
毕竟,姜轩到底凭借着什么,能在如此短时间内,组建这样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又聚拢了所有的民心。
对姜婉儿来说,都是迷!
所以,姜轩本人,也就像似一团迷雾。
根本让她没法看清真容。
这种好奇,促使姜婉儿甘愿继续冒险,逗留在姜轩的底盘。
想尽办法,也要弄清姜轩的秘密。
此时,姜婉儿随着百姓往城外而去。
就见送行队伍的人数,竟然越来越多。
到了城池边缘,送行的人数,已经多达十万余众。
至此,姜婉儿已经肯定,这些百姓绝非什么军户家属。
西南军的主力,基本都是西南人。
子丘城这里,参加人数应该非常有限。
不可能拥有这么多军人家属的。
而且,从这群百姓的话中,姜婉儿也听出来,他们跟西南军可谓毫无关系。
甚至,这些百姓,都不知道西南军到底失去打仗,还是去救灾。
总之,有人从军人口中得知,今日军队准备出征,立即就告诉了周围的人。
然后,百姓自发前来送行,甚至连个组织者都没有。
要知道,原来有好大喜功的皇帝和将军,也会组织一下送行和迎接。
但那都是官府组织的,百姓也没有拿好东西来送军的。
可姜婉儿见到这里所有人。
不仅送行送的心甘情愿,离别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就连拿的东西,都是家中最好的吃食。
人群中,唯一不见者,就是那些身着华贵衣服的富甲们,
见此一幕,她好像有点明白了。
姜轩的西南军,凭什么会受百姓爱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