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和杨廷和的赌注在早朝结束之后便已宣传了出去。
张鹤龄听闻消息后,显得无比兴奋。
刚听到消息,便直接寻到了张太后那里。
现在的张鹤龄不仅仅是与张浩站在了同一条船上,最关键也是因为他对平倭之事也极为期待的。
只要平倭成功,那海外贸易便可搞起来了。
到时候,可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因而这个时候,凡是敢给平倭泼冷水的都是自个儿的敌人。
看到自个儿的敌人马上吃瘪,当然是无比兴奋的。
带着兴奋的心情,走起路来脚下都步步生风了。
一进仁寿宫,张鹤龄便大呼小叫喊道:“阿姐,阿姐...”
这段时间张鹤龄安分了许多,张太后已许久不曾为此事操过心了。
听到张鹤龄大呼小叫的跑过来,心下明显一惊,有些慌张地问道:“怎么了?你又惹何祸了?”
张鹤龄虽说经常惹祸,但也不愿被不信。
听张太后如此询问,有些委屈,回道:“阿姐,你怎如此想?我来是听闻了今日早朝发生的一个事情想与阿姐分享一下。”
对外朝的事情,张太后并没有僭越的心思。
听闻张鹤龄所言后,直接摆手道:“外朝之事自有陛下和众臣工处置,你听闻了什么,有话直接与皇帝说,莫要在哀家这里嚼舌根了。”
张太后不愿听,张鹤龄却不罢休,带着几分兴奋坚持道:“阿姐,你不知道,陛下和杨廷和那些人打赌了。”
“什么?”张太后虽说不愿关注外朝的事情,但听闻此事还是满腹惊疑,下意识下意识惊呼了一声。
张鹤龄笑了笑,大手摆动着,颇为惊奇地回道:“杨廷和对陛下遣张浩平倭之事极为不满,刚至京师便曾与陛下私下谏言过了,遭到陛下拒绝之后,便有纠集了李东阳梁储以及六部的那些堂官,在早朝上对陛下再次谏言,没想到陛下还没怎么反驳呢,朝中的一些人先行站在了张浩那里与其对峙起来,借此机会,陛下这才提出了这个赌注的。”
张太后瞧着张鹤龄这般激动,惊疑着问道:“你这是相信张浩定能平倭成功?”
张鹤龄没有丝毫迟疑,特别直接道:“当然了,平倭若是能成,按照张浩意见还会在海上设立卫所以保护过往商队,如此情况之下,海外贸易便不成问题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啊。”
张鹤龄都说的如此直白了,张太后岂能不明白,反问道:“你这是想在在张浩平倭成功之后谋取私利啊?”
张鹤龄也不否认,回道:“朝堂尚站在张浩那边的哪个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考虑,若不是看中海外销售酒具带来的巨大收益,他们又岂会站出来。”
说来说去,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
许久,张太后转而询问道:“若张浩平倭不成,那岂不是...”
张鹤龄一副不乐意听的架势,摆手道:“阿姐你怎能泼冷水,此事定能成功的。”
“可万一...”
张鹤龄捂着耳朵,仿佛听了就会不吉利一般。
瞧着张鹤龄如此,张太后有些明白了,反问道:“你是不是也买进酒具了?”
被猜中,张鹤龄嘿嘿一笑,回道:“买了,买了些...”
“买了多少?”张太后问道。
张鹤龄没直接回答,只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一万件?倒也不算多。”张太后舒出一口气,笑着道。
张鹤龄则摆着手,再次给出了一个答案,“一百万件。”
“这么多?”张太后惊呼。
张鹤龄嘿嘿一笑,道:“这批酒具张浩乃是用成本价售给我的,每件十个铜板,卖到海外那是靠在五十贯的,多大的利润。”
瞧着自家弟弟的豪赌,张太后有些无奈,摆着手道:“哀家懒得管你,这段时间安分些,皇帝那里为了平倭的事情指定是忙的很。”
张鹤龄还想着将来的不久发笔横财呢,自然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惹事破坏平倭大计的。
“知道了,知道了...”张鹤龄带着几分不耐烦应道:“我就是来与你说一声,我先走了,忙得很。”
张鹤龄走了,张太后有些担忧了。
平倭失败,不仅仅是关系到朱厚照赌注的成败。
最关键的是,杨廷和赌注一旦成功,便将会由他为首的一干老臣占据朝堂的主导地位。
到时候,朱厚照便不得不在这群老臣妥协。
当君主对臣子没有制衡之力时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另一边,张浩带着锦衣卫轻骑一路飞奔往浙闽之地而去。
若非倭寇横行海上,直接到了天津卫,然后走海路赶往浙闽之地也将会更为省事。
宁波,张浩到了地方后,便先行见了留在此处的锦衣卫。
现如今史开诚还在倭寇手中,一切行动必须基于先救出史开诚才行。
负责宁波千户所的乃是一个名为崔广的千户。
锦衣卫沿海的这些千户所百户所之类的最大的职能便是严密监视倭寇的动向,宁波千户所当然也不例外。
由于长与倭寇打交道,崔广对倭寇的情况也较为了解。
一到地方,张浩便率先询问道:“史镇抚使的情况如何?倭寇那里可有动静。”
抓了人,要么直接当场斩杀。
若是能够留其性命,那必然是要有目的的。
自从史开诚落在倭寇手里后,崔广这里便一直注意着倭寇的动静,在张浩问出之后,没有丝毫迟疑便开口道:“倭寇的行踪飘忽不定,至于带至何处不可得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史镇抚使还活着...”
张浩脸色并不好看,抓了他锦衣卫的镇抚使,这打的可是他锦衣卫的脸。
“哼,在我大明地界上,还敢追杀我我大明的人...”
正说着,一杆带着书信的羽箭蹴的一声飞了进来。
循着门外瞧去,一个黑影以最快的速度闪了出去。
一队锦衣卫正要行动,张浩却是抬手拦了下来。
这人影只是为送信而来,不过是个小喽喽,抓了他用处并不大。
拦下锦衣卫后,张浩便取下了射进来的书信。
书信上的内容很直白,要张浩在海生酒楼见面,说是商谈史开诚的问题。
最下面的署名很直接,束原太一。
张浩瞧过书信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后,直接递给了身旁的崔广。
瞧过信,崔广劝道:“指挥使,这束原太医邀见面怕是没安好心,他若想谈,还是得咱们选地方才行。”
史开诚送来的情报中,也有有关于这个束原太一的内容。
这束原太一乃是沿海上最大的倭寇,船大兵壮的,沿海那些干私下勾当之人几乎都与他有联系。
按说这个时候去见倭寇最大的头目并明智之举,但毕竟史开诚的那里摆出来了,不见都得见。
既要要去见,那需要考虑的只剩下在哪里去见的问题了。
半晌之后,张浩终于挥起拳头,道:“就在那里见吧,那海生酒楼乃我大明地界,在我大明地界相见,还需重选不成?”
浙闽之地锦衣卫控制的很薄弱,在哪里见都不是最理想的。
既然如此,那便不如直接海生酒楼相见算了。
“崔千户,你对浙闽之地的事情也算熟悉,你一块去,陈同你带上两人随同,记住倭寇是到了咱大明的地界上,在保证史千户的前提之下,气势不可丢,带上火器,若有敢炸刺的,直接出手,别与他丫客气。”
若非因为史开诚落在了倭寇手中,张浩可不会给他这个面子私下相谈的。
“是。”几人回答的集聚气势。
锦衣卫做的只是刺探情报之事,在臣民心中的地位也差的不行。
但锦衣卫上上下下也都是热血男儿,有守土之壮志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