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大人说你呢。”
“什么啊,考官大人是在说你,你有点自知之明。”
“嘿,我怎么就没有自知之明了,不是你带头问的吗,死不承认是吧。”
“我问的你就跟啊,你是不是傻。”
这时那两名之前提出不满的皇帝你推我攘,看架势差点要打起来了。
随后被身旁其他的皇帝拦了下来。
轻咳一声打断了二人的争吵。
“还有谁有疑问的,没有我就往下继续公布了。”
闻言,考场上的考生都摇了摇头,那两名皇帝摇头的速度尤其得快,生怕看不见一样。
“接下来公布的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成绩,得分八十分,获得二级奖励。”
又来一个八十分,刚刚考官大人公布的基本都是低分,现在是高分了吗,有些皇帝在默默祈祷,希望自己也处在高分行列中。
刘秀拿着自己的卷子,认真查阅起来,他要看自己错在哪里,好做规避。
刘邦听见自家子孙分数比他高,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刘秀是他刘氏子孙,是大汉王朝的皇帝。
忧的是,作为开国皇帝,作为太祖,居然成绩还没有后辈高,这叫他脸面往何处放,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从现在开始,我会每公布一个考生的成绩就会都概括一下这位皇帝的事迹,让在座的考生能清楚知道,他为何会得这样的分数。”
突然出声,打破了所有考生的沉思,全场把注意力也转到了他的身上。
“考生刘秀作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面对自家祖上的政权被推翻的尴尬局面,为了重铸祖上的荣耀,便随兄刘演起兵反抗王莽建立的王朝。”
说完这段话,在场的皇帝都将目光转向了王莽和刘秀,原来二人中间还有这种事情。
王莽的眼神也在这一刻投向了另一边的刘秀身上,两人的眼神在空中角逐。
“再来说说他对国家的贡献,刘秀翦灭群雄,建立后汉,开创光武中兴。他是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也正是因为刘秀才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和割据的局面。”
“总结就是,刘秀此人是一个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他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
“其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
顿了顿。
“我说了那么多,你们没发现优秀的人都是有共同点的吗,刘秀的一些做法不是跟刚刚你们质疑的曹丕有相似之处吗?”
这一席话刚落,在场的皇帝都愣住了,尤其是那些看不起别人,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皇帝,都满满低下了头。
不知为何,就觉得颜面扫地。
打了脸似的。
除了那些自负的皇帝,其他皇帝听完的一席话,开始纷纷攀谈起来。
“刚刚考官大人说刘秀的事,确实他的作为得八十我觉得是应当的。”
“对啊,刚刚考官大人不是说了吗,刘秀这人勤于国政,积极改革开拓,这也不是谁说到就能做到的。”
“对啊,确实这人身上一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刘秀听着四周对自己的议论评价,脸上也并未有过多的表情,他对自己还是很了解的,不敢说做到最好,但是他该做的的,能做的都用心去做了。
见刘秀一直未答话,便问道。
“刘秀,你可对自己的成绩有什么疑问之处吗?”
刘秀闻言看着摇了摇头,他对成绩没有任何意义,他只想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能更好的去改善。
这就是好成绩和坏成绩的区别,坏成绩才不在乎自己错哪,能及格就烧高香阿弥陀佛了。
“考官大人,成绩我没有异议,只是想询问一下,朝廷在自然灾难面前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其中最优的办法是什么呢。”
没有立刻回答刘秀的问题。
“如果是你,在自然灾难面前你会怎么做来将损失降到最低啊。”
刘秀低下头开始认真思考起来,这时,考场上其他皇帝也跟着低头沉思,如果是自己会如何做。
良久,刘秀抬头。
“如果真的发生了自然灾害,那么最先受苦的一定是老百姓,这时应该减免百姓的税租,给人们拨付一些钱财和粮食,对于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也采取妥善安置。”
“如果是水灾就应该对河道,水利工程进行修复,如果是旱灾就要开仓放粮,……………”
刘秀说完获得了很多皇帝的认同,都觉得这样的做法确实是可行的。
听后也点了点头,刘秀这人果然是有谋略之人,分析的还算不错。
“你说的不错,做为皇帝能像你这样想实属不易了。我为你再补充补充,你听听看。”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第一就是要学,通过学习,了解各种自然灾害是怎样发生的,以及避险救助知识。”
“同时你还要将这些知识在百姓之间传播下去,不禁做为皇帝的你要学,你的臣民每一个人都需要去了解。”
“第二就是听,平时要养成多听多看的习惯,但不要以谣传谣,扰乱人心。”
“第三就是备,针对当地当时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做好物资准备和精神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第四就是察,平时要有防灾意识,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出现,立马做出防灾抗灾的对策。”
“最后一个就是抗,灾害一旦发生,要利用已经掌握的避险救助知识,有序组织大家自救或者互救,避险救灾。”
“以上就是我给出的答案。”
等说完,在场的考生神情都震惊之中夹杂着一丝恍然大悟。
刘秀则是心惊能想的如此全面,果然考官大人的才能无人能比啊。
暗自记下刚刚说的那几点,这些可都是治国的财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