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电影版的故事跟动画版的不仅剧情不一样,连深层的内涵都不一样了。”
颜晓月也是认真看过《特别机动队》动画,甚至还写过影评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对电影版这么上心。
陈景行点了点头:“所以这个角色你也不能完全按照你对动画的理解去演。”
前世位面好来坞改编的《攻壳》真人电影版无论在口碑还是商业上都不能算成功,动画的粉丝基本没有满意的,全球票房还只有1.7亿美元。
《攻壳》真人电影制作成本可是高达1.1亿的,扑街程度不比《花木兰》好多少。
失利的原因很多,但陈景行认为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电影版是翻拍动画版的,而且还是翻拍最经典的95版动画。
动画已经很经典了,如果只是把动画剧情原封不动的用真人拍出来,口碑也不会有多好,珠玉在前,怎么拍都很难讨好,原版越经典,电影化难度越高。
如果你对原版的经典剧情进行了改动呢?
那只会更加不讨好。
《攻壳》真人电影是在95剧场版的基础上做了更商业化的改动,这其实从商业逻辑上看是没问题的。
但大家都知道原版的故事是什么样的,你在原版故事的基础上改动也不会让人感到惊喜,而且当你改的更加肤浅,深刻的内涵被消解后,口碑只会更差。
但本位面《特别机动队》电影真人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观众没看过95版动画。
《特别机动队》动画番剧的剧情中不涉及到95剧场版。
所以对观众来说,梦工厂要拍的《特别机动队》真人电影会跟动画番剧有巨大的差别。
如果说动画的主旨是讲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会”是一个可以作为“第三主体”,“上层结构”的更为高级的系统。
而个体性会逐渐丧失,发展到后期会使个人存在的意义丧失。
有种另类的“人类补完计划”的感觉。
但在电影版中,重点则探讨的是什么是灵魂与生命,什么是自我,记忆是存在还是思考是存在。
故事主线是特别机动队与傀儡师的对抗。
傀儡师是一个神秘的黑客,流窜于各种联网仪器之间,能够入侵义体人类的电子脑,操控股价,甚至进行KB袭击。
女主带队干掉了一个被控制的义体人,抓到了被傀儡师操控的垃圾工,并让垃圾工从自己有老婆孩子的虚拟现实中惊醒,意识到自己有妻子有孩子的记忆都是虚假的,是被别人植入的。
而这让女主对自己产生了迷茫,如果记忆是虚假的,是可以被修改的,是可以被复制粘贴的,那么自己还是唯一的吗?是独一无二的吗?
最终在不断接近傀儡师的艰难冒险与努力下,终于破解了傀儡师的真实身份。
原来傀儡师是某垄断义体改造公司编写的程序,然而程序在浏览了全网的信息后有了自我意识,并且认为自己和通过记忆才能成为个体的人类是一样的。
在这个计算机能轻易实现外部储存记忆的时代,傀儡师自认为也是和人类一样的个体,是诞生于网络之海的生命体。
毕竟在傀儡师看来,人类的dna也只是一段被设计用来自我储存的程序。
信息如果是一种海洋,在其中诞生生命也是很自然的。
人类最初的生命,就是从海洋中诞生的。
公司发现了傀儡师的存在,想要将其除掉被傀儡师提前发觉,并将自身的意识转移到了一具义体中。
虽然傀儡师已经是知晓网络所有信息的网络生命体,但自认为并不像人一样完整。
傀儡师只能复制自己,但却无法产生多样性,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傀儡师迫切的需要变化,才能抵抗将来可能被灭亡的命运。
因为只会拷贝自己的没有个性以及多样性的生命很可能会因为一种病毒而被全部消灭。
拷贝和复制没有进化的能力。
为了进化,为了创造自身的多样性,为了将来能延续下去,傀儡师想和女主进行融合,自身死亡。
然后经过女主在网络上传播自己变异的种子。
一个渴望突破义体限制,突破极限的义体人和一个渴望获得多样性与繁衍生存能力的程序就此融合,完成了某种生命的进化和对极限的突破。
某种意义上像是另一种生命的补完。
这个故事的主线与内涵陈景行是不准备变的,但需要再加上一些更加商业化的元素。
这样一来,《特别机动队》真人电影般或许票房不一定能获得成功,起码口碑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当然如果票房还不错的话,哪怕能收回制作成本,就可以继续制作续集。
参考前世位面的《攻壳2:无罪》,《攻壳sac》第二季,内容足够拍出三四部在故事上有水准有思想性的优质科幻电影了。
而这样的剧本对于颜晓月这样的主演和负责《特别机动队》的导演,拍完了《疑犯追踪Ⅲ》的宁卫强来说也是让他们松了口气的。
对于马上要在暑期档上映的《天鹰战士》,导演田鑫业心里是有忐忑的。
毕竟动画珠玉在前,电影般又把重心放在了机甲大战上,澹化了动画的文艺气息和思想性,都怕动画粉丝是否会特别不满意,影响口碑。
而《机动队》电影版直接用原创的故事,原创的跟动画不同的剧本就能最大程度的规避这种翻拍的比较,也能让动画的粉丝更宽容的看待电影版。
《特别机动队》电影版立项消息的公布对于动漫迷来说算是第二支靴子终于落地了,毕竟从《天鹰战士》电影化开始就有不少人认定《特别机动队》也会电影化。
而对于女主人选干脆利落的敲定让很多人只能产生果然如此的感觉。
毕竟国内的年龄30岁左右的,长相与身材兼具的刀马旦就这几个,天仙姐姐刚《花木兰》扑了大街,而且天仙的气质和《机动队》的女主相差比较大,另一个有动作戏功底的刘施施又正在拍《极乐世界》,肯定也抽不出档期。
至于用别的没有打戏功底的女星,靠剪辑和替身来湖弄动作场面的选择在其他公司可能会实现,但没有人会觉得梦工厂会这么干。
而颜晓月的粉丝倒是从对工作室的不满与批评中变了脸,重新抖了起来。
对于颜晓月本人来说,她的声势也超过了年初的赵槿麦,重回一线女星榜首。
陈景行在敲定了《特别机动队》立项筹备后,并没有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地球往事》项目上,趁着魔都电影节还未开始,又立项了另一部科幻电影——《死在火星上》。
当然,这个项目不再是陈景行执导,毕竟他今后的精力都要花在《地球往事》上的。
而且说太空三部曲就三部曲,从《地心》到《星际》,三部曲的脉络和思想性都以完备,再多加一部太空电影实在没必要,再说,《地球往事》说他是一部太空电影其实也没啥大问题。
《死在火星上》被他交给了闻志安,上一个项目刚导演完《地球往事:序曲》,马上就要负责一部重工业科幻电影,这对闻志安来说也算是三级跳了。
《死在火星上》的故事是综合了不少科幻作品的元素的,包括《火星救援》、《地心引力》以及时隔五年正在制作续集的动画剧集《宇宙超级战舰》。
但陈景行之所以要把《死在火星上》电影化,还是因为这个故事硬核程度不输《火星救援》,风格更加新颖,很值得搬上大银幕。
是一个表面喜剧,实则悲剧的故事。
首先从噱头而言,开头就是“我在火星上,刚刚看到地球炸了,我现在很方”的高能。
电影版《死在火星上》的背景设在2050年,全球航天大国都已经联合技术资金成功登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建立起了科考站昆仑站。
某一拨任务结束,大部队返航,身为机械工程师的男主因为一个收尾工作成为了昆仑站最后一名留守人员。
正在他快要返回地球之际,地球没了,凭空消失了,包括月球也都消失了。
陪伴他的只有昆仑站的一个语言幽默的智能机器人。
不过因为本来预定还有下一拨探索火星的队员到来,所以昆仑站食物还算充足,十几年内不愁食品。
而就在男主以为自己是宇宙中最后一个人类万念俱灰甚至要自杀之际,他发现了火星轨道上的火星空间站还留下了一位姑娘,这让他有了继续生存的勇气。
只是火星空间站的物资不多,只够这位姑娘坚持五天。
由此整部电影的主要内容便围绕着男主如何把昆仑站上的物资,尤其是食品分出一半送上空间站。
整个过程无论是硬核程度还是脑洞都相当优秀,比《火星》、《地心》要更加复杂,惊险刺激的程度也更高。
除了故事的底层是悲剧这一点在商业上比较吃亏,其他部分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