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认为两人所言都有道理。
这次他和袁绍开战,结果大败亏输损兵折将。
他需要补充兵员,更需要马。
因为白马义从都是善于齐射的勇士,而这次与袁绍一战,这支精锐损失十分严重,需要大量补充马匹,如果真能从王也那里换到马的话,那确实是件大好事。
但,王也会答应用粮食换马吗?
还有,对于田豫提出的交好王也三面夹击袁绍,他认为王也还没有这个实力。
王也新败,还有黑山军和詾奴两大强敌,怎么能腾出手来对付袁绍。
而且王也的兵力太少,四万多人能顶什么用。
公孙瓒还是倾向于用粮换马。
他向众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和担忧。
公孙范一脸得意,而田豫则心中轻轻一叹,对公孙瓒顿感失望。
公孙瓒只看眼前利益,却不从长远利益考虑,实在难成大事。
田豫突然想到了王也,心中不禁感慨,王也还未到弱冠之年,却做出了诸多惊世之举虽然他现在遇到了困难,但龙困浅水,那也是龙,迟早要飞腾九霄,龙兴云属。
不如投了王也,一展平生所学。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单经道:“主公,我认为,我们可以先运粮过去,然后见机行事。”
“如果王也不换马匹,我们也可以将粮食按照行情价卖给他,那样咱们也能有三倍的利润!”
“有钱赚,我们干嘛不赚?”
听完单经的话后,公孙瓒不再迟疑,直接拍板:“那就卖!”
与此同时。
邺城。
大将车府。
袁绍坐在堂中,视线从田丰、审配、许攸、郭图、逢纪等人脸上扫过,淡淡地道:“晋阳城缺粮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袁绍冷着脸道:“上一次被王也趁乱逃脱实在可惜,这次不知各位有何计策!”
王也逃脱,袁绍十分光火,尤其是知道王也还劫走了儿子的未婚妻,还有那句“赔了夫人又折兵”简直啪啪打脸,真是令他颜面扫地。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这件事,他心里仍愤懑难平恨得牙痒痒。
“启禀主公,王也虽然与我们有嫌隙,但现在并不是收拾他的好时候,咱们还有黑山军这个绊脚石要处理。”
许攸道:“再说,王也有一亿八千万钱,而我们粮草充足,我认为这个买卖可以做!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更换新的铠甲和武器,近一步增强我们的实力。”
“许子远,你这是资敌!
许攸刚说完,审配立刻指着他怒道:“王也是一头猛虎,决不能给他壮大的机会,即使现在我们一时无法消灭他,但我们可以慢慢削弱他的力量,限制他的发展。等到我们腾出手来,就可以一举将其消灭!”
审配为人正直,对袁绍十分忠心,他是袁绍除了田丰外最为看重的谋士。
“哈哈哈!”
许攸看着审配大笑道:“审别驾,你以为我们不去卖粮食就没人去了吗,我可以和你打赌,周围几个州郡的粮商肯定闻风而动。如果咱们不去,这一亿八千万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吃到肚子里!”
听许攸这么说,袁绍一时迟疑不决。
他想了想道:“子远说得对,先把钱赚回来再说。至于限制晋阳军发展,等赚了这笔钱再说。”
袁绍最后还是选择了许攸的计划。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许攸家就是一个大粮商。
对这笔钱动心的不止公孙瓒和袁绍,其他州郡的粮商以及其背后的家族都在商量着贩粮之事,打算从王也手里狠狠捞上一笔。
毕竟王也有一亿八千万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事情传出一周后,无数粮商纷纷押着粮食出发。
一时之间,前往晋阳城的官道上全是押送粮食的车队。
一个个车队首尾相接,连成了一条长长的黑线,向晋阳城方向徐徐前进。
而晋阳城也派出了军.队保护这些粮车的安全。
其实,现在的并州南部治安非常好,与之前有天壤之别。
白波军被王也赶到了河内,正在舔舐伤口;黑山军正面对袁绍的报复无暇收拾王也;南詾奴一两年内恢复不了元气。
所以,并州南部出现了几十年来难得的安定局面。
就在大批粮队正赶往晋阳城之时,晋阳城内却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
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王也,正和郭嘉等人指挥十万饥民扩建城墙,清扫城市卫生,修建窝棚,捕鱼挖野菜,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
晋阳城缺粮的消息传出半个多月后,如今晋阳城内到处都是从各地赶来,准备大发一笔横财的粮商。
令这些粮商惊讶的是,城内外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路有饿殍,饥民遍地,到处都是便溺之物,一派杂乱无章的景象。
城外,统一规制的草棚,一座座排列十分整齐。
难民们虽然面有菜色,但精神饱满,眼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路面上,甚至角落里,都没有垃圾和便溺之物。
人们想要方便,都去一个叫“厕所”的地方解决。
令粮商们倍感意外而亲切的是,在城门上竟然悬挂有一个用红布做的横幅,上面用墨写着:“欢迎各地粮商莅临晋阳城!”
城门口的官兵检查严格,并没有出现吃拿卡要的情况。
进入城内,街道十分干净,各种店铺鱗次栉比,看着没有一点衰败的景象。
看到眼前这一幕,走南闯北的粮商们无不感慨,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重视卫生的州城。
不过,也有粮商不以为然,“都快饿死了,还搞这一套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还有一点令这些粮商没有想到。
王也竟然专门为这些粮商安排了住宿的客栈。
真是事无巨细。
粮商的到来,使得晋阳城突然热闹了起来。
城内的各家酒舍、勾栏天天都是人满为患。
最先赶到的粮商,找到负责收粮的徐庶。
徐庶也不含糊,出手十分阔绰,六百钱一石的高价来多少收多少,这些粮商赚的盆满钵满。
赚了钱,这些粮商也不急着走,而是到酒舍勾栏消费,可谓日日笙歌。
消费几日后,到了离开的日子,总要买些东西带回去。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王也竟然都替他们想到了。
城内有一家名为“明镜斋”的店铺。
这家店铺只卖一种的东西,那就是镜子。
他家的镜子可不是铜镜,而是一种可以将人照得纤毫毕现的石头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