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追问那公文上关于唐坊面积填写的空白。
文珞笪回答:“没错,就是随意。”
“好。”柳木将那份公文放在桌子的一角。“莫离支的诚意我收到了,这份心意应该如何来感谢一下呢?”
“莫离支听谢柳驸马与苏我家有着深厚的友谊。”
“恩。”柳木微微的点了点头,心说还真的如苏我芽子所说的那样,高句丽人根本就不知道倭岛已经变成了扶桑道。
“倭王室与百济王室之间的关系,莫离支认为会影响到唐与高句丽的友谊。”
柳木慢慢的在洗着茶,脸上并没有任何的表情,自然也不会说半个字了。
文珞笪继续说道:“能否请柳驸马干预。”
柳木追问:“如何干预?”
“今年年底的时候,百济应该会派人去唐长安进贡,也会派人去倭王室送礼物,介时去倭王室这一支可否请苏我家挡住?”
文珞笪说完后长身一礼,等着柳木的反应。
柳木问道:“去年的时候,百济与倭王室有送过礼物吗?”
文珞笪回答道:“有,去年冬天百济派出过两条船,两条都先到扬州,一条船去长安进贡,另一条船则绕道杭州,将许多货物换成丝绸之后,这才去给倭王送礼。”
柳木心中吃了一惊,还好去年的时候没有对倭贵族下手,否则秘密真的被走漏。
自己只是盯住了耽罗岛以北,对于江南往倭去的船只没有详细的查验。看来要改变方式了。
此时不说是这个的时机,柳木对文珞笪说道:“那么,你认为这件事情应该作到什么样的程度?”
“外臣不解。”
“意思就是说,让百济的船无声无息的消失,或是伪装死了风暴,再或许就让苏我家挑明立场,这事就是苏我家作的。再或者,苏我家把人拿下,渊氏去杀人。”
柳木的话等同于答应了渊盖苏文的要求。
只是在如何作的,做到什么程度上并没有一个最终的方案。
文珞笪那里也为这样的事情作决断,只能说回去再请示。
柳木又说道:“我还有一份提案,开矿的时候会毁掉许多树,我准备买下这些树。”
“这些树木,柳驸马尽管拿去用。若要在其他地方使用,那么就依规矩在码头作一个核算,订立一个标准,上船多少木料结算多少钱币就好。莫离支在此事上已经给外臣有授权。”
听到这话柳木立即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会派人写一份正式的公文,尽快送到平城。”
“那外臣告退。”
“好,告诉莫离支(渊盖苏文的官名),我会派我身边亲信的卫士与苏我家一起,百济无论有多少条船想去见倭王室,我也会为他挡下。此事我会再提一个要求,再给我一万记奴工。”
柳木提出要求之后,原本准备离开的文珞笪又坐下了。
文珞笪听渊盖苏文讲过,希望有什么真正值得投资的事业。
既然柳木提出要人,那么可以试探一下。
文珞笪说道:“莫离支为柳驸马您准备了三万户,这些都是之前贫瘠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的田地产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每年能上交的数额少的可怜。若放在矿山,却可以为唐民高句丽的友谊添上一笔。”
“很好,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柳木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脑袋能和这些狡猾无比的人相比,所以柳木一直以为用的方式就是简单直接。
文珞笪说道:“莫离支有兴趣再投资一些可以挣到钱的。”
“好说。”柳木笑着将一杯茶倒在嘴里。
文珞笪赶紧说道:“请柳驸马指点,什么生意更好一些。”
“三个生意可以考虑。第一个,我可以让燕州那边的皮送过来,在平城或是周边找地方来硝皮,这个利润是很不错的。”
皮货生意是大利,高句丽的皮子数量极少。
室韦、黑水靺鞨、契丹都有大量的皮货,只是他们的处理能力不足,更加上他们所在的地方没有大江大河,仅有的溪水或是大量处理皮货,下游就会没水喝。
仅一项处理皮子,文珞笪就感觉心跳加速。
柳木又说道:“第二项,织麻坊。我来提供麻料,在这里织衣,或是织麻袋。”
文珞笪感觉到口干舌燥,这生意太吸引人了。
柳木伸出三根手指:“新罗朴氏抢占金氏的那个钢筒坊,因为工匠逃离的原因,眼下已经变成了一个很普通的农具坊。罐头用钢筒在半岛的需求量巨大,若是一直靠大唐那边运输的话,成本太高。”
“柳驸马您是说,准备重建钢筒坊。”
“对。”柳木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说道:“你回去报告,无论挑那一个都好商量。那么三万户的奴工我会安排下去,待他们到了之时矿区自然会有人负责接收。”
“是,是,是。”文珞笪的语气之中充满了激动,起身连施了两次礼这才退离。
茶室内只有柳木一人的时候,柳木掀了桌子。
几名侍卫进来准备帮着收拾的时候,柳木说道:“告诉他们,就说我掀了桌子。理由就是,去年百济派人去见倭王室的人,这件事情我怎么就不知道。”
应该告诉谁柳木没说,只说是告诉他们。
侍卫们立即把柳木掀桌子的消息传了出去。
一天的时间,对马岛的邱千石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听到这个消息邱千石一个脑袋两个大。
之前的事是牛进达的,大唐不讲究翻旧账,可毕竟是百济有人进了倭岛,这事很麻烦。
邱千石一边派人赶紧去给他的老上司秦琼送信,一边亲自带人巡视了整个对马岛的陆防区、海防区。还特别跑到属于自己管理的两个陆港去转了一圈。
福冈、熊本、莱州等一一接到消息。
十天后,原本准备回长安的张初尘听到消息之后,借着东海大练兵的日子,带足了闻月阁的探子,东海都督独孤修罗也派出了东海水师全部的船只,拉网式的将整个东海扫了一遍。