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木宗华中毒一事,也就暂且搁下了。
毕竟,目前来看,对方要做的,是伤害端木静公主,而不是端木宗华。
只是沐心暖的心里总有些疑问,觉得这一切似乎是也太凑巧了些。当然,对于儿子多吃了两块儿点心,沐心暖还是觉得这一点,是他自己贪嘴的原因,毕竟,谁让那点心对了他的口味呢。
只是这样一想,沐心暖又觉得有些不对了!
端木宗华是太子的嫡长子,这身分自然是非同寻常。
所以,他的喜好,就跟太子和皇后的喜好一样,都是不可外传的。
同样的,若是胆敢有外人私自打听他们的喜好,尤其是饮食方面的,那可是死罪!
沐心暖的凤眼微眯,若是这样看来,那么小宗华中毒一事,似乎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对方固然是想要端木静的命,可是那东西正合着小宗华的口味,如此,岂非是一石二鸟之计?
无论沐心暖是如何猜想,如何怀疑的,眼下,都是没有了任何的证据。
毕竟,从一开始,楚茉莉也好,还是那些下人也罢,她们所承认的,一直都是对端木静动了心思,而且,通过诊脉,也证实了端木静的确是中毒多日,所以,她现在若是将心中的狐疑说出来,只怕别人反倒是以为她太过疑神疑鬼了。
沐家的两位公子回来了,倒是沐清轩这个世子爷,却不在京中,马上就到年节了,李氏,难免是有些思念儿子了。
好在沐清轩也是个孝顺的,临近年关,这书信来地也就更多一些。
一转眼,已是到了腊月初八,这日,按大雍的规矩,都是要在城外开设粥棚,赈济一些穷苦的百姓的。
而户部,也会在每年这个时候,开仓放粮。
每家每户,只要是手上有当地官府或者是里正给出的证明,都可以领到一小袋子的米面。
自从端木初泽到了燕地之后,从第二年起,燕地户曹发出去的粮食,就比以往大幅减少,而今年,更少了些。
皇上对此,大为满意,对端木初泽,自然又是好一顿的夸赞。
因为各地的粮仓储备、户曹,都是会在十一月的时候,便提前开始准备,所以,具体的粮食数额,也是在一进腊月,就统计了个大概的。
腊月初八,太子前往城外,只是穿了普通的象征的太子身分的朝服,身上并未戴过多的配饰,只戴了一方玉佩。
原本他是连玉佩也不愿意戴的,可是沐心暖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当天晚上,皇上大宴群臣,也算是给年节开了一个热闹的好头儿。
次日,沐心暖才梳妆好,还不曾进早膳,便听下人来报说是李氏来了。
母女俩一起说了会儿话,沐心暖用完了早膳,李氏便扶着她一起到园子里走走,现在六个多月了,提前做着准备,到时候好生。
沐心暖自己也懂医,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她一直都坚持每日散步。
当然还有一点,她知道女人一旦怀孕生子,这身材必然就会走形,而这男人们之所以会喜新厌旧,自然,也是与女人自己的不重视这方面有关系的。
她想要当一个好母亲,当然也要做一个好妻子。
她不希望有人与她一同来分享丈夫,那么首先,她就要先做好自己。
沐心暖重活一世,有一点,她看的很明白,女人想要抓住男人的心,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
如果仅仅是想要依靠男人的怜惜,那么这样的婚姻,势必不会幸福长久。
另一方面,沐心暖也是或多或少地受了一些端木初泽的影响。
在她的认知里,女为悦己者容。
身为一个女人,无论是生没生孩子,都必须要活得精致,活的像自己。
她不能总是走出闺阁,可是她也能做她想做的事,比如说,开药堂,开医馆等等。
只要是她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她都愿意去做,并且是愿意将之做好。
用端木初泽的话说,能干的女人,并一定就是强势的,惹人厌烦的。
认真做事的女人,反倒是更有味道,也更让人男人怜惜的。
相比于之前有人说到的那家小家碧玉的女子,反倒是比较让端木初泽反感。
一开始,沐心暖是不能理解的,直到后来她在燕州忙碌于女学之事,她才能彻底地感受到了那种感觉。
那是一种异常充实的感觉。
也正因此,她没有过多的心思放在了端木初泽的身上,反倒是令二人生出了一种极佳的契合感。而这种感觉中,又带有那么一点点的距离感。
从那以后,她便真正地领会了端木初泽所说的那种精髓。
所以,沐心暖回京之后,并没有将心思放在了别处。
一方面是将京城的平安药铺做好,然后又多建了几处医馆。
另一方面,便是整理一下书籍,并且是按照适龄大小来排序。
也就是说,她将那些书按照从易而繁的顺序将书给排列好了。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特别是后来进了东宫之后,那得有多少的书呀。
沐心暖直到现在,也不曾将东宫的那些书全部整理好。
用她的话说,到现在,也只是整理到了十五六岁的少年可以看的程度。
反正也不着急,现在宗华才只是看一些开蒙的书,后面的,怎么也得再等上十年才能用到。
这两个月,因为肚子渐渐大了起来,端木初泽也不主张她再去做一些具体的事,只是让她安心养胎,每天若是闲了,可以弹弹琴,看看书,这便够了。
沐心暖不知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所以,尽量让端木初泽读书与他听。
不论男女,多读些书,总是好的。
在园子里走了不到一圈儿,春玉便过来了,“启禀娘娘,鲁夫人带着两位小姐过来给您请安,如今正在前头候着,您看?”
“鲁夫人?”沐心暖一时有些懵,“哪个鲁夫人?”
“回娘娘,是定国公的夫人。”
沐心暖一愣,倒是对这位定国公夫人有了一些印象,只不过,想起来的,都是一些不怎么好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